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大師在文章的結論提到的想法:
1.多管火箭放進旅級砲兵營
2.自走砲放進聯兵營之中
先不提之前 Gdiaofuta 有發文(#1enFSsG-)講過聯兵營準備要消失的事情,就大師的2個想
法,以現在的國軍能力來講,其實很難做到
以美軍的例子,多管火箭(M270 MLRS)歷史上最低層的編制是在師屬砲兵團,這是因為M270
接替的裝備是M110自走砲,因此隨著M110退役後M270就成為師屬砲兵團的裝備。
在戰術上師級單位可以把M270下發給作戰旅或是營使用,編成任務型部隊(特遣隊)執行戰
鬥任務。但是編制上來講M270仍然歸屬於師,而不是各個作戰旅。所以作戰結束後M270還
是會回歸師屬炮兵團,支援師級單位作戰或是再下發給作戰旅。
類似的情況也包含BTG,嚴格來講BTG算是更大號的特遣隊,是由旅或是師級單位的裝備湊
出來,當BTG完成作戰任務後,各裝備還是會回歸給原部隊。
之所以會這樣做,除了後勤考量,還有就是各級單位的能力。
無論是M107、M110自走砲,亦或是M270、M142多管火箭,其主要目標是敵方防線後方的集
結點和重要節點。而要知道敵方這些節點的實時位置,通常需要動用衛星、空軍或是陸航
偵查才能知道,這就讓營級或旅級單位出問題。
因為營旅級單位的參謀能力跟師級或軍級單位有落差,營旅級單位的參謀可能在作戰階段
光是應付眼前敵人就兩眼一黑,沒有多餘能力協調其他的資訊。而且真拿到多管火箭主要
也是拿來砸眼前的敵人,而不是戰略上更重要的目標(敵方油庫或集結點),浪費武器本身
能力。
(類似的狀況也出現在現今美軍BCT底下的砲兵營,有看過報導說BCT的砲兵營訓練方向偏向
於支援旅級單位的目標,跟軍屬野戰砲兵旅的情況不一樣。導致師級單位想要調用旅底下
的砲兵單位來支援整個師的進攻,會出現問題,因此2030計畫中美軍才會把所有砲兵單位
收歸到師底下,並搭配軍屬野戰砲兵旅作為輔助)
至於自走砲放到營級單位裡面,美軍在2010年以前的裝甲騎兵團是有這樣的編制
https://a137e02c-e205-49b8-9057-b38df8af3e50.usrfiles.com/ugd/a137e0_e859de03ad
10433fa8fd93f8a2ccb541.pdf
縮網址:https://reurl.cc/z5xv5a
https://i.meee.com.tw/zArq0uC.jpg
(綠色框內是一個砲兵連)
裝騎團底下的每個騎兵中隊(營)都有一個砲兵連,每個砲兵連有6輛M109自走砲
只不過美軍裝騎團的定位不太算是一般的旅級作戰單位,它算是軍屬單位,提供軍級單位
偵查和掩護能力。為了達成這些能力,裝騎團的編制比傳統作戰旅還要大上不少,不要說
營底下有砲兵連,裝騎團自己就有航空團這種屬於軍級和師級單位的編制。
而且這種編制花費不小,使用彈性上也不像新世代的BCT,所以隨著次貸風暴和美軍BCT作
戰方式逐漸成熟,裝騎團也都轉編成SBCT編制,原有編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因此以我的觀點來看,國軍真要達成大師的想法,難度很大,不僅僅是裝備和錢的問題,
參謀軍官的能力也要有所提升,才能發揮出武器本身的效能
裝備和錢還可以靠其他方式解決,參謀能力問題就只能靠國軍自己摸索提升,這方面美軍
可能也沒辦法提供太多支援,畢竟這牽扯到美軍的作戰思維,美軍應該不會教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