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如果大家有一億

作者: Endure (Endure to the end)   2015-02-23 04:56:11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孫中山雖然有很多事情看得不清不楚, 但他還是能提出漲價歸公的概念
: , 也意識到依賴土地租稅會令社會變得頹廢. 房地產被使用才有意義,
: 為了維持價格而屯積和空置則是病態. 一旦大量強化房地產投資, 就是
: 強化這種體制, 自己也成為既得利益者, 去到那時, 就會很容易墮入那
: 個「不管如何令我的房價跌或租金跌我就不接受」的陣營裡, 而這個陣
: 營只會讓臺灣進一步沉淪的.
統計下來至少七成的人拿到一筆錢後,是將資金投入房地產,
華人自古以來有土斯有財的概念根深蒂固,
只喜歡穩賺不賠的,年輕人有想法卻少思考,賺錢變成人生價值的唯一,這些都不好。
事實上,當包租公的報酬率還不如投入股市、基金或債卷,
穩定度和資金靈活度遠不如放到國外貨幣的定存。
看來這幾個已被潛移默化深植人心的觀念,是比我想像的更令人憂心,
我拿來和國外做了比較,做一些補充,
其一,不時在電視上可以看到老師或名嘴催促大家快點投資
定期定額的投入可以確保未來的人生無虞,基本上沒錯,但是,宏觀來說,
過度的投資還是有害社會穩定,造成人民失業、生活不便的,我舉個例子好了,
剛從大學畢業的阿達學的是電磁學,也順利的找到了做收音機的公司上班,
做的是研發如何將同頻段收音機的雜音過濾,月薪三萬塊錢,
前半年人民都還是購買收音機,公司雖不是獨占市場但收入穩定,
阿達就算是悠悠哉哉的學習也沒有什麼關係,是一個幸福的上班族。
到了第三年,阿達很不湊巧的發現一個演算法,可以有效的過濾該頻段的雜音,
人們發現阿達公司的收音品質特好,開始都只選購阿達公司的收音機,
阿達的公司開始賺錢了,當然位居功臣的阿達領了不少的獎金,
薪水也從三萬元調整到了五萬元,貸款買了房子、車子,順便還娶了妻子,
甚至公司還為阿達編制了一個部門,手下有五個人。
緊接著兩年,跟阿達公司競爭的公司因為收音機賣不出去,紛紛都倒閉了,
阿達公司的股票一直漲,公司的股價很高,公司為了股東的收益,努力維持毛利率,
為了留住阿達,就算是公司沒有現金,還是選擇改發股票,
又過了兩年,為了維持當時擴編的人數,也為了當初購買機台的折舊,
做出來的產品一定要賣掉,公司選擇了跟通路合作,雖然沒有辦法提高價格,
但至少可以維持穩定的銷售量,每年打平或是偶爾虧損,阿達想著沒關係,
公司賺的錢還是可以從股票收益中拿回來,就當做是轉一手。
公司很忙碌,阿達要管理五個人的研發成果,雖然一直拿上來都是沒什麼價值的idea,
這時阿達小孩進幼稚園需要接送,因工時太長和老婆雖小有摩擦,卻也還算幸福美滿。
再接下來兩年,阿達公司沒有什麼劃時代的產品,公司一直以發股票當做薪資,
營運又普普通通,發的股票越來越多,EPS一直降,阿達手上的股票快榨不出錢來了,
這兩年EPS幾乎都是負的,股價一直掉,而且也好久沒加薪了,
老婆受不了阿達一直加班,賺的錢卻越來越少,她也要上班,索性帶小孩回娘家住了,
偶爾還會有離婚的要求,偏偏股票是綁約的,在這個時候還不能賣,
所以他逼不得已和其他人聯合去抗議要求提高EPS,不然就要撤換董事長。
董事長手上也一堆阿達公司的股票,拿了財報來看,發現該公司績效很差,
要求公司總經理改善,說:如果你沒有辦法提高獲利,我就收掉這家收音機生產線。
總經理心想:好吧!員工的薪資不能砍,已經買了的機台不能賣,
那我就只能精簡人事了,研發人員不能砍,生產線已維持的不錯,
品質應該可以再撐一陣子,於是許多品保員工失業了。
撐了一陣子,阿達一直不太如意沒加薪,小孩奶粉錢和房貸壓的他喘不過氣,
偶爾借酒澆愁喝個爛醉,不小心喝到爛醉和鄰居打架,對方的醫藥費壓垮了夫妻倆,
只好賤價賣了手上所有的股票,老婆也和他正式離婚。
同時通路仍不準阿達公司漲價,一面發現收音機的品質越來越差,東西不好賣了,
通路告訴總經理:你品質如果沒有辦法顧好,若要維持銷售量,那就降價吧!
