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快速的小型坦克是否為未來趨勢?

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2023-02-19 11:19:11
※ 引述《a435007 (陣雨)》之銘言:
: 如題
: 純以現代地面戰來看 坦克就是用來跟AT4步兵/機槍剪刀石頭布用的兵器
: 烏俄戰爭似乎反應了無論裝甲再厚 中了AT4就是200號貨物
: 那未來是否有小型+速度快的坦克發展的空間?
: 畢竟笨重又速度慢似乎沒生存空間了
: 坦克的裝甲能拔掉機槍碉堡即可
: 但輕量化 速度快的話 或許反而能增加面對AT4的生存率?
: 成本與後勤也不用那麼高?
: 這種趨勢各位覺得有可能嗎?
其實戰爭的樣貌百百種,
取決於交戰國的經濟實力、戰備存量和地理限制。
以這次烏俄戰爭來看,
並未出現二戰時期坦克大決戰的情況,
主因還是兩國經濟實力和戰備不足所造成。
烏克蘭就不用說了,長年政府貪腐造成經濟衰弱,
導致國防預算不足,2014年後國防預算大多落在40-50億美元之間
(台灣馬英九時期還有90-110億美元,蔡英文時期則是140-150億美元)
這導致烏克蘭裝甲部隊數量不足,僅有兩個裝甲旅和兩個裝甲後備旅
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就有3個裝甲旅,就看得出烏克蘭窘迫
也無法打出大規模的機動戰...
雖然這一年來各國也有在援助坦克,
但是戰爭的消耗(就算沒被擊毀,長時間作戰沒保養也會故障)
讓烏克蘭坦克總數並未成長,媒體預估數量還是在800-1000輛之間。
俄羅斯這邊也沒好到哪去,雖然之前評估是軍事全世界第二強國,
但是一場戰爭戳破這假象。
龐大的GTB(營級戰術群)卻缺乏完善的後勤資源,
甚至只能妄想開戰後烏軍望風而逃,烏國人民喜迎王軍。
結果就是部隊因為物資匱乏而潰敗...
但是這種愚蠢的作戰歷史上也不一次,
例如二戰期間日本的牟田口廉也也是不惶多讓...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3071305
當然之後一些沒有證據的消息指出,俄軍高層其實有認真規劃作戰,
不像鬼畜牟田口那樣幻想,但是那些高層忽視了俄軍貪腐問題,
導致他們手上的資料和現實有巨大落差,
(簡單說糧食、油料、彈藥都被盜賣,
或者因為貪汙帳目採購量和實際交貨量不符)
不管怎樣,烏俄雙方都沒有發動大規模裝甲作戰的資源,
更不用說現在坦克不像二戰那樣能在戰爭期間還能大量生產。
1944年,德國豹式坦克一個月產量有315輛,
現在美國艾布蘭一個月翻修產能只有12輛,
俄羅斯的T-90一個月產能則是15-20輛。
另外豹二生產線還在,但是每個月只能生產2-3輛全新豹二
所以烏俄戰爭雙方坦克只會越打越少...
戰爭模式反而陷入一戰的僵局戰,
比的是誰的經濟先崩潰。
所以並非是『坦克無用論』,
而是雙方都沒有足夠的坦克,
另外重坦克並非沒有生存性,
就像安全帽和安全帶一樣,有繫上總比沒繫上好,
裝甲厚一點總比薄的好。
重坦克問題是在後勤和運輸的壓力,
坦克越重機械磨損就越大,越多高科技設備故障次數也越高。
公路、鐵路運輸也越麻煩,橋樑載重也大問題
例如2003年伊拉克戰爭,除了高速公路的橋樑,
一般道路橋樑美軍不敢讓艾布蘭上去,幾乎是另外搭建軍用浮橋過河
所以坦克要不要減重一直各國陸軍在掙扎的事,
像是德國陸軍就發布,下一代坦克重量不能超過50噸。
https://reurl.cc/d75RZV
但是如何減重又保有原有的防護力,就成為另一個苦惱的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