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不對稱作戰是台唯一選擇 李喜明:錢花得

作者: ja23072008   2022-08-09 22:11:20
經常性支出意義跟特別預算不能等同,這點以前散見於推文中已討論過,這篇簡單整理,
拋磚引玉,提供參考。
國軍常年壞習慣是壓低作業維持費,以減低開支,尤其陸軍最嚴重,導致裝備妥善跟維保
品質奇差無比。以銳捷案為例,全案從600億台幣砍到400億台幣,減少部分可想而知是各
式彈藥與零附件,必然導致妥善率降低跟部隊不正常操作。後續逐年增補也不一定能按照
期程維保,而且還排擠其他裝備維保經費,結果就是惡性循環,裝備狀況越來越差,而且
戰備存量偏低,影響例行訓練。
人員維持費在強調募兵制專業化同時也需要提高薪給,諸如各項專業、危險、作戰加給、
修護、出勤、續服獎金,退撫福利跟常留久用的年資開支。基本薪資也要提高,才能在缺
工的人力市場上搶人。假設志願役一兵每月實拿三萬三,每個月工作22天,每日操課訓練
打雜12小時,每月工時264小時,時薪也才125元,比基本工資還低。缺錢的人還不如去上
夜班保全/便利商店店員,白天兼差,閒暇還能玩手遊、刷抖音,不用被管制,也不會要
求太多紀律服儀內務。
軍事投資費小額的用法是跟上美軍定期螺旋式升級,否則十幾年沒更新的結果就是架構太
舊,只能另外建案MLU,這點尤其在電戰逐年軟體更新最明顯。大額部分如果軍事投資費
足夠,也不必另外引起關注,開特別預算案在立院攻防。小型裝備如輕兵器、人身部品、
醫療裝備、車輛等裝備更新也更快、更具彈性。也可以用來更新國軍營舍、防護、基地等
各項設施、軍工生產、各式彈藥與倉儲等等。
特別預算是額外加強的功用,而非支付常態性的部隊運作、訓練及戰備支出。
作者: c33uviiip0cp (笨呆愚蠢大四喜)   2022-08-10 01:02:00
推一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