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軍最資深西點軍校畢業軍官 洪琬婷中校

作者: Sturmvogel (fire)   2022-12-07 13:53:55
※ 引述《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之銘言:
: 國軍最資深西點軍校畢業軍官 洪琬婷中校申退獲准
: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6819890
: 聯合報/記者洪哲政
: https://reurl.cc/qZYN1N
: 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的洪琬婷,目前任職於國防部官拜陸軍中校。國防部昨日證實,她已
: 申請退伍獲准,將結束15年任官的軍旅生涯。
: 任職於國防部政務辦公室官洪琬婷,曾是亞洲首位自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的女性軍官,也是
: 目前國軍現役西點畢業軍官中最「資深」者,表現穩定,在國軍栽培出國留學深造人力上
: ,具有指標意義。
: 但據了解,負責外軍聯繫與接待業務的她,日前已呈請退伍,將在任官15年後結束軍旅生
: 涯。其服役歷程是否符合「長留久用」原則,引發關注。
: 對此,國防部昨日證實,洪琬婷已服滿法定役期,因生涯規劃申請退伍,經單位慰留後仍
: 尊重其決定,個案不影響國防部經管及人才培育政策。
: 國防部說,針對赴就讀美軍校學生返國派職與經管,均定期每半年召開經管會報,管制職
: 務歷練。
: 統計國軍派赴西點軍校畢業返國任官者,至今未有人服役達領取退休俸的廿年役期。
: 洪婉婷是目前國軍現役自西點軍校畢業軍官中官階最高者,她退伍後,現任職陸軍四三砲
: 指部的胡家琪少尉,將成為國軍唯一自西點軍校畢業的女性軍官。
其實台灣陸軍不是沒有機會擺脫黃埔叛軍的荼毒
https://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5344/2.html
https://ndaip.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1&index_info_id=7064
1950年的台灣,局勢風雲詭譎,誰也不曉得在冷戰初始的氛圍之下,中共會不會挾著內戰
餘威,渡過海峽來「解放台灣」。當然,國民政府也沒有乖乖投降、束手就擒的道理,只
是在過去四年的作戰中,國府軍早已折損大半兵員,戰力、士氣與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相比
,宛如天壤之別。在緬甸戰場上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孫立人將軍,為了籌組新軍精銳骨幹
,特別成立「陸軍軍士教導團」,希望能夠保衛大台灣,做反攻的先鋒!
由於當時國府尚能有效管轄的地域,也只剩台澎金馬與浙江外海列島,因此這批培訓人員
也多半出自於台灣本島。而當時臺灣六百萬人力資源,尚未有效進行國防動員,孫立人將
軍認為只要經過良好組訓,臺灣出身的軍人將可成為國軍的新血。不過,當時臺灣脫離日
本統治也才不過短短五年的時光,除了曾在舊日本軍服役過的軍伕、高砂義勇隊,以及國
府的拉伕充員兵之外,1950年的臺灣並沒有太多青年擁有軍事經驗,因此從頭訓練一批士
官階級的基層台灣籍幹部,也就成為孫立人建軍計畫中的重要任務。
紀錄片導演郭亮吟作品「軍教男兒─臺灣軍士教導團的故事」中,就呈現當時軍士教導團
成員的故事。根據郭亮吟導演的研究,當時共有四千五百位臺灣各地青年,或志願、或抽
籤成為教導團學員。不過,當他們抵達高雄衛武營區開始受訓之後,才發現當時國軍一切
克難,吃飯得露天坐小板凳,教官也是從軍中徵調大江南北的士兵而來,一時之間南腔北
調、雞同鴨講之聲此起彼落。
除了受訓的辛勞之外,物質上的匱乏與經濟困難,也構成軍士教導團管理上的問題。由中
研院典藏、當時臺灣省參議會的檔案來看,軍士教導團的阿兵哥們,並沒有從軍方得到充
分的被服供給,還得派員到省參議會尋求運動服與膠鞋的「贊助」!
而在另外一份檔案中,我們更發現到,一位來自苗栗的學員,更因為自己受到徵召導致家
庭生活陷入困境,因此撰寫陳情書寄給黃朝琴議長,希望能夠讓家屬獲得救濟。也因為種
種困境,也有學員選擇中途逃回家,不願意再接受訓練,軍士教導團還得發文到各地方政
府,委婉說明軍士逃兵狀況,要求各縣市政府督促逃亡軍士歸營,還得替他們再度舉辦「
歡送會」,「鼓勵其重新回營受訓」。
在經過一年九個月的訓練之後,這批台籍軍士突然接到一紙「歸休」令,國家告訴他們,
他們可以回家,但是他們得要隨時待命、報效國家。只是這一紙歸休並不等同退伍令,讓
一些有心出國深造或經商者受到政府的阻攔,又加上1955年孫立人案爆發,官場威權時代
誰敢再替這群孫將軍的小兵說話?於是,曾經風光一時,被家鄉父老敲鑼打鼓歡送入伍的
臺灣軍士教導團,也就在白色的年代中,消失在人們的記憶。
回首那海峽風雨飄搖的時刻,同樣在保衛台灣扮演重要角色的兩個軍事組織:白團與臺灣
軍士教導團,細究其史也有不少可資比較之處。白團在暗,教導團在明;白團教育的是國
軍高階將校,教導團則要把一群從未摸過槍的青年鍛鍊成新軍骨幹;白團的資源來自日本
、在政府高層的掩護下不虞匱乏,教導團的資源短少、一切克難。不過,臺灣軍士教導團
老兵們所留下的泛黃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一支支寫著歡送標語的高高大旗,似乎和太
平洋戰爭期間台籍日本兵準備赴南洋的情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至於他們在冷戰格局下的
臺灣記憶中,遍尋不著自身位置的命運,又更引人唏噓了。
不過這批人都是台灣本地民眾
籌組新軍的又是孫立人
台灣剛脫離日本統治
這群人沒打過國共內戰
來應徵純粹就是想保家衛國
有應徵來的,有抽籤來的
有些可能還受過日式軍事訓練
而且這些人理論上來說,還是日本人
所以能響應孫立人號召的,應該是真的想保衛家鄉
不過這群人在受訓一年九個月後被"歸休"
就是可以回家,但是沒跟你說是不是退伍
身分不明
孫立人也接著在1955年被整肅
而同時白團在1950年成立
1951年10月白團還搞了一個日制師
正好差不多是孫立人的軍事教導團被"歸休"的時間
所以這批軍隊是不是皇民皇軍不重要
聽不聽話才重要
這四五千皇民讓孫立人使,蔣介石食不甘味,睡不安寢
但是他自己用皇軍搞日制師沒有問題,還可以守總統府
孫立人是很不屑小蔣那一套蘇維埃玩意
很正常
因為孫打勝仗從不靠那玩意
孫主張軍隊國家化
正好犯了老蔣忌諱,也擋了黃埔叛軍的升官發財之路
新軍真的搞起來
這些黃埔份子要吃啥喝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