總經理心想,東西一定要賣的出去才會有現金,為了維持獲利,生產人員不能砍,
那就只好砍研發了,接著阿達也失業了。
失業的人越來越多,不得不裁撤生產線,最後股票變成壁紙,消費者買不到收音機,
可以吸收阿達任職的公司老早就都倒光光了,其他的公司也不願吸收年近40的阿達,
阿達最後因為還不出房貸,和老婆小孩鉅額的贍養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站在17樓往下跳之前憤恨的怒吼:「XXX黑心企業,你們就是這樣對待功臣的嗎?」
到底是誰逼死了阿達?這還真值得好好的想一想。
畢竟只要市場預估的太樂觀,投資就不是促進社會發展和安定的良藥,
反倒變成毒藥了,我們又何必迷信投資若撤離台灣,一定會影響經濟發展
其二,台灣是個競爭超乎想像的學歷社會,卻極易放棄經營多年的心血
在台灣,學歷彷彿就是競爭力的代表,在大公司中求職者眾,
常以學歷做為評斷對方的主要標準,而且只有擠進名校才能進大公司,
另因為人才素質沒有辦法被量化,薪資可以,人力資源單位的績效不是發掘多少人才,
而是砍了多少求職者的薪資,找人才不再是人力資源單位的首要工作,
逐漸把這工作丟給用人單位。人力資源單位甚至不用懂公司的最新技術,
本身素質越來越劣化,連人資單位也自裁成低薪一族,任職的人長相甜美,
只要在人力銀行,用學歷、科系、薪資及長相,篩選後將名單交給用人單位
告知面試時間就夠了,這還真是為公司省成本啊!
加上人民也同時認為進大公司就表示一輩子衣食無虞,拼命的往大公司擠,
甚至有許多人為了鍍金,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虛耗兩年三年,
就為了不要在電腦上被篩選掉,如此的人肉市場,真是何其悲哀。
這種學歷至上主義顯然深受中國「科舉」制度影響,在各地的補習班的廣告佈告上,
還能看到標示著「狀元」、「榜眼」、「探花」字樣的成績排行表,
實際上這些都是糟蹋國家競爭力的做法。
以前就有流傳,在台積電碩、博士人數多達數千人,實際上只有不到一成的人,
從事的是研發的相關工作,其他的都是在做專科生就可以做的輪班工作,
無聊、重複、疲累,不太需要大腦,不僅不高科技,而且毫無樂趣可言。
而且這群人在轉換工作填寫履歷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寫這工作經驗帶給他什麼成長。
至於為什麼要從事這份工作,只是因為它「看起來」比較好賺。
「看起來」賺的比較多也正意味著「看起來」社會地位比較高「看起來」比較有料!
