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共解放軍侵台作戰民物力動員濫觴,與對

作者: 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   2023-06-12 16:00:24
中共解放軍侵台作戰民物力動員濫觴,與對國軍戰略擘劃的省思
聯合報
近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下簡稱解放軍)官網釋出「蛟龍行動」宣傳影片,影片中解放軍引導海軍艦艇進行登陸作戰;另展現解放軍航空母艦山東艦等新式海上武力,以提升對台威懾與顯示具有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然依據美軍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報告第21號——民間航運與海上民兵:登台後勤支撐〉("China Maritime Report No. 21: Civilian Shipping and Maritime Militia: The Logistics Backbone of a Taiwan
Invasion")一文說明:「相關專家分析,解放軍侵臺登陸需要約三十萬兵力的部隊,然其現行兩棲登陸艦每次僅能運送兩萬人」,顯示需要更多兩棲登陸艦,建造至少需要數年時間,外加侵台作戰時,雖台灣有14處紅色海灘,但複雜的海灘、氣象與水文條件,若遇國軍頑強抵抗,顯示解放軍侵台作戰與後勤補給不容樂觀,故民船徵用與民兵培訓戰略因而油然而生。
後勤整備與民物力整合
侵台作戰約需三千萬噸戰略物資與五千六百萬噸燃油,需要550至700艘後勤船艦運補,解放軍僅有少數海軍補給艦(約為洞庭湖號等十六艘),故於2000年開始審視民物動力動員,也就是民用船舶與海上民兵運用方式,採「依船定兵」方式,將其融入於軍事行動中,如兵力運送、後勤、醫療支援等:
兵力運送:海上民兵演訓時扮演角色就是擔任第二梯兵力運送,例如2019年〈兩棲重型合成旅登陸作戰後勤保障》一文中,第一梯隊為兩棲合成旅,任務為佔領港口,對其登島第二梯隊創造有利條件,民兵船隻就可利用現有港口,如台北港、高雄港等運送後續部隊。
後勤補給:鑒於補給艦不足,故運用民間船舶載運彈藥、油料、飲食等進行再補給;另可作為直升機中繼平台,因直升機橫渡台海約為兩百英里,會有機件與油料損耗,故有些大型民兵船舶架設直升機停機坪作為臨時起降地。
醫療支援:登台作戰時,解放軍預估大量傷患約十二萬人左右,無法前接後送,將民用船舶改成為模組化醫療貨櫃,提供傷患救治,以增加醫療支援能量。
民物力徵用濫觴
為有效徵用民船與海上民兵訓練,俾利後續侵台後勤補給,但是解放軍使用民兵可能產生之問題仍有:
資訊校正不易
要確保大量民間船舶精確資訊,實屬不易,不但要依據船舶類型、特性(載運量與續航力)等相關資訊,須長期廣泛收集與校正,且船舶買賣、租賃等資訊未與解放軍系統聯結。
另外民兵個人資訊(忠誠考核與專業技術水準),會因人員退損與更換工作,且需隨時將船舶與人員搭配校正,各地區資訊系統均不同,導致更高層級數據資訊彙整更為困難無法整合。
訓練品質不佳
民兵因捕魚關係,大部分時間均不在家,另外每年三個月禁止捕魚期間,通常會另尋其他工作謀生,無法有效配合相關支援部隊訓練,導致訓練頻次不足。
另課程設計不夠完善,故解放軍2015年頒布〈國防交通專業保障隊伍訓練與考核大綱〉,一體適用於民兵部隊。但各訓練場地缺乏足夠訓練設備或設備品質差異甚大,無法涵蓋全部訓練項目,以致民兵訓練品質不佳。
未有明確法規
當民用船舶與民兵徵用時,相關法律與後續金錢補償規定,並未明確律定,如補償標準不明確或補給率過時、且相關財政負擔國家、省與地方當局未適切分配;另外中共法律嚴禁對國家提出起訴,沒有解決補償糾紛機制,也沒有民兵逃避軍事訓練的相關罰則。
外籍商船徵用
中資外籍商船,經解放軍2018年統計有大約佔比62.5%,然確無相關具體法規說明可以徵用這些商船,實際上,因無相關法規,以致針對外籍商船註冊、動員整備與訓練,都是個嚴峻的挑戰。
我國後勤與民物力徵用省思
