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該擔心的不只中國氣球 英學者警告: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3-02-15 12:03:16
#這是一篇逆風文
新聞來源:信傳媒
新聞標題:美國該擔心的不只中國氣球 英學者警告:台海若爆發戰爭 美軍彈藥恐告急
新聞網址: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8607
內文:
美國8天內在美加境內擊落1個中國間諜氣球、3個飛行物體,13日美軍表示他們已打撈到
中國氣球的重要部件,包括被認為用以蒐集情報的感應器。
13日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
格(Jens Stoltenberg)指4個飛行物體「具有某種模式」。同日,美國副國務卿雪蔓(
Wendy Sherman)和日韓外交官舉行三邊會議,東京與首爾都表示支持美國對氣球採取行
動。
美國打下中國飛行器獲得國內外不少人肯定,然而英國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
警告這起事件中該被「戳破」的不只是中國氣球,還有美國的「自滿」心態,而且美軍必
須正視它「在台海戰爭爆發首幾週就宣告彈藥吃緊」的可能性。
(更多相關新聞:氣球事件後》8成美國人負面看中國 美各州限制中資購買農地和房產

現在正是北京挑戰美國的歷史「機會」?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期,中國氣球至少3度入侵美國領土卻未被發現
,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NORAD)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將之歸咎於國防部出現「
領域認知」差距(domain awareness gap)。
佛格森(Niall Ferguson)在《彭博社》撰文,回憶1987年「紅場事件」蘇聯防空網同樣
遭到突破,年僅18歲的西德飛行員魯斯特(Matthias Rust)駕駛小飛機成功降落紅場,
導致蘇聯國防部長、空軍司令辭職。反觀,佛格森批評,至今不見美軍高層因本次氣球事
件下台。
尤有甚者,佛格森直言美方的「領域認知」差距不僅存在於氣球事件,如果美中爆發衝突
,美國自傲的國防工業「不是沉睡的巨人,而是昏睡的老人」。
佛格森表示,美國政治學家凱根(Robert Kagan)在《華爾街日報》(WSJ)的文章〈挑
戰美國是重大歷史錯誤〉應該改成「挑戰美國是重大歷史『機會』」,因為現在在北京眼
中看來一定是如此。
耶魯大學史學家甘迺迪(Paul Kennedy)著作《霸權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強調,製造業對國家至關重要,因為戰爭期間國家通常只能仰賴自己
大量生產武器。
(更多相關新聞:千萬別抬頭續集!兩岸氣球門不只每月一次 台灣空中情蒐破大洞?)
美軍武器儲備「開箱」怕是變「空箱」
佛格森指出,美國製造業量能稱霸20世紀,然而2010年中國超越美國,2021年中國代工費
(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幾乎已是美國的兩倍。此外,美中誰具備更高「軍民兩
用」(dual-use)生產量能也值得考慮。
美國製造業相對衰退,也反映軍工業量能縮水。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
)國際安全計畫主任瓊斯(Seth Jones)稱之為「空箱危機」(Empty Bins Crisis),
美國軍工業並未為當前高度競爭的安全環境做好適當準備,在重大區域衝突中,美國使用
的彈藥很可能會超過國防部目前的庫存。
佛格森認為,俄烏戰爭進一步暴露美國軍工業產能不足,他列舉以下幾項數據:
1. 2022年8月下旬美國交付給烏克蘭的反戰車飛彈標槍(Javelin)數量,是2022財政年
度產量的7倍;
2.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給烏8500枚標槍飛彈,佔美庫存三分之一,美國軍火商洛克希德馬
丁(Lockheed Martin)將年產量從2100提升至4000;
3. 截至2023年1月,美軍供烏約100萬發155毫米彈藥,顯著減少該彈藥庫存;
4. 烏國每天發射逾5000發砲彈,此量相當於和平時期一較小歐洲國家整年訂單的數量;
5. 截至1月20日,美對烏輸送38套「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2022年初洛克希
德馬丁年產量為48套,現在升至60套,但要提升其精準度需要另外18-24個月。
簡言之,佛格森總結,規模相對小的俄烏戰爭目前只打了一年,俄軍表現欠佳,俄羅斯代
工費(MVA)僅佔美國十分之一,儘管如此,美國5大軍工業巨擘仍得努力增產趕上烏克蘭
的軍事需求。
5大國防供應商反映,由於政府需求難以預測,他們很難維持穩定的武器產量。畢竟,佛
格森提醒,美軍撤出阿富汗與俄烏戰爭爆發之間僅隔短短6個月。
中國採購高端武器裝備速度是美5-6倍
相形之下,佛格森引述CSIS報告警告,中國大舉投資彈藥生產,採購高端武器系統和裝備
的速度是美國的5-6倍。
根據《國家評論》雜誌(National Review),海軍也有同樣憂慮,例如缺乏「標準六型
」(SM-6)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美國海軍艦隊司令柯德爾(Daryl Caudle)曾表示自己
「無法諒解」軍工業並未供應他們所需的武器。
佛格森引述2022年美國國會稽核處(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報告,指有聲
浪質疑建造支出高達1320億美元的12艘新型哥倫比亞級核潛艦(Columbia-Class
Submarine)是否真能在2031年進入部署階段。
國會稽核處也發現17項大型軍工計劃都有延宕現象,包括DDG-1000驅逐艦、MQ-4C人魚海
神(MQ-4C Triton)海上偵察無人機、CH-53E運輸直升機和MH-139A灰狼直升機。
有時軍火交付還會因故中斷,像是2022年9月五角大廈發現「漢威聯合公司」(
Honeywell International)製造的F-35戰機渦輪機磁鐵含有中國製合金,因此暫停洛克
希德馬丁交付該戰機,直到10月國防部給予該合金豁免權。
此外在原料方面,根據美國能源部2021年報告,35種關鍵礦產中有14種美國國內並未生產
,31種過半份額得仰賴進口。
美軍為台海而戰?有決心沒彈藥也枉然
佛格森表示美國確實有意識到上述問題,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第1244節
納入接下來幾年的採購計畫,包括數千枚反艦、防空和打擊飛彈。
美國陸軍投資20億美元至生產彈藥,陸軍部長沃梅斯(Christine Wormuth)及陸軍採購
、後勤暨科技助理部長布希(Doug Bush)也承諾將155毫米彈藥產量增加三倍。
五角大廈也利用「未確定合約」(Undefinitized Contract Action)加快標槍飛彈、刺
針(Stinger)飛彈、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的簽約和交付速度。所謂「未確定合約
」,是指契約生效後再對合同條款、規格或價格等細項進行規範。
然而如CSIS國際安全計畫資深研究員兼飛彈防禦計畫(Missile Defense Project)主任
卡拉科(Thomas Karako)所言,軍工業的勞工培訓和供應鏈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備。
這對中國入侵台灣又有何意義?CSIS預估台海戰爭爆發後首三週,美國將耗費逾5000枚長
程導彈,包括4000枚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JASSM)、450枚遠程反艦飛彈(LRASM)、400
枚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400枚戰斧攻陸飛彈(TLAM)。其中LRASM一週就會用罄,
而JASSM的製造時間長達約兩年。
佛格森同意,美國或許真的做好心理準備為台灣而戰,可是如果美軍一週就耗盡武器彈藥
,那該怎麼辦?
作者: patrickleeee (派脆)   2023-02-15 12:19:00
跟粉紅做一樣的事 被當成粉紅就不要哀哀叫瞜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髏)   2023-02-15 13:44:00
我還以為來到微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