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專家新書破解中共「殲-20」匿蹤戰機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1-19 14:28:54
原文來源: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53702
原文摘要:
不單是F-22複製品? 美專家新書破解中共「殲-20」匿蹤戰機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近年台海情勢持續升高,從民船、軍艦、航艦,再到偵察、轟
炸、戰鬥機和空飄氣球,都對我三軍戰備形成壓力;而作為中共解放軍空軍的先進技術代
表「殲-20」戰機,更是中共軍事工業崛起的縮影。不過,這架與美製F-22「猛禽」(
Raptor)高度相似的第五代匿蹤戰機,其服役現況與機隊規模至今仍相當神秘。
由美國東亞軍事安全專家亞波汗‧艾布斯(Abraham Abrams)撰寫的《殲-20空中威龍:
揭密中國軍事崛起下亞洲第一架匿蹤戰鬥機》,他在書中認為:從殲-20以及多項顯示該
戰鬥機具備極高性能的指標來看,殲-20一旦被投入戰場實際應用,很有可能會造成和當
年米格-15一樣的衝擊。而殲-20設計勝於海外其他國家戰鬥機的後繼改型機更新速度,也
就意味著殲-20的改型機愈晚被部署,其與競爭對手的相對地位可能會愈高。
《殲-20空中威龍:揭密中國軍事崛起下亞洲第一架匿蹤戰鬥機》中文版,已由時報文化
出版公司出版發行。亞波汗‧艾布斯書中深入中共自研戰鬥機的政經背景,完整解說「殲
-XX」計畫的發展歷程,並與美、俄現役五代機作比較,他認為多數的西方國家分析師低
估了這架戰機的性能與作戰定位,「殲-20」並非一架過時的匿蹤版美製F-111戰機,也不
是一架功能單一的空中攔截機,而是一架確實能與美軍F-22、F-35戰機一搏的「先進空優
戰機」。
艾布斯以美製F-22、F-35,俄製Su-57等戰機為例,完整了解「第五代戰鬥機」的特性與
戰略意涵,接著從全球後冷戰視角切入,宏觀探討中共軍用航空工業的啟蒙與發展,並依
循時間先後,個別講述中共自研的殲-10、殲-16第四代戰機,接著再進入全書焦點,全面
剖析中共現役空優的「殲-20」匿蹤戰鬥機,使讀者能更加洞悉中共「殲-XX」戰鬥機研發
計畫的源起和脈絡。
在完整解析中共自研戰鬥機的背景與概況後,艾布斯在書中大篇幅揭露「殲-20」戰機從
外觀設計,到機體、航電、發動機、武器裝備研發、自2016年服役後的重點出勤紀錄,更
談論「殲-20」戰略定位,並推估中共空軍現役的殲-20戰機數量、產能,中共解放軍殲
-20戰力配置、可能衍生機型與潛力科技,一窺其先進空優戰力的虛與實。
鑒於人工智慧(AI)、量子科技等新興科技發展,艾布斯比較美國國防預算縮減與中國軍
工產業的崛起,並探討美中軍備消長與未來軍武科研的可能影響;此外,未來戰場將進入
「網路中心戰」時代,艾布斯另從資訊科技探討殲-20的戰術運用,以及與無人戰機協同
作戰的可能性;再談論美國國防部現正進行的「次世代空優」(NGAD)六代戰機研發計畫
,了解美、中兩大強權間爭取空優的軍航工業未來戰略。
艾布斯指出,美軍因應殲-20所帶來的威脅,已經進行了各項訓練,美軍也著手進行研發
第六代戰鬥機的次世代制空權(NGAD)計畫、反制殲-20的軍武研發計畫。除了美國,台
灣、日本、印度、越南等中國近鄰,也對殲-20可能帶來的國土安全威脅做出不同的應對
。他認為,殲-20對西方世界對中國高科技發展的認知作結,認為殲-20不單單是一架F-22
戰機的「複製品」,而是一架集中國軍事科研、生產、作戰能力大成的現代化戰機,是美
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需要重視的存在。
心得感想:
這裡有書摘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53870
(本文摘錄自作者亞波汗.艾布斯(Abraham Abrams)新書《殲-20空中威龍:揭密中國
軍事崛起下亞洲第一架匿蹤戰鬥機》,由時報出版授權刊載)
殲-20的角色
自從殲-20於2011年首飛以來,許多分析師都在猜測解放軍空軍到底要讓它扮演的主要角
色是什麼。
殲-20戰鬥機的尺寸、雙引擎配置、匿蹤外形、氣泡座艙罩以及多樣化的飛行操縱裝置等
機體設計,都強烈顯示了它類似於F-22猛禽戰鬥機要取得空中優勢的用途。不過也有其他
與上述不同的殲-20定位理論出現,雖然殲-20的機體大、推力也大、作戰高度和速度高、
航程距離長、飛彈的酬載量也大,這些都是空中優勢戰鬥機很重要的性能要求,但其他一
些要用來專門負責執行作戰任務的軍用飛機也會具備這些特點。
西方分析師最初普遍認為,殲-20是被設計用作一種類似俄羅斯米格-31獵狐犬攔截機的戰
鬥機,所以認為殲-20特別擅長遠距離空對空攻擊轟炸機,多種類型的支援機,例如空中
預警管制機和空中加油機。會出現這種結論部分是出於西方世界最初對殲-20機體尺寸的
