原文太長放後面……
根據我不可言的同事們最近嘰嘰喳喳,其實美日相關產業大概已經開始預期所謂的東亞大戰
;而美加雖然之前吵得不可開交,但是兩邊的參謀們看到中東跟俄羅斯那副德性,都已經有
心理準備要開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是那種超過三年的等級。
當然啦,我們在聊天的時候,都共同意識到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不會是那種「轟轟烈
烈」的史詩,而是「細水長流」的「政經軍壕溝戰」。甚或說得難聽一點:
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也不要預期有戰後恢復的繁榮。
在這樣的假設下,其實進程就跟原文所說的一樣。
而各式罐頭食品及冷凍食品如冷凍義大利肉丸及對應的Classico罐頭將會是重要副食品補充
的管道(謎之音:你不是很愛吃麥片跟起司嗎?這也是罐頭食品的一種^_^)。
而各個地區的補給,也會從軍方運補逐漸轉移成依靠民間公司在打打停停的沒衝突時運補,
然後各式廉價二級艦負責護航,這時候西方陣營空運御三家、歐洲海運御三家、以色列六芒
星海運、印度海運之毗濕奴、日本郵政套皮海運將會負擔起重任。
我不敢說中華民國台灣政府是否也知道這樣的推敲,但是各式無人機、輕巡的生產及潛艦案
似乎就是因應這樣的戰爭形式推移。確保盟友不物美但能維持國家生存的補給物資持續從後
山港口輸送上來。
至於中國,當然在戰爭長期化之下,海運變得非常不可靠,從中亞、東南亞及俄羅斯的陸運
將會變得非常重要,這些大後方除了肩負糧食、燃料、原物料、生產機具的補充及供應之外
,也是中國產能交易的標的,當然,這時候非洲及中南美的補給會變得杯水車薪,就算物產
豐富也卡在運輸管道上,當然中國人民的生活品質會再次下降。
然而,因為陸運效率遠不如海運,時間拉長之下,中國的武器及重工業生產仍舊會達到「政
經軍壕溝戰」的平衡點而無法實現跟美英日印澳及其友軍的「決一死戰」。
至於在戰爭長期化之下,中國何時會停損?
其實也很簡單:趙家人撐不下去時
對中國領導階層而言,非體制內就只是韭菜跟人礦,這點跟俄羅斯的灰色畜生非常相似。只
要體制外的犧牲不影響到體制內的利益,為了維持體制內成員的優勢,就算低劣武器加上炮
灰長期化也沒差。而在趙家人/體制內出現體制外消耗過度影響體制維持時,他們就會設下
停損點來維持執政優勢。
對中國統治階級來說,停損土地就是金門、馬祖、東沙群島。
不要說放棄台灣跟澎湖,甚至太平島都得放棄,畢竟真的打夠久,雖然海南島有強大的海空
軍基地,也會出現鞭長莫及的狀態讓美國跟澳洲海軍利用地利之便在南中國海拔樁。
換句話說,陸權強國到最後能夠依靠的,不是海運,而是自己陸上腹地資源的支持。
當然,中國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會在停損點之下努力確保自己不會遇到遍地張獻忠,但是明
末崇禎皇帝也努力過呀……
說了這麼多令人無法興奮的內容,照例來個美食副時間吧!
非常豐盛的週日午餐:
https://i.imgur.com/27uV1ZH.jpeg
漂漂亮亮的廣東炒麵晚餐:
https://i.imgur.com/FsVXzWd.jpeg
※ 引述 《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 之銘言:
: 標題: [新聞] 入侵台灣初期失敗中國仍恐繼續作戰
: 時間: Sat Nov 8 14:41:31 2025
:
:
: 原文來源:上報
:
: https://www.upmedia.mg/tw/international/headlines/244247
:
: 原文摘要:
:
: 入侵台灣初期失敗中國仍恐繼續作戰
: 美國如何收場?
