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è¦)
2025-07-25 10:00:39防中共「能源鎖喉」 學者認同:有核電 才有戰略韌性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8895035
針對美國海軍情報局前指揮官史都德曼建議,台灣至少要擁有一座核電廠,以阻礙共軍切
斷台灣能源供應的可能性。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葉宗洸昨說,此建議不僅務實,也非常了解
台灣現況,若要等到美軍來支援,能源供應不中斷是台灣能否支撐下去的重要關鍵之一。
能源署重申「核電三原則」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回應,政府對於核電的原則有三,包括核能安全無虞、核廢有
解,以及社會有共識,史都德曼在聽證會中的發言,對台灣再生能源的政策方向是肯定的
。
不過,葉宗洸表示,史都德曼的說法「非常務實」,因為「台灣現在幾乎把所有的備援電
力壓在天然氣,這其實風險極高」。他說,過去外界已多次示警,若台灣遭到海上圍堵,
天然氣儲存天數的限制將迅速成為致命弱點。
天然氣安全存量不及核能
目前台灣天然氣的安全存量僅約七到十一天,葉宗洸指出,反觀核能發電的燃料安全存量
可達十八到卅六個月,即使在海上封鎖或交通中斷情境下,仍能穩定供電。
史都德曼建議至少保有一座核電廠,並非要求以核能為主,而是呼籲保留基本的戰略韌性
,葉宗洸說,政府應該認真地考慮此建議,「因為我們現在幾乎沒有能夠在緊急時期撐得
住的能源備援,你不能寄望天然氣在斷供後,還能維持多久,尤其在兩岸局勢持續緊張的
背景下」。
葉宗洸指出,俄烏戰爭是值得參考的案例,俄軍攻擊烏克蘭境內所有的火力發電機組,唯
獨不敢攻擊核電機組,烏克蘭後來就靠核電維持最基本的供電。他說,台灣一旦遭解放軍
圍困、發生戰事衝突,屆時即使有再多的煤炭存量或天然氣存量也無濟於事。
共軍曾演練攻擊我接收站
事實上,共軍的確演練過封鎖台灣能源供應,今年四月共軍舉行軍演,模擬通報轟掉高雄
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對台灣施以能源鎖喉,當時不少學者專家示警,中共軍演目標凸顯
我國能源安全的脆弱,政府應乘機檢討因應緊急情況的能源方案。
俄烏戰爭逾3年 烏克蘭7成電力是核電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895037
紐約時報今年稍早曾報導,俄烏戰爭爆發三年多以來,烏克蘭大部分火力與水力發電廠因
俄羅斯猛烈攻擊而遭摧毀或嚴重受損,烏國如今依靠三座還在運作中的核電廠,提供該國
一半以上電力。
紐時指出,俄國一直避免直接攻擊烏克蘭核電廠,以免引發放射性外洩核災,但俄國試圖
摧毀連結核電廠與電網的變電所,以削弱核電廠供電能力。
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申科認為,擴大核能發電能力,是確保該國長期能源安全唯一可行方
案。核電廠已成為確保烏國有電可用的關鍵。專業軍事網站戰爭困境指出,隨著俄國加劇
攻擊關鍵基礎設施,烏克蘭電網如今有高達七成電力仰賴核電滿足。
烏國消息人士說,二○二四年家庭用電停電總時數接近兩千小時;去年十一月的停電時間
占整個月的百分之廿五,到了十二月則上升至近百分之四十。雖然基輔可自鄰近的歐盟國
家進口電力填補缺口,但在現有協議下基輔仍無法進口足夠電力來滿足需求。即使俄國不
直接攻擊發電廠或電網,全國各地仍經常發生大規模停電。
烏國供電始終處在攻擊威脅下。自戰爭爆發以來,該國電網遭受攻擊逾一千次,俄國去年
又加強對能源領域的攻擊;至去年九月,電網發電量僅剩戰爭爆發前的三分之一。
由於烏國火力與水力發電廠屢遭轟炸,該國剩餘的發電主要來自西北部的瑞夫尼核電廠、
南烏克蘭核電廠及赫梅尼茨基核電廠。
= =
我想這兩篇應該講得很清楚了
台灣天然氣的儲量就是不夠,除非反核派認為台灣發生戰爭會在兩周內結束,那就無所謂
而且天然氣接收站必定將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
以烏克蘭戰爭的經驗,中國也不敢主動攻擊核電站
核電議題無關信仰,純就科學跟國安角度分析
作者: TinCanEngine (StirlingEngine) 2025-07-25 11:07:00
我支持SMR放竹科附近,大型的放中火旁邊也ok,我家在市中心,如果符合條件,放我家旁邊也無所謂
作者: something320 2025-07-25 13:00:00
天然氣槽和接收站根本無法守備一定被炸 就是有船來都沒用 更不用說兩岸開打根本不可能有船敢開進台灣海峽 廢核根本就是通匪行徑 應該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