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頓內次克共和國軍人的戰場日記摘譯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22-06-10 12:17:13
資料來源:https://kenigtiger.livejournal.com/
這個日記是Kamil Galeev推薦的,
作者是一位頓內次克軍(DPR)的軍人,
ID名為kenigtiger,筆名為Бойцовый кот Мурз(貓王子戰士?)
他在俄國的LiveJournal網站(類似無名小站)幾乎每天發布他的日記,
闡述他個人的戰場見聞,
以及他為何堅信烏克蘭跟西方世界是納粹第三帝國再現
因為全部是俄文,而且機翻基本上可讀性還是不太高。
所以以下是我自己就4月以來的記事,
挑出覺得有趣的幾則用機翻摘譯,
如有懂俄語的版友請不吝指正。
●4/1 PM5:31
作者表示他聽到俄軍大規模撤軍的消息,
並對於他們DPR國防部提供訊息感到懷疑。
他也提到他自己的部隊在步砲協同的戰術下,
於 Sifonnaya 車站(盧干斯克西北郊)附近順利前進的經過。
同時他宣稱當地盧干斯克發現烏軍留下了一個奇怪的紀念品:
https://ic.pics.livejournal.com/kenigtiger/503961/839020/839020_original.jpg
他認為這證實了烏軍就是納粹的證明。
但他同時也提到當地烏軍頑強抵抗的情形,
他的部隊在Sifonnaya 車站附近仍然遭到火炮及火箭砲攻擊。
對此他的總部指揮高層對於當地烏軍遲遲不投降感到不解,
因為他們明明投入那麼多導彈攻擊(作者說500-600枚),
卻仍然無法突破烏軍的防禦工事。
作者在此為他的總部高層做了詳細說明:
首先,自從2015年明斯克協議後,烏軍在兩軍分離現上挖出了許多大型漂亮的堡壘,
並且在許多地區用火力、雷區跟機槍覆蓋,
他認為這已經到藝術等級。
其次,烏軍對無人機及砲兵的運用大幅提升,
甚至利用「休戰」(作者應該是反諷)累積實際的作戰經驗,
烏軍甚至對於反砲兵戰術的應對非常熟練,
只要15~20分鐘的空隙,進行反砲擊戰術的DPR軍MLRS唯一的作用就只剩下耕田。
第三,烏軍是以七年以上有豐富戰爭經驗的軍士官作為骨幹,
而且他們會運用各種「興奮劑」將部隊振作起來。
在作者看來,烏軍的優勢只能用DPR軍的火砲數量及質量來彌補,
但問題是這些火炮到底在哪裡?
最後作者自己寫道,他不希望他自己因為這則日記的提議被槍決。
●4/3 PM11:53
作者抱怨他們的無線電對講機跟對講機所需要的電池,
但他們的上層完全漠視這個問題。
●4/4 AM9:19
作者引述了TG中一位軍官馬里烏波爾之戰的敘述,
裡面詳細提到第9團一個營如何被烏軍磨到只剩下不到一個連,
在大量預備役補充下,原本有經驗的軍士官也因為要照顧預備役而失去了戰力。
然後作者也提到他們被裝有自動加農砲的裝甲車痛宰的經驗,
而他們的部隊縮然有RPG-7之類的反裝甲武器可以對付烏軍的裝甲車,
但真正的問題是這些俄方士兵是第一看到這類反裝甲武器,
因此毫無用武之地。
●4/5 AM11:50
作者發表了長篇大論解釋烏克蘭納粹主義如何可惡,
因為他看到TG流傳了大量烏軍虐待戰俘的消息,
他也強調他們DPR是不會虐待戰俘,
他認為為了擊敗納粹份子而像納粹份子一樣行事是無意義的,
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敵人沒有時間舉起雙手。
●4/5 AM12:52
作者提到他很滿意當天上午的進攻行動,
因為伴隨LPR第4呂的步兵部隊的兩架戰鬥直升機,
"總算不是"從遠處俯仰上空發射非導引火箭的方式進行支援,(PS:五洲製藥戰術)
而是以「經典」的方式給予精準的打擊,使得他們順利打下一個據點。
作者認為這是他們有良好通信後的效果。
●4/10 PM12:42
作者這篇文章標題是「因為在鍛造場工作的不是鐵匠」
這是引用拿破崙滑鐵盧戰爭失敗的典故,
因為當時法國步兵缺乏工具使用火炮支援騎兵衝鋒。
如作者的熟人所說的─「戰爭就是大量致命的小事」
而作者使用這個典故的原因,
是因為LPR的部隊收到了一批附有電池跟充電設備的夜戰裝備,
他本來很高興,立刻開始使用。
結果悲劇來了,這些號稱可以稱12小時的電池,事實上只能撐4小時!
