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美國施壓台灣購買更適合對抗中國的武器

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2022-05-09 23:51:35
※ 引述《Leon (Achilles)》之銘言:
: ※ 引述《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之銘言:
: 以 GDP來看,中國是 14 T, 台灣大約是 700 B.
: 軍事預算的話, 帳面上的數字, 中國 240 B, 台灣 11B 附近,
: 這大概是 20 倍的差距,
: 但是, 中間有個很重要的因素 - 中國北方還有俄羅斯需要防衛,
: 所以需要強大的機動部隊守住北方.
: 俄羅斯現在和烏克蘭拖得越久,
: 中國北方的壓力就小的多, 可以把資源轉到解決台灣問題上.
: : 因為川普和拜登的對中國威脅的危機感不同
: : 川普時期搞的是Battle Force 2045(戰力2045)計畫
: : https://reurl.cc/o1QOej
: : 也就是川普時期認為美國海軍能在2045年前依然佔有優勢,
: : 中國必須等到2045才會對美國產生威脅,
: : 所以重點是放在未來如何保持優勢
: ....? 你這段在寫甚麼?
: 川普是第一個宣稱/實際把中國當成敵人來看待
: 實際上, 民主黨政府從來沒有聲稱中國是 adversary, 只稱是 competitors
: 光這點上就體現了兩個的不同.
: 中國在未來的 10 - 20 年內, 不太可能擊敗美國第七艦隊,
: 自然無法威脅美國本土.
: 但卻很有可能發動台海戰爭
: 各位看出了中間的差距嗎?
: 也就是中國在賭, 美國總統沒有直接介入捍衛"世界秩序"的決心.
首先,先把民主黨/共和黨這種二分法去掉,
美國戰略都是有個大方向,
不會像台灣換個政黨就政策大轉變。
川普絕對不是第一個實際把中國當成敵人看的美國總統。
更早在歐巴馬時期就開始。
2011年國國務卿希拉蕊發布「重返亞洲」戰略,
其實就已經開始和中國槓上了。
而川普上任後「印太戰略」就是「重返亞洲」延續,
只是做法不一樣,
在美國優先的政策下,川普退出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PP就是歐巴馬為了拉攏東協各國圍堵中國而創立,
川普在2017年退出等於是6年來的努力全白費。
(之後改組為CPTPP這些都不多說)
而中國從南海戰略轉為台海優先,
也不並是在『賭』,
而是攻打台灣可以嚴重危脅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
關鍵就是『台積電』
現在已經是晶片時代,幾乎所有3C產品都需要晶片,
從你的電腦到手機,甚至手錶和冷氣機,汽車和機車都需要晶片。
捷運、高鐵、民航客機到貨輪,都會用到晶片,
沒有晶片,就等於科技會退回到60-70年代的水準。
而台積電晶圓市佔率達到50%,
這表示全世界使用的晶片有一半都是台積電製造的。
講白了...這對美國甚至全世界各國來說是很糟糕的事
以前有個網路笑話:
美國:我想打誰,就打誰;
英國:美國叫我打誰,我就打誰!
中國:誰打我,我就打台灣!
但是現在已經不是笑話了,2019年1月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宣布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3月開始解放軍開始遶台,
這表示美中的對抗,中國很清楚很難和美軍抗衡,
所以中國改以對台發動戰爭讓全世界陷入晶片短缺危機來威脅美國。
面對這危機美國在2020年強迫台積電在美國設廠,
但是先不說目前計畫延宕問題,
就算美國廠順利量產,產能也很難彌補台灣陷入戰爭帶來的損失。
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年台海整個熱鬧起來的原因,
連歐洲軍艦都要來台灣海峽繞一下。
甚至不管烏克蘭死活的德國也對中國敵意甚高,
不是支持台灣民主制度,是怕買不到晶片呀! !!
這不是在賭,也沒什麼好賭的。
這樣的晶片危機15-20年內沒辦法解除,
所以美國急於在短時間內建立台灣的嚇阻武力變成優先項目。
絕不能讓中國產生台灣容易攻下的判斷發動戰爭。
: : 所以美國國會又提出兩個案子。
: : 一個是《武裝台灣法案》,每年撥款30億美元給台灣
: : 另一個《台灣嚇阻法案》,每年融資20億美元給台灣
: (你對川普/拜登的意識形態..)
: 武裝台灣法案是 Josh Hawley 推出來的,
: 前陣子民主黨還發動想要 cancel 他呢
: 類似這種法案要過, 除非共和黨能拿下參議院60席啦..
: 民主黨這種搞法,就是要別人當成肉盾在前面坦啊.
: 要是烏克蘭危機,一開始就表明說,你武力解決- 我們就關掉北溪二號
: 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
還是如上所說,沒必要分什麼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美國對抗中國是既定戰略。
還有,提出武裝台灣法案是Mike Gallagher,
Josh Hawley提出的是台灣武器出口法,
是要加快軍售台灣的流程。
我會提到Mike Gallagher和他的《戰力2025》戰略,
其實就是美國智庫對台海戰爭的分析
https://www.fdd.org/analysis/2022/02/17/battle-force-2025/
關鍵還是台積電,我再一次把連結貼上,請仔細看完
(從你的回文我就知道你完全沒看)
雖然是一個眾議員的報告,
但是拜登政府也是照這方向走,不管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是一樣。
例如美國國防部印太助理部長Ely Ratner,他是標準的對中鷹派,
但是他在2021年12月的The Future of U.S. Policy on Taiwan聽證會
https://reurl.cc/QLWNVZ
也是支持不對稱作戰,讓台灣有更多的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和水雷
這並不是要台灣當肉盾,反過來是要中國不要輕易對台發動戰爭。
但是台灣自己也有問題,其中一項就是國防預算不足,
美國要台灣把國防預算拉到GDP 3%喊了快20年,
從陳水扁時期就叫了。
如果以2021年台灣總GDP 7591.04億美元來算,
3%就是227億美元(還不包含舉債的特別預算)。
但是實際上2022年編列的國防預算是3726億台幣,加上401億台幣的特別預算
換算美元只有147億而已。
所以我才會引用Mike Gallagher的武裝台灣法案,
因為武裝台灣法案的目的是要鼓勵台灣提高國防預算額度,
藉此彰顯台灣國防預算不足的問題。
但是提升國防預算很難,因為社會福利吃掉大量的總預算,
沒有甚麼空間可再拉升。
作者: patrickleeee (派脆)   2022-05-10 00:27:00
那個可能還沒有戰力可言現在的問題是 你點了 對方入侵的窗口 戰力還沒形成UAV是可以拉 但是其他的大型項目 來不及中台戰後 你要全自研也沒問題 現在是迫在眉睫
作者: wheateardoll (半分妝成雪霜天)   2022-05-10 07:32:00
推,TPP有成的話供應鏈一樣會轉移,成本也不會上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