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tn875 (utn875)
2025-06-14 14:24:37借題來針對能源安全及防衛韌性講幾句
我們政府近幾年常講,"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
那就看烏克蘭打仗進入第四年,撐著沒垮是怎麼一回事
自從2022開戰,俄軍速通基輔失敗
普丁惱羞就針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狂轟猛炸
尤其是電力設施,煤氣火力和水力電廠被打慘了
烏克蘭全國陷入常常需要分區供電的窘境
以去年2024的數據,烏克蘭極度依賴核電
靠蘇聯時代的核電廠,提供所需占比六成的電力
Rivne Nuclear Power Plant: 四部蘇聯VVER機組
South Ukraine Nuclear Power Plant: 三部VVER
Khmelnytskyi Nuclear Power Plant: 兩部VVER,
外加兩部美國西屋機組,正在建造中
以上三個核電廠就是烏克蘭能源安全的骨幹
2024發電530億度,相比2022增產了12%
其他電力來源,包含從東歐外購44億度
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合計110億度
幸好,烏克蘭沒有頭殼壞去的廢核
依靠蘇聯遺產的老核電,撐住民生和工業的六成供應
在外援彈藥短缺的危機時刻,還能自產FPV彌補火力缺口
也因為烏俄戰爭清楚證明,核電在國防國安的價值
對於俄國威脅,採堅決抵抗態度的東歐國家
波蘭採購美國西屋核電方案
捷克採購南韓核電方案
反觀我們台灣,對於能源安全/防禦韌性的態度
難怪會被AIT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
外媒與國防智庫,屢屢撰文批評
抱著反核神主牌,罔顧國家安全
滿腦子神功護體的義和團,別傻傻變成共匪在地協力者了
※ 引述《andyken (碎夢殘刀)》之銘言:
: 與化學品的即時供應。該論壇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所主辦,會
: 中也指出台灣方面的警覺正與日俱增。曾要求關閉老舊核電廠的環保團體,如今也較願聽
: 取國安與能源依賴相關的論點
: 與會人士仔細分析川普政府官員的言論,有人談及與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及國務卿馬
: 可.魯比歐的一些會談令人感到寬慰。但同時也傳出一些令人沮喪的消息,例如英國與德
: 國因派軍艦通過台灣海峽維護航行自由,遭美國其他官員訓斥,認為歐洲應專注於歐洲本
: 身的安全
: 德國新政府則冒著激怒中國的風險,允許台灣前外長兼現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在柏林發
: 表演說。他讚揚德國的「勇氣」,並承諾台灣將持續增加國防支出,但「不會挑釁」,而
: 德國政府也允許這番言論被公開發表。吳釗燮在距冷戰時期東西德交界點「腓特烈街車站
: 」的不遠處發言,稱讚西柏林在冷戰期間曾經作為自由孤島的生存歷史,並提及台灣不斷
: 提升的民防能力,包括儲備更多食物、水、藥品與能源,以及舉行一些全民參與的演練
: 在2016至2024年蔡英文總統主政期間,這類備戰規劃大多保密,以免引發民眾與外資恐慌
: 。現任總統賴清德則親自主持全民防衛韌性會議,並進行直播,期望教育一個因政治立場
: 分裂而難以凝聚的社會。推動民防韌性也是一種外交手段,讓友好國家可以在不引發中國
: 反應的情況下提供援助。以色列與芬蘭這兩個擁有先進民防架構的國家皆接待過台灣的考
: 察團,而其他西方國家也希望向台灣學習如何對抗中國的網攻與認知作戰
: 但有一步幾乎不能公開討論,就是台灣是否應該演練在不幸戰敗後,如何抵抗中國佔領而
: 使其無法順利治理。一些台灣專家對此抱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樣的規劃帶有失敗主義色彩
: ,且容易造成社會分裂與恐慌。他們也認為,造成更多戰後動亂的風險並不足以嚇阻習近
: 平的野心
: 但也有台灣人認為別無選擇,他們指出烏克蘭帶給他們最殘酷的教訓就是:生存就是一場
: 持久戰
: 心得感想:
: 確實,烏克蘭目前所遭遇的苦難,以及TACO這種處理態度,正腐蝕著一些國人的信心
: 美國到時會不會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真的要深入討論或許會充滿各種變數
: 沒有人會希望面對戰爭,但至少我們自己能先做多少,就想辦法盡力而為,而不是完全將
: 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