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側瞄具(二)

作者: OneSeam (一縫線)   2022-12-26 19:30:58
※ 引述 《kiyoshi520 (大叔)》 之銘言:
:
: 因為這些報告算是總結報告,是要給將軍們看的、所以只報重點。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啊...
我們想要看到的就是更多的細節,
更不用說他們捨棄的內容中肯定有非常有趣的部份
: 這點報告似乎給不一樣的想法。加組給彈裝置做緩衝,這樣換彈匣時也還能射個幾發。
: 不過也沒講得很明確就是。
他所寫的loading machinery
我認為是類似波佛斯的某些砲塔設計上
不需要主裝填手,而是由裝彈機放入新彈夾的設計
日軍確實沒有考慮過開發這種裝置
: Z大己經貼原文了,是引信設計不良造成的問題。
我們需要在這裡討論不就是O-47(N)-2完全沒寫清楚的結果嗎...
引信設計不良有n十種可能,
而且這邊居然影響的是“有效射程”這種一般來說引信管不到的數據
是如何判斷引信有此不良,
以及為何判斷影響有效射程,全都沒寫
將軍們看報告隨手翻翻還行,
研究史料還要做這種像是解費馬最後定理一樣的考證
真的很痛苦
: : :  
: 0-47(N)-2在提九六式砲管壽命時,列了很多數據而認為日軍對這個沒標準做法。
: 這些互相矛盾的資料表示他們的資料來源是多方面的。
來源多方面這倒不是個問題
:  
: 就像我前面講的,這些報告算是總結報告。
: 在做總結報告前,底下的人應該有找了很多資料跟人問細節。
: 但這些細節會有另外文件記錄而不會反應到總結報告中。
:  
: 0-44一開頭也提到了,日軍燒掉了絕大多數文件,以致要評估防空火力有效性幾乎
: 沒有資料可查、所以特別列出瑞鶴的資料、表示這個是沒燒掉的。
: 但撰寫者也只看到手下整理的文件而不是原本的資料。
: 實情就是,美軍找了一堆官兵問,不管是前線官兵又或是後勤及開發單位。
: 所以0-44作者才在抱怨,統計資料大多被燒掉,
: 加上訪談人數多又雜又不靠譜,所以他要整合這堆資料會整死他。
海軍技術調查團嚴重仰賴日軍人員協助蒐集資料、找人和翻譯
我們甚至不確定他們找到的是不是最適合的人
只要涉及分析戰術、戰歷或是大量的技術資料
往往仰賴找到的日軍人員撰寫總結。
O-47(N)-2訪問的日本人員不過就區區的七個人
其中懂五式的人員只有一個。
要深究五式的細節,這種調查規模顯然不夠,
我們甚至不能確定他檢視了多少實物。
:  
: 至於這些更詳細的調查文件是不是都留存我不太確定,
: 但一些現存的艦艇線圖有些是戰後美軍下令重描的,
: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圖是寫英文而不是日文的原因。
:  
: 總之,美軍是一個團隊花很多人力去調查的,不是什麼一家之言。
我的意思是“有效射程”依照計算方式不同,
大家各成一家之言
不只日軍和美軍的不同,日軍內部也有不同的學派
不適合把有效射程當成一種固定的諸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