而原因可能是因為設計(或提供)這些裝備的人,沒搞清楚安培跟伏特有什麼不同。
作者也提到俄製無人機也有同樣的問題,
無人機需要三個普通的鋰電池
但卻沒有一顆可以用。
他整場戰役都為電池問題奮鬥。
●4/15 PM5:32
作者提到今天是成功的一天,
因為他們打下了一個陣地,這個陣地被DPR砲兵整個轟到爛掉,
以至於他們的步兵進入陣地後向砲兵抱怨,砲兵害他們要重挖一次陣地。
同時昨者還提到他的部分有戰力的原因來自於封閉式的通信,
這可能是其他俄羅斯部隊所沒有的,
作者的解釋是這是因為他們DPR摩托化第4旅可是為了這場戰準備了7年。
他認為部隊戰力的關鍵就是教育人才,並且打造人才發電機。
●4/16 PM6:06
作者說他很幸運遇到一位普丁無恥的血腥雇傭兵(反諷調)
─Алекс аль-Севастополи.
因為這位轉精步槍的魔法師不但幫助他們訓練狙擊手,
還為他們帶來兩具二戰日軍5x10戰壕潛望鏡的複製品。
照片:
https://ic.pics.livejournal.com/kenigtiger/503961/849178/849178_original.jpg
●4/26 PM1:26
作者談到盧干斯克的魯別日諾耶(Рубежное)之戰
魯別日諾耶是北頓內次克西北郊的市鎮。
他認為這場戰役是一場派沒有經驗的軍隊去送死的經典戰役。
那些在戰爭開始之初沒有逃到俄羅斯境內的男子都被徵召,
然後被強迫交出所有個人物品,換到的是"夏季"制服,
沒有尺寸適合的鞋子也沒有頭盔,手上拿得也是木製的步槍
因此這些士兵可能到部的第一晚腳就凍傷或者感冒,毫無戰鬥能力
作者認為這種悲劇是因為軍官們為了升官向上級交差,
因此安排出這種毫無作用的攻擊行動。
對俄方來說,無論攻擊行動的戰損為何,只要有攻擊行動就是績效。
作者對此種思維十分不以為然,
作者進一步說明他自己的部隊進攻模式與此十分不同,
他的部隊進攻都是步兵配合直升機前進,
當遇到敵軍抵抗時,再從空中或用後方火炮給予壓制。
這樣的進攻模式才不會導致可怕的後果。
●4/26 PM11:26
作者再次抱怨因為電池缺乏以及品質不佳,
讓他們的瞄準具都無法運作。
他很不滿他們在夜戰能力上輸給獲得"所有進步人類支持"的烏軍。
●4/29 AM12:42
作者抱怨他們高層的指揮。
他們高層過去的指揮模式是只要地圖上認為哪裡沒有人,部隊就應該去佔領那裏。
他們無法意識到故意攻擊任何兵力不足的據點只會把自己的部隊變得更小。
作者認為一切都變得更糟了。
●5/5 PM10:01
作者聽到俄羅斯國會議長宣布俄羅斯沒有計畫動員非常生氣,
他認為俄羅斯決定以最大的恥辱輸掉這場戰爭,
這將會回到1913年當時俄羅斯帝國一切都還很好的年代...
(整個五月作者修了很多無人機,我基本上都會跳過,有興趣可以自己看)
●6/3 AM7:07
作者說他很高興拿到一本叫做《我們的立場》(Наше положение)書,
他說明這本書的作者阿列克謝(Алексея Ефимовича Едрихина)
阿列克謝在一次大戰前曾參與波爾戰爭,並且在中國軍事外交部門工作過。
《我們的立場》是出版於1917年革命之前,主要內容是分析當時的地緣政治,
而日記作者認為這本書也是對當今局勢一個很好的總結。
所以他會大量發送這些著作給DPR或LPR的官員。
(譯註:難怪有些歐美俄國史專家說其實現代俄羅斯人政治思維,
跟一百年前俄羅斯帝國沒啥不同。)
●6/3 AM9:27
作者提到了DPR都有普遍截肢的問題。
這可能跟DPR缺乏足夠戰場醫療物資或技術有關。
他似乎發現烏軍普遍都有近期製造的醫療包
裡面至少有止血帶與PPI(止血劑)。
(醫療包照片:https://t.me/rosich_rus/7309 )
但這是他們DPR所沒有的,
而且因為目前大部分都是預備役在作戰,
所以也沒有人會怎麼用。
然而他覺得最可怕的是,
事實上在2015年就有軍醫官尤里‧耶為齊(Юрий Евич)
做出了一份改如何改進戰場醫療的報告,
但這份報告除了零星的被引用並沒有引起系統性的改革。
●6/5 AM10:53
作者提到北頓內次克的戰鬥情形。
該部隊是由LPR跟第2旅跟第7旅在進行。
他認為第7旅解決了如何跟車臣部隊互動的情形,
因此不需要把車臣都看成自拍部隊。
●6/8 PM7:24
作者很開心收到了一批新的無線電,
他還製作了一個展示影片,:
https://youtu.be/L-xnr0bNQhk
這批無線電似乎是來自捐贈者。
作者: GaryMatthews (G公*)   2022-06-10 12:28:00
自動機砲的裝甲車 八成是馬立波車神
作者: patrickleeee (派脆)   2022-06-10 13:07:00
聽敵人認證車神
作者: c33uviiip0cp (笨呆愚蠢大四喜)   2022-06-10 17: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