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amil Galeev:普丁如何達成烏東去俄化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2-03-20 03:43:44
https://twitter.com/kamilkazani/status/1504103947421708290
板上有人分享過的學者,前幾天的另外一串論述。
標題:How Putin managed to derussify East Ukraine in just 8 years?
普丁如何在僅僅八年內達成了烏克蘭東部的去俄羅斯化?
其中有些論點和我之前看的Osprey出版社的Armies of the Russia's War in Ukraine
相仿,都有討論到烏克蘭東部分離勢力政府其實就是原本的黑道幫派。
以下簡單翻譯重點,有些字詞可能翻譯不佳,請不吝指出。
====
關於烏克蘭戰爭降溫的討論,顯示出目的導向和系統導向的差異。
目的導向的觀念認為普丁是戰爭降溫的關鍵,所以提倡說服普丁停戰。
看似合理,但這個思路忽視了人的意志,目的導向論也默認這點。
他們會宣稱是西方刺激了俄國,卻無視另一邊的動機。
這是目的導向的缺陷。你會想要和唯一有辦法解決狀況的人談判。
然而不幸的是,那個人正是製造出危機的那一位。
人類有動機,動機是雙向的,可能會推動升溫或降溫。
假設大家都愛好和平與合作是瘋狂的,你必須理解對方的想法。
普丁自從1999年開始鞏固統治,就一直在刻意製造衝突,包含車臣、喬治亞、敘利亞。
他每一次都宣稱有必要保護俄國的「安全」,這使俄國人很難抵抗。
大家都同意要保護俄國的安全。
烏克蘭的衝突也是刻意製造的,起點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小綠人」,
並接著有安全局上校跨過邊境發動叛亂,以及俄國資助與提供武裝給統派。
最終結果是2022年的大舉入侵。
將普丁視為中立者,或是稱普丁是「衝突的一方」,都是鬼扯。
他不是其中「一方」,他是策畫整起衝突的首謀。
這種製造衝突的策略對普丁適得其反。
俄國人對於烏克蘭東部俄語區域的頑強抵抗感到震驚,
他們原本相信這個區域會輕易倒戈。
畢竟,這個區域直到2014年為止都是選出親俄政治人物。
所以發生了什麼?曾經在文化與政治上親俄的哈爾可夫,如今為何超級反俄?
這是巨大且近期才發生的文化轉變。
答案是:普丁製造衝突的策略,殺死了烏克蘭的親俄觀念。
普丁製造出頓巴斯戰爭時,他將其刻劃為烏克蘭的內部衝突。
很多俄國人相信了。很多西方人也相信了。
到現在還有很多智障宣稱「烏克蘭炮轟頓巴斯平民長達八年」,
認為烏克蘭人很壞,造成了戰爭。
然而沒有烏克蘭人相信。當俄國人和西方人認為頓巴斯災難是烏克蘭的問題,
烏克蘭人認為這是俄國的問題。
頓巴斯僅僅是烏克蘭落入俄國統治的一部份,其夢靨完全是俄國造成的。
普丁沒有考慮這件事。他如往常一般製造頓巴斯戰爭之後,
以救世主身分出場,隨心所欲,獲取利益,得到大眾的喜愛與感謝。
但是在烏克蘭,他被視為這場戰爭爆發的首謀。
頓巴斯災難是烏克蘭東部去俄國化如此快速且不可逆的主因。
這不是戰爭本身,而是社會與經濟上的部分。
在俄國控制之下,頓巴斯由自稱「民兵」的罪犯幫派所統治,
他們本是最低下的社會階級,以這場戰爭作為跳板成功掌權。
由於缺乏制衡,他們可以系統性的掠奪他人的房屋、車子、公司等,
殺死反對者,隨意逮捕、虐待、要求贖金。
他們不只盜取,也同時摧毀了更多資產。
如果普通俄國官僚是偷一毀十,他們則是偷一毀萬。
他們摧毀了頓巴斯的經濟,造成社會經濟的崩潰和人道災難。
由於經濟崩潰且缺乏就業機會,很多居民、高達兩萬五千人,
只得加入「民兵」以換取兩萬五千盧布的月薪。
俄國支付他們四百美元的月薪,用於延續戰爭,成為惡性循環。
雖然俄國或西方人可能相信頓巴斯災難是烏克蘭的問題,
但是絕無可能有烏克蘭人相信這種論述。
哈爾可夫、蘇梅和馬里烏波爾的居民知道烏克蘭統治內不會有這種事情。
烏克蘭東部見識到俄佔區變成了夢靨,軍閥幫派燒殺擄掠,沒有安全或保護,
也沒有就業機會,因為親俄軍閥摧毀了商業,不是加入就是餓死。
普丁製造並加強了頓巴斯衝突,以便自己扮演救世主,
但是他沒考慮過烏克蘭人也有動機,
畢竟烏克蘭東部與頓巴斯息息相關,俄國入侵會把他們變得和頓巴斯一樣。
只有知道背景之後,才能理解為何烏軍會極度頑強對抗優勢俄軍。
烏克蘭東部不相信普丁會「拯救」他們。
他們已經看到普丁佔領的區域發生了什麼,正在奮戰以避免發生在自己身上。
普丁製造衝突的策略不可逆轉的使烏克蘭東部去俄國化。
無論過往有多少親俄聲浪,現在已經都不存在。
橫跨邊境與俄國同族的關係漸趨薄弱。
頓巴斯戰爭開啟這個過程,Z入侵則將其完成,親俄烏克蘭已經不存在了。
衝突是人為的。人類有動機,可以用於升溫或降溫。
分析人員能夠判斷普丁有能力使戰爭降溫,但是他們忽略了普丁是始作俑者,
這是他從1999年以來的一貫手法:
1.製造紛爭
2.提高衝突
3.扮演救世主,獲得利益
4.增大規模
直到此前這個策略都很成功,為何?因為另一邊從未加大抵抗。
動機是雙向的,如果普丁知道每次西方都會綏靖妥協,他為何要改變方針?
所以他一直重複和加大規模,大家就得每次都面對他製造的更大衝突。
普丁的策略和希特勒很相似,希特勒也利用歷史權利和安全等理由製造衝突,
每次西方都綏靖來尋求和平,但是一再退讓只引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因為希特勒每次成功都會一直加大規模。
普丁的策略也是奠基於西方會綏靖。
所以一開始就給他這種保證是錯誤決策。
對於目標導向論而言可能是謬論,但是對於系統導向論則是合理的。
目標導向論者認為想要和平,就得向普丁展現自己絕對是希冀和平,
保證自己不會提高衝突、不會反擊、不會讓對方感到威脅。
這是目標導向論認為的和平方針。
但是系統導向論相反,另一邊也是有動機的,他們不笨,
他們知道西方有優勢資源,他們之所以如此魯莽純粹是西方從來沒有反應。
目的導向論認為降溫的策略是讓普丁覺得非常安全。
系統導向論則認為完全相反。
每次普丁得到成功的循環,他都會加大規模,所以必須打破循環。
作者: TheDragonBug (XD)   2022-03-20 10:16:00
統派+黑道當內應 完全是台灣即視感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