:
: 近年來,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於嚇阻中國入侵台
: 灣,強調透過低成本的小型武器實施拒止防禦
: ,阻止兩棲登陸。然而,專家警告,即使入侵
: 失敗,中國仍可能延長戰爭,追求部分勝利,
: 甚至挑戰美國和台灣。
:
: 俄烏戰爭的經驗顯示,初步阻止入侵不足以終
: 結衝突,美國必須結合拒止及懲罰策略,並準
: 備在必要時,透過軍事及經濟手段施加高成本
: 嚇阻,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中國,避免戰爭陷
: 入持久和消耗。
:
: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在
: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文指出,
: 近年來,華府的焦點多放在如何嚇阻中國入侵
: 台灣。美國國防部政策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 Colby)在年初上任前就曾指出,台灣應專注於
: 實施「入侵拒止防禦」(denial defense)。
:
:
: 美國必須準備兩支力量
:
: 一系列小型、低成本的武器在抵擋中國的兩棲
: 登陸上潛力巨大。因此,川普政府的新《國防
: 戰略》採用拒止策略來阻止入侵,是正確的方
: 向。
:
: 不過,成功阻止入侵並不代表戰爭就此結束。
: 中國軍事專家伍斯諾(Joel Wuthnow)警告說,
: 沒有任何情況能保證中國在入侵失敗後,會承
: 擔責任、承認軍事手段無效,或轉向根本不同
: 的對台灣政治目標。如果入侵失敗,中國領導
: 人習近平(或其繼任者)不太可能就此撤退。相
: 反,他們可能認為持續作戰的風險更低。
:
: 政治學家貝克利(Michael Beckley)也指出,
: 台海戰爭可能會變得持久,就像自工業革命以
: 來幾乎所有大國戰爭一樣。未來數年,美國必
: 須準備兩支力量:1支用來阻止中國入侵,另1
: 支則用來結束衝突。
:
: 阻止戰爭發生仍依賴於拒止嚇阻的創新形式,
: 正如川普政府及其他人所強調的。然而,僅靠
: 拒止能力不足以結束戰爭。戰爭如果延續,即
: 使入侵失敗,也須依賴傳統的力量投射來收
: 場。
:
:
: 拒止只是第1步,懲罰才是王牌
:
: 近年來,美國開始針對更具體的任務,來調整
: 自身及盟友的力量。前沿基地和航空母艦的建
: 造維護成本高昂,且仍易受彈道飛彈和其他非
: 對稱武器威脅。因此,五角大樓正推動獲取更
: 多「消耗型」(attritable)系統,也就是相對廉價
: 且可犧牲的小型作戰單元武器。美國陸戰隊前
: 司令伯傑(David Berger)曾在2021年的防務會
: 議中指出,美國必須「接受可拋棄的裝備」。
:
: 然而,消耗型系統對中國日常在台海周邊的空
: 中及海上施壓的舉措作用有限。去年,台灣偵
: 測到中國飛機進入其空域共5105次。防空作戰
: 仍需昂貴的戰機,而非低空無人機。海上方面
: ,應對中國海軍進入台灣周邊水域,需要能監
: 控行動並在必要時挑戰中國軍力的艦艇。
:
: 事實上,即使戰爭全面爆發,拒止仍只是部分
: 解答。美國的地雷和飛彈可擊沉中國軍艦,造
: 成幾千名士兵傷亡,但中國仍可能追求至少的
: 「部分勝利」。解放軍可能試圖占領台灣離島或
: 進行海上封鎖,將台灣周邊水域變成無人區。
: 前情報官員亨利(Lonnie Henley)指出:「美國
: 要勝利,必須包含長期封鎖。」
:
: 因此,美國必須能夠讓中國相信,如果入侵失
: 敗後仍繼續作戰,會面臨不可接受的成本。拒
: 止策略只是第1步,懲罰嚇阻將是美國的終極
: 王牌。
:
:
: 中國有許多理由來延長戰爭
:
: 俄烏戰爭顯示,即使入侵受挫,也難以終止衝
: 突。烏克蘭利用低成本系統如無人機和地雷,
: 成功阻止俄羅斯的快速勝利,但仍無法施加足
: 夠成本迫使普丁停戰。俄羅斯雖然損失慘重,
: 但普丁認為「繼續作戰」的成本低於「承認
: 失敗」的代價。
:
: 俄羅斯的例子暗示了中國可能的行為。理想情
: 況下,入侵失敗的前景能嚇阻中國,但中國領
: 導人可能有許多理由來延長戰爭。首先,中國
: 工業能力遠超美國,可快速補充軍力。過去30
: 年,中國軍事力量大幅增強。海軍情報辦公室
: 評估,中國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0倍以上。美