台灣向來是新興事業的天堂,年輕人很少在一家公司裡面久待,
日本人終身僱用制之下所產生對公司的愛護之心在台灣成了天方夜譚,
哪裡的薪水高就往哪裡去。最後的目標是自己當老闆,只要有兩三個合作夥伴,
便敢於向創業挑戰,跟安於組織內部老老實實工作的日本人,確實有天壤之別。
當幾種特性起了化學交互作用,最終產生了一種很有趣的結果,
台灣政府花了很多預算在培養人才,而人才快速淘金後卻又從事不需要學歷的創業,
最該留在企業中的那群人賣起了雞排、開咖啡店、開幼稚園、搞股票和房地產,
幾個人成功的轉職安身立命,幾個人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做收音機的阿達,
接著下一批高學歷份子仍然前仆後繼的加入,為這個園區掏金夢燃燒奉獻。
當這樣的人變多了,其實是一種警訊,代表資本所得已經遠遠超過合理的範圍,
亞當斯密斯在國富論中將商品價格拆解成三個部分,
分別是:土地租金、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這也同時構成三種不同階層人民的收入,
阿達一直是賺取勞動工資的那一群人,雖然也曾經想從資本利潤中去獲利,
卻因為沒有體認到實際情形的變化而失敗了,最終成了過度被剝削的的那一個,
資本利潤侵蝕了勞動工資。
同理,要如何搞垮台灣社會,很簡單,那就是開一家公司設一堆的職位,
而且這些職位都有很高的門檻卻做很簡單的事,門檻和工作內容完全不相關且不相襯,
除此之外並給很高的薪水,這樣想加入的人會花好幾年的時光用盡心力學習,
跨過毫無意義的門檻,然後這些簡單的事情用盡他的時間,這樣工作幾年後把他裁掉,
反覆實施之後,這樣人才就變成了個只會做簡單事的廢人,
同時人才也過了培育的黃金時期,久而久之台灣都是包租公或幼稚園長,
台灣也就垮了。
其實,當這個討論串出來的時候,我是希望看到一些有趣的企劃書的,
在美國的某些論壇,哪怕是閒聊性質,也不像台灣這樣三不五時就會談到兩性話題,
日本倒是有很轟動的愛瑪仕小姐與電車男事件,題外話。
我曾經看過個美國小夥子,若他有一筆錢,他想要去發展AI人工智慧,
利用聽到的字詞、字根訓練邏輯元件,就像訓練小孩子一樣,會逐漸能思考,
他說最大的困難點在於記錄事件時,利用邏輯元件刪除或整併不需要或重複的資訊,
雖然聽起來不是很懂,但看起來似乎挺有趣,或許可以和日本銀行的機器人一較高下,
過不了多久也許引進機器人就可以解決台灣人生育率低下的問題。
也看過想要發展漫畫業的,若他有一筆錢,他要如何成立一個團隊,搞一個工作室,
他分析了現在漫畫界的主流,喜歡什麼樣的內容和年齡層,未來的客源在哪,
如何靠這筆錢和顧客見面,如何發展周邊商品和維持討論熱度。
這些東西要在台灣的論壇看到,相對就比較不容易....
台灣的論壇專業的人非常多,三不五時就能釣出一些高手,但寫的出企劃的人很少,
很想當老闆創業,但都還是在循穩賺不賠或幾乎不需專業門檻的老路,
更簡單說,就是代工做久了,有專業但不會賣,或不知道去哪裡賣。
其三,被害妄想症的受害者
其實我也不太想歸咎媒體,他們偶爾也需要一些聳動一點的話題增加注意力,
加上華人的臉皮薄,失敗者需要一個可以宣洩的出口,都是他害的,怪他就對了
當問到為什麼物價會飛漲,我發覺輿論一面倒的都是中油賺太多,都是台電賺太多,
可是卻很難看到有一派的理論,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訂油價,怎麼訂電價,
新聞一直說薪資倒退了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看不到計算公式,
可是不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大家都這麼說,不如這樣吧!去年是倒退十四年,
今年過了一年薪水看來又沒加了,健保費和房價、超商的東西好像又更貴啦,
很好,一來一往那再加個兩年,現在倒退了十六年!