錯誤估算,認為殲-20的機體會長達二十二公尺到二十三公尺,重量也會比F-22重大約30%
─這個尺寸比較適合容納類似米格-31所用的R-37超遠距大體積空對空飛彈。米格-31是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空對空戰鬥機/攔截機,可以部署重量遠遠超過F-22尺寸戰鬥機所能容納
的超大型飛彈和超大型感測器套裝。
兩架殲-20的示範機在2012年被轉移到西安閻良的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為外界提供了一
探殲-20機體實際尺寸的重要線索,因為從衛星影像上可以將之與一旁停放的蘇愷側衛戰
鬥機互相比較。殲-20的機體長度大約20.8公尺,重量與F-22差不多─以戰鬥機的標準來
說算重,但比一架裝載了超大體積飛彈的匿蹤攔截機輕多了。
此外,由於攔截機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多是為了進行極遠距離的作戰任務,而且是所有空對
空作戰飛機當中機動性最差的一種軍機設計,所以隨著更多殲-20的訊息披露,殲-20應是
做為一架戰鬥機的定位變得愈來愈清晰。而且隨著裝載渦扇-15發動機後有望大幅提升的
超高機動性,與推力向量科技的進一步整合,這些跡象都強烈表明殲-20要為解放軍空軍
獲得空中優勢的作用。殲-20內部攜帶武器裝備的種類細節,最終證實了它的角色定位。
美國空軍大學下轄智庫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的研究主任羅德.李等人幾乎可以肯定,殲
-20扮演類似攔截機的作用,主要會用來消除空中預警管制機等目標。李說:「解放軍不
再強調消耗戰的重要性,而是提倡「摧毀系統」的手段;與其逐一消滅敵方的戰鬥機(即
使最後累積的消滅數量很高),還不如直接摧毀敵軍高價值的機載設備和關鍵地面目標來
得有用。」他認為這反映了殲-20的研發初衷與應用方式。
然而,殲-20的武器艙無法攜帶霹靂-XX系列等對支援機型最具威脅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
軍超遠距超大型空對空飛彈,而霹靂-XX系列飛彈只能部署在距離非匿蹤殲-16的這一項事
實,大大削弱了殲-20的前述用途。如果把殲-20和殲-16放在一起考慮,殲-20似乎是一架
空中優勢戰鬥機,而殲-16比殲-20更適合執行類似攔截機的任務,更適合執行類似攔截機
的任務,如「空中預警管制機殲滅者」或「空中加油機殲滅者」的任務。
早期西方分析師普遍持有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殲-20的優化目的是為了對高度防禦目標實
施空對地攻擊─相當於中國版美國空軍F-111「土豚」戰鬥轟炸機的第五代機機型,也類
似於F-22的轟炸機衍生機型FB-22的概念。這個觀點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當初對殲-20尺寸
的錯誤估計所影響。
舉例來說,《國際國防科技》期刊編輯比爾.斯威特曼就將殲-20稱為「匿蹤版F-111」,
其他類似的說法也比比皆是。將殲-20想像成「一架可能可以穿透美軍防禦系統,摧毀任
何在飛彈攻擊下倖存機場基礎設施的快速、遠距、匿蹤、精準轟炸機」的部分原因,是因
為解放軍普遍重視打擊能力。所以解放軍會需要一架航程距離比空中優勢戰鬥機更遠的作
戰機,讓它主要去扮演一個類似攔截機摧毀敵方基礎設施和物資,或做為打擊戰鬥機瞄準
敵方地面目標,甚至可能是海軍軍艦的角色。然而愈來愈明朗的情況是,殲-20的機體更
貼切地反映了預期中的空中優勢作用。而且事實上,除了空對空飛彈之外,從未見過殲
-20攜帶其他類型的武器。
一直到2020年代,殲-20仍被西方大眾媒體和經驗不足的分析師描述為專用攔截機或專用
打擊戰鬥機。出於某種認知失調和不甘願的情緒,他們拒絕承認西方世界的頂級戰鬥機
F-22出現了一個來自東亞競爭國家直接、對稱和同級別的競爭對手,而且這個競爭對手可
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正如分析師瑞克.喬在《外交家雜誌》中撰文所述:「很難評估外國對於殲-20所扮演角
色的評論,是出於對相關證據顯示的真實考量,還是源於某種潛在的不安,抑或是不相信
一架解放軍匿蹤機可能有意與F-22和F-35在大體對稱的條件下相互競爭;尤其殲-20已經
在國防觀察圈當中獲得了某種神話般的地位。」喬進一步強調,殲-20當初「有意識地設
計成無法攜帶霹靂-XX系列飛彈(也就是中國專為遠距攔截而設計相當於米格-31所用
R-37M的改良飛彈)這種尺寸大小飛彈的戰鬥機,應該進一步看作解放軍對殲-20所要扮演
角色的規劃」-殲-20就是一架空中優勢戰鬥機而非攔截機。
作者: fantasyhorse (水多多)   2024-01-19 16:45:00
台積晶片製程也分好幾種,7奈米跟三奈米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