: 軍則面臨彈藥短缺,有專家預測美國在與中國
: 衝突中,可能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天內便耗盡彈
: 藥庫存。
:
: 北京可能認為,他們在其他補給上能比美國和
: 美國更持久。另外,台灣在戰時從海上獲得基
: 本物資的難度,比陸上的烏克蘭更高。台灣是
: 個小島嶼,食物和能源的儲備有限。相比之下
: ,北京在風能、太陽能及核能的快速擴張,可
: 降低應對美國封鎖的脆弱性。台海衝突最終可
: 能變成意志的較量,而北京相信自己能勝出。
:
: 而且,中國入侵失敗,也可能威脅習近平或繼
: 任者的權力,削弱中共的合法性。習近平會避
: 免「承認失敗」,可能命令解放軍繼續作戰。如
: 果美國不懲罰嚇阻,中共可能認為持續衝突的
: 風險低於承認失敗。
:
:
: 「過熱」與「過冷」難以拿捏
:
: 因此,即使在初期入侵時失敗,中國領導人可
: 能仍選擇繼續戰鬥。為了結束衝突,美國必須
: 擁有可信的威脅懲罰。
:
: 柯伯吉及其他川普政府官員清楚地認識到這點
: ,他們在2022年報告中提出「選擇性懲罰行動」
: 以及「施加成本以管理升級並終止對中國戰
: 爭」。這些行動可包括封鎖或凍結中國海外資
: 產。不過,北京在政治和經濟防護上已採取行
: 動,因此美國可能仍須在軍事上升級,包括打
: 擊關鍵基礎設施還有防禦工業基礎,增加中國
: 持續作戰的成本,
:
: 另外,蘭德智庫的研究也提出「金髮姑娘」挑
: 戰:懲罰威脅的力度必須夠大,才能說服中國
: 結束深度參與衝突,但又必須足夠小,才能避
: 免引發不可接受的局勢升級,例如動用核武。
: 要找到這個平衡點並非易事。
:
: 因此,保持初期的衝突有限,提供中國領導人
: 選擇降級的管道至關重要。中國可能在「教訓
: 台灣」或占領部分有爭議領土後選擇退讓。不
: 過,戰前的中國可能已提高心理預期:妖魔化
: 台灣和美國來凝聚民意,同時宣揚解放軍的優
: 勢和國家復興。入侵可能以「破釜沉舟」的方
: 式開啟。
:
: 台海戰爭爆發後,美國、台灣以及其他地區的
: 政治人物可能提高賭注,藉由中國的短暫脆弱
: 來限制它的野心、正式讓台灣獨立或削弱中共
: 統治。政策必須拿捏「過熱」與「過冷」之間的
: 界線,隨著戰爭延長,流血和破壞升高,這條
: 界線會更難把握。
:
:
: 美國「橫向升級」能力有限
:
: 另外,美國現在「橫向升級」(擴大戰爭範圍)的
: 能力有限。投入更多資源在拒止能力上,可能
: 削弱用於懲罰威脅的軍事平台,如匿蹤轟炸機
: 和巡弋飛彈潛艦。即便美方考慮封鎖中國的能
: 源進口,北京現有的核能和再生能源占其能源
: 產量1/3,對能源封鎖的抵抗力增強。削減化石
: 燃料進口長期有效,但台灣的狀況會更危急。
:
: 因此,川普政府《國防戰略》最大的挑戰不在於
: 是否配置資源於拒止策略,而在於如何將拒止
: 和懲罰,整合成完整的嚇阻框架。阻止中國初
: 步攻擊台灣固然必要,但不足以保證勝利。
:
: 如果沒有結束戰爭的計畫,華府可能重蹈伊拉
: 克和阿富汗戰爭的覆轍:贏得第1戰卻輸掉戰
: 爭。如果美國要嚇阻中國,必須讓中國領導人
: 相信,美國不僅對衝突早期有計畫,也對戰爭
: 終局有清晰策略。
:
: 心得感想:
:
: 不只美國要思考這點,其實臺灣也需要。如果
: 中國可能藉由升高局勢(例如威脅使用核武)來
: 進行反嚇阻,那臺灣就需要能製造既成事實的
: 武器(對方無法藉由升高破壞來威脅撤回嚇阻
: 手段)。最符合這條件的武器其實是水雷。
:
: 臺灣需要打贏第一仗後在中國沿海大規模進行
: 部署水雷的能力。除了阻斷對方侵臺的交通線
: 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打擊對方的經濟及造成物
: 資缺乏。這點上美國和臺灣的利益未必全然一
: 致,因為美國人可能還會幻想戰後一切恢復原
: 狀,美國可以繼續跟中國貿易。所以臺灣必須
: 要自行做好打算。
:
作者: lovegensokyo (神戀幻想鄉) 2025-11-11 15:29:00
懂了,現在開始囤罐頭
屁,習只是基於自己紅衛兵的價值觀而已,想要歷史定位,現在出兵拿下海參崴收復外東北才是最輕鬆最千古一帝的,這才叫馬基維里
我怎麼覺得年輕人有親中的趨勢啊,遊戲影視娛樂都看對岸的
我以為這邊的主流論點是兩岸戰爭會很快結束,中共海軍艦隊及造船廠會很快被滅掉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