反思解放軍後勤整備與民物力徵用,若當台海戰爭爆發初期,國軍後勤補給品需要大量車輛運補,我國軍車輛基本配賦數,也是無法有效一次運補到位,需要大量仰賴車輛與駕駛徵用,以滿足補給品運補至守備位置。
然車輛與駕駛徵用,依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演習財物徵購徵用補償及解除徵用辦法》執行機關為直轄市、縣(市)政府或動員準備方案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而且協調機構為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其職責均為協助行政院與所屬機關(構)、直轄巿、縣(市)政府相關事項之規劃及執行,意謂全動署無相關執行權力與督管之責,均由地方政府執行。
全動署未能管制各單位車輛徵用執行狀況,恐淪落為表面行事。若能修正法律條文,給予全動署督管權力,有效掌握車輛徵用情形,應能有效改善方便任務執行。
現行實兵操演(如自強38號演習),僅車輛採「車機動員」方式,至車輛徵集地(戰術位置)進行報到,然駕駛未一起徵召,由具相關專長教召同袍駕駛車輛遂行訓練。應採「人車合一」徵用,因召員熟稔車輛,可快速投入任務。
最後,各項演練應採同步整合與結合實戰化,如人、車輛動員後,配合作戰區與地支部演習想定,結合戰場景況,由動員車輛與駕駛載運補給品,實際運行主、次補給路線至第一線營輜重,收集相關參數,除有效提升訓練水準外,可驗證後勤計畫可行性,俾利防衛作戰遂行。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amp/story/123525/7229481
==
1.前面那段是美國海軍學院的報告
https://digital-commons.usnwc.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20&context=cmsi-maritime-reports
https://reurl.cc/eDWyjb
2.中國演習宣傳片,不喜可跳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2KhYuSQFQ
3.海上民兵三種方式
a.依船定兵模式:人船結合、定船定崗整條船為單位徵用
b.企業編兵模式:公司編組成建制的船隊(像以前台灣大公司學校要編民防團)
c.探索墾海屯兵模式:這個比較像台灣的山地連,用固定的幹部來當民兵骨幹,又不佔現役員額
4.解放軍2018年統計有6成以上的船,是註冊在外國,根本沒有法源可以動員成民兵
5.台灣物動演習只練過車機動員,駕駛本身沒有被動員,應該要作人車合一動員
(這個作者可能想多了,因為除了重機,台灣沒有人車合一,很多職業駕駛本身是其他動員單位)
(比如捷X/佳X/X竹等大型物流的物流士很多是機步士或是其他常士/預士)
(理論上來說他如果和車一起召集去支援送物資會比去當步兵班長蹲海邊有用)
(但目前沒有這個機制,後備現在連軍事專長都無法掌握,要管理民間專長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6.物力動員應該要作演練取得實際運送的參數和發現問題,錢花下去就能作的事
看會不會有一天有長官想要驗證看看
作者: CHINAVIURSWH (中國武漢肺炎)   2023-06-12 16:31:00
拿下台北港也沒用 台北港周遭幾乎沒有什麼地可以建可隱蔽的臨時陣地 附近是觀音山林口台地 等於24小時都面臨國軍火炮射擊的威脅 守在台北港的解放軍在船團來之前能活多久是一個問題 船團來了如何不會像別爾江斯克俄海軍登陸船團那樣被點名 又是一個問題要拿下高雄港比台北港更難 如果從枋寮登陸 要拿下高雄港 要先完全佔領並肅清躲在高雄市區的國軍 高雄市是一個190萬人的大型水泥叢林 是像哈爾科夫那樣的要塞都市 打一個伊爾平的小鎮都要秏打一兩星期登陸成功的解放軍孤軍 除非不吃不喝 彈匣裡的子彈像遊戲一樣無限 要如何在高雄市郊晃一兩個月還存活? 直升機隊突降高雄港?高雄港外有旗津屏障還背靠壽山 旁邊有左營軍港 來的直升機強行突入多重防空火網 每10架最後有2架能順利落地放人 就算共軍贏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