事實上,因為受到貧富差距的影響,多數人民痛苦指數是上升沒錯,
薪資平均反而是增加的,而你的痛苦就像是前面的那個阿達一樣,
在錯誤的認知及市場的鴻渦之下被誘、養、套、殺,
慢慢的喪失了自己的競爭力,幸運一點的還來得及跑,
運氣差的轉行不夠快被吃乾抹淨,每天做得要死要活,加班到深夜,卻領著基本薪資,
幾年後被裁員,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悲哀。
誤以為自己是受害者最可怕的就是,
認為找到了一個兇手並解決他,看起來就像所有的事情都迎刃可解了,事實上卻不然,
前陣子油價跌的時候,計程車資反而是增加的、麵包也是漲價的,
對多數簡單邏輯思考P則Q,非Q則非P的傳播人員來說,實在很難理解,
寫出來的文章也充滿了煽動性,彷彿台灣到處都是暴利商人。
傻瓜,薪資倒退問題不在成本的增加或減少,而在台灣多數的代工業已經廢太久了,
就算有競爭力,也不知道該怎麼賣,一直都被當冤大頭的殺,
更慘一點還會自己人殺自己人,台灣企業員工的忠誠度一向極低,
很多技術更喜歡藏兩手,企業老闆也不像日本人那樣,珍惜員工的經驗和生產力,
深以為寫了KM資料庫和申請專利之後,就等於把員工榨乾,沒用了。
事實證明,優秀的員工挖來之後要繞過專利輕而易舉,我就算不要他發明新專利,
只要挖來的員工提點,少走一些研發已失敗不可行的冤枉路,
挖角的薪資對這些新加入的企業而言,還是超級划算,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我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台積電的梁孟松跳槽三星,統一的徐崇仁轉戰全聯通通都是。
小弟在台北及新北都沒有房產,嚴格說起來就算是房市整個泡沫,也與我無關,
但實際上我卻是憂心忡忡,政府現在的問題不在如何打壓房價,
而是應該在如何創造就業讓人民願意離開都市,重新回到鄉鎮就業、置產進而定居,
將虛胖的GDP從房市中拿出來,並說服人民減少對教育的投入,
北市的房地產如果沒有需求,價值自然而然就會跌下來,但人民投資的青春歲月,
是永遠也回不來的,大學和研究所本來就不是職業訓練所,多花了好幾年念書,
卻還是變不成獨立思考的知識份子,那不如一開始就捨棄他。
中間最大的困難還是最前面所說的,潛移默化的想在人民腦中已經根深蒂固,
我們並沒有一個像是幸福指數、適合居住指數的明確指標,讓人民評估選擇住哪。
要推動人民重新回到鄉鎮是困難的,就我們所能掌控的資訊,
只有台北市的平均薪資最高、都市化程度最高、所能獲得的公共資源最多
推論後看起來是最幸福的,實際如何我是一直不以為然,
扣除多出來的房貸等固定支出,可支配所得比較起來,反而比一些二線城市更差。
而且台北市的薪資最高,房地產的泡沫化,將來市民受創的情況也會最嚴重,
透過日本曾有過的泡沫經濟歷史,我們都知道房地產如果急速下跌,
對跟銀行借款的房貸客戶就會增加風險的疑慮,原因是房屋的價值低於借款金額,
那麼借款人就會考慮不還錢,因為對借款人而言不還錢虧的比較少,
即使銀行拍賣,能賣的價格也很差,於是銀行緊縮房貸業務,甚至遍及全國,
對企業而言房地產泡沫,部分以土地或廠房做抵押的企業淨值將大幅縮水,
如此一來,企業的借款能力將受到影響,銀行為了控管風險,甚至將調升利率,
當借款利率一升,借款成本增加,企業只好精簡人事,裁員甚至是倒閉,
而且會像骨牌一般,客戶倒閉造成短時間內產品無法轉型的供應商跟著倒閉,
短時間內倒掉一堆公司,大批群眾一夕失業,社會動盪不安,怎麼想都不太好。
就已知的歷史資料而言,我必須老實說,
因為資本所得超過合理範圍,造成經濟崩潰也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西元九年,當時的利息從 百分之三 一直狂飆到 百分之五十,
儒家知識份子王莽取得了政權,並且希望能夠處理全國上下的債務危機。
發佈了一連串改革貨幣制度的相關政策,將大批土地收歸國有,
提升國營產業,包括公共糧倉,並且禁止私人擁有奴隸。
除此之外,王莽也設置了國家貸款機構,提供90天的無息喪葬借貸,
並替商業或農業投資人準備了 百分之三 月利率或 百分之十 年利率的長期貸款,
王莽非常有自信所有商業交易都會經過自己的嚴密監視,
而高利貸氾濫的情況也會徹底消失,可惜,王莽的這種想法當然完全沒有實現過,
在往後的中國歷史裡,幾乎全是相似的故事,四處氾濫的不平等造成社會動盪,
政府急忙派員了解,實施區域性的債務紓緩政策,這些措施變成標準作業程序,
