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關於IFF的使用與管理

作者: volup (科抖科)   2023-12-13 22:18:47
敵我識別裝置是軍用電子系統中很重要的一環,且牽涉層面極廣
從戰艦到戰機甚至到單兵防空飛彈都會配置。
理論上其識別碼一旦落入敵方手中,敵方載具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
這種東西的保密重要性一定是重中之重。
搭配最近洩密的話題,不禁想到,這麼重要的東西是如何保防的?
這種東西不可能萬年不變,一定會有定期/不定期更新需求。
一份全國性作戰計劃可以限制到極少數人有取得權限,
但敵我識別碼連manpod都要用到,肯定會連最基層士兵都碰得到。
再來就算不談保防問題好了,假設情資顯示敵我識別碼外洩,
需要將識別碼從X更新Y。
就算更新率達到90%好了,表示可能有90%的戰機更新到Y,還有10%的載具在使用X。
另外還有90%的防空飛彈更新到Y,有10%還在用X,而少數還在用X的戰機會被更新到Y
的飛彈攻擊,多數更新到Y的戰機也會被還在使用X的飛彈攻擊。
所以感覺設計敵我識別系統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保防重要性不亞於全國性部署計畫,取得權限卻又必須下放到基層。
有更新需求,卻又必須確保全軍100%完全一致才能運作。
還是敵我識別器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神,多數被軍事影視作品誤導。
避免誤擊主要是靠空域劃分,通情指管掌握友軍動向位置,
IIF只是避免誤擊的最後一道防線?
作者: kisaraki1976 (老月)   2023-12-14 06:31:00
蘇聯攔截U-2的歷史中,也因為國土防空軍的更新梯次不同步,導致自己升空攔截的戰機,被自己防空飛彈敲掉越戰與波灣戰爭,則有空域擁擠,IFF天線距離不及火控雷達的bug,致使飛行員不敢貿然發動視距外攻擊的現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