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中科院全數位紅外夜視鏡

作者: WaterFrog (水蛙大)   2025-10-11 18:26:09
原文恕刪
原文提到的不是一般利用光放管的夜視鏡,而是熱成像儀。
一般利用光放管的夜視鏡,是吸收環境的光線(可見光或近紅外光),再利用光放管的光電
效應將光線增強(調亮)後再顯示出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CNTHMBgak
熱成像儀則是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再藉由處理器(晶片)把影像顯示出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akTbmzTKk
由於利用光放管的夜視鏡是吸收環境的光線,所以當環境是全黑的情況,夜視鏡能夠看到
畫面是一片黑或是一堆雜訊點
https://youtu.be/UAeJHAFjwPM?si=y7xPDXOG_7mAmY87&t=1000
像是上面影片中的PVS-31a,遇到全黑的情況,畫面就是一片雜訊
解決方式主要是增加光線,無論是空投紅外光照明彈亦或是像BNVD-1531一樣增設紅外照明
,以額外的光源照亮環境,讓目標顯現出來。只不過這樣做在大家都有夜視鏡的情況下無
異於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中
(而且在夜視鏡增設紅外照明也會增加夜視鏡重量,增加士兵負擔,而這也是當初面向特戰
單位的PVS-31a沒有加裝照明的原因之一,而面向民用的BNVD-1531就沒有這個限制)
而熱成像儀則沒有這個困擾,因為基本上任何物體都會散發紅外輻射(遠紅外光),所以只
要接收目標的紅外輻射,就可以知道物體在那
https://youtu.be/UAeJHAFjwPM?si=nb1bjO9rkuwob05C&t=1152
所以在PVS-31a無法使用的情況下,熱成像儀卻可以穿透黑暗,看到有人在走動
只是熱成像儀也是有缺點,除了大師提到的畫面延遲,真正最大的問題是敵我辨識
如同上面影片中提到,熱成像儀可以在一片漆黑起霧的情況下看到有人在走動,但是問題
是你怎麼知道那個人是敵是友,還是一般的平民?
不像光放管的夜視鏡主要還是以吸收可見光為主,所以臂章甚至是服裝的迷彩還勉強看的
到,熱成像儀只能看到人的形狀,所以在戰場上還需要其他辨認方式才能分辨敵我
目前我不清楚科科院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而美軍的解法是將光放管和熱成像儀融合在一
起,也就是ENVG-B夜視鏡
https://youtu.be/1iDkVasHZog?si=cmHlwhIRe9PIqftM&t=100
ENVG-B夜視鏡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利用AR將目標輪廓(外緣)增強,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它也是
光放管和熱成像儀一體的設計。這樣做可以利用各自優點補足缺點,當然價格不低。
另外wahaha99的方法,也就是增加ISO值在部分微光場景可行,但是面對只有星光和月光的
情況下就沒有太大用處
https://youtu.be/UAeJHAFjwPM?si=AK7D82_qvSTAs3oC&t=120
同樣的影片,主持人有把攝影機的ISO開到最大,在室內有蠟蠋光的情況下還可以看到室內
畫面,但移到室外沒啥燈光的樹林情況,就只能看到樹林黑影和星光
所以在面對室外場景,還是得用光放管或是熱成像才比較可行
.
作者: kkttaipeityy (kkttaipeityy)   2025-10-12 06:22:00
w大拿來舉例的都是全片幅相機阿,夜間拍攝效果很不錯是當然。但Sigma FP已經是目前最小的全片幅相機,在搭配35 F1.4鏡頭後的大小顯然不適合黏在士兵頭上啊啊啊XD全片幅相機對標的是武器站/哨站光電頭,夜視鏡尺寸的CMOS應該不大於1吋,1吋卡片機的夜間拍攝效果就很差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