隔了一段時日,就又再度發生。
這樣的反覆發生,對將來的清朝皇帝實行以農立國方針,拒絕資本主義,
實在有深刻久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的存在就無法避免資本利潤侵蝕勞動工資,
經濟崩潰,輕則社會動盪、民生凋蔽,重則動搖國本、爆發戰爭。
就是大家所不樂見的了。
在這全球化人吃人的世界,必然有人因為沒有作為背負債務,
又因還不出債務而破產,跳樓或是燒炭,對這個資本漩渦中的每個個體而言,
不想溺死就是踩著別人的頭,設法讓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讓別人先溺死,
本國人不想死,那就叫外國人去死,
奴役的最高境界,就是設法塑造一個商品好棒棒的形象,
叫別人製造,給別人用,賣完了還幫你數好鈔票,乖乖的把送錢上門,
沒錯,我說的就是賈伯斯的Apple,在中國製造,賣給中國人,
中國人還乖乖的把錢送上門,這比在非洲世界壓低生產可可的成本回國製作巧克力,
然後再賣巧克力回非洲世界的行為更高竿多了,可可還要載回本國生產,
iphone和ipad卻連這個都省了。
不過美國和中國的貿易之間,中國認為他們比美國更加高竿,
私底下和美國彼此之間,更是互踩對方的頭,拉拉扯扯的小動作不斷,
孰贏孰輸,就要看兩國彼此怎麼看嚕!
作者: hateOnas (△氣噗噗△氣噗噗)   2015-02-23 05:01:00
1000 ..
作者: onSale ( )   2015-02-23 05:17:00
寫的很好
作者: success0409 (貢糖新衣)   2015-02-23 05:36:00
蠻多學術性的概念 應該是大學有修過專題研究甚至是研究生討論課程 深度夠
作者: GGininDerYo (硬硬的唷)   2015-02-23 05:56:00
多數人工作一生的產值約2000萬,扣除通膨只能勉強餬口,簡單講就是自身努力無法翻身,必須玩金融遊戲讓財富極大化,而泡泡遲早會破,洗牌輪不到你我,勞動成本只會持續低廉,自動化+中國工人奴性堅強,連日本都需要貶值刺激出口。應該要花時間在真正有價值的標的...可惜光窮忙就沒時間了
作者: obov (來噓蒼真)   2015-02-23 06:19:00
老實說寫那麼多還不都是人云亦云給個噓 讓大家仔細想想
作者: FinalAce (王牌)   2015-02-23 07:22:00
先推以免別人以為我看不懂!
作者: pi7eapp1e (我們要互相虧欠)   2015-02-23 07:22:00
推認真
作者: rb445220 (rb445220)   2015-02-23 08:48:00
推 閒聊計劃書那段
作者: zeroxod (開心過好每一天)   2015-02-23 09:02:00
推,這真的是台灣正在進行式
作者: domin (無解)   2015-02-23 09:22:00
認同,很寫實,從教育的環節開始出現後面一連串的失控狀態
作者: lote1552611 (116255letol葉子是黑帶먠)   2015-02-23 09:25:00
朝聖噓
作者: wak (默艾)   2015-02-23 09:32:00
從維持股東獲利那裡就是錯誤的開始..而人人都可以是股東
作者: lote1552611 (116255letol葉子是黑帶먠)   2015-02-23 09:35:00
有一張台GG的股票就是台GG的股東
作者: wak (默艾)   2015-02-23 09:51:00
把投資的行為擴大來說 銀行不應該也不可能沒有虧損而銀行其實除了現實的立場 也更是獲利意識的大集合體
作者: Strathfield (放大絕 是因為懶得廢話)   2015-02-23 10:01:00
你內文捧的那些現象其實存在不少缺點與隱憂為什麼這點你就不提?凡事皆有好有壞 只描述其中一面自己不會覺得偏頗?
作者: rb445220 (rb445220)   2015-02-23 10:24:00
請問strathfield大,所謂的缺點及隱憂是什麼?
作者: Strathfield (放大絕 是因為懶得廢話)   2015-02-23 11:06:00
例如日本終身雇用制那個例子當兩造的信賴成立且深厚時 這個模式是可以永續維繫的但你又知道公司哪天不會背叛你?而在這種有人會養你一輩子的體制下 就不會安逸不思進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