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CAE 不建議?

作者: gamer   2016-05-22 23:28:28
※ 引述《euser1777 (YY)》之銘言:
: 今天跟幾位資深工程師聊天
: 並且上課求知識
: 他說他們遇到問題時,有時候找CAE反而要一個月才能出來報告
: 那還不如打樣改參數三台以上來做實驗
: 反而快速有效率
: 有資深工程師建議我,不要走CAE,轉行不容易,市場小
: 有的是說似乎比設計還無聊,沒啥效率
: 真的是這樣嗎?
: 謝謝!
  我本身是機構設計轉CAE,前面三年,後面兩年,一點心得分享。
  1.以目前電腦的能力,要很快做出結果其實不是不行,但
大多數公司用來分析的電腦都是一般中低階工作站等級,
你要公司花大錢買伺服器等級給你分析是不可能的,串
cluster除了自己能力要夠,也要給你支配的電腦質量
不能太差,不然幾十台垃圾串出來還是垃圾,在這種環
境下,你要分析比實驗還快有結果,除非你老爸....
2.分析的優點在於 (1)除了電費以外不用額外費用 (2)避
免像無頭蒼蠅般做troubleshooting。
3.CAE職缺少,應徵的人更少,轉行不容易沒錯,但如果一
直做CAE基本上也不用怕沒缺,因為每個缺都補不滿....
4.做久了基本上就是SOP建模,然後解BUG,看paper找解釋。
因為工作單純,所以說無聊也沒錯,看人個性吧,如果喜
歡成天被人幹譙,去當設計保證不會無聊....
5.就職場而言,CAE的優點是被質疑的機會比較低,因為懂
的人很少,但基本上都是幕後工作,能見度低,升遷機會
也低;設計的話,誰都可以挑戰你,設計主管、品保、PM、
製造、採購、客戶,甚至連他媽的協力廠都可以,天天有
接不完的電話和開不完的會,還有做不完的文書資料外加
改不完的圖,打的雜比辦公室的打雜小妹還多。但只要不
出大包,不黑,基本上升遷機會高,只要撐得住不死,早
晚都會輪到你。
作者: eightman   2016-05-22 23:32:00
這篇比較像是設計甘苦談啊! (嘆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16-05-22 23:47:00
其實我想轉cae...
作者: kentkao (黑色炫風)   2016-05-23 03:31:00
CAE, CFD感覺都很受到尊重 還不錯
作者: duser ( )   2016-05-23 07:52:00
有些公司會挑戰CAE的準確性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23 11:09:00
CAE要做到能協助設變,與客戶對話,但真的不好換工作
作者: kobeblack (kobeblack)   2016-05-23 15:39:00
一般CAE都用什麼軟體分析呀?
作者: MrStone (★史上最強 沒有之一★)   2016-05-23 18:14:00
一套cae軟體一年維護費要快一百萬,你覺得台灣有幾間公司會有興趣
作者: gamer   2016-05-23 18:43:00
其實很多公司都不維護,只有買斷約300萬
作者: aaaplay (殘念)   2016-05-23 18:49:00
....一套維護費快100萬!?
作者: tokeep (巴爾的摩根費里曼)   2016-05-23 19:48:00
看包了哪些模組.買斷從基本版200萬到完整版2000萬都有
作者: gamer   2016-05-23 23:58:00
牌價100萬差不多,實際價格看和代理商交情,交情好,砍到70萬是很常有的事。用什麼軟體分析看你做什麼,CAE只是個通稱,裡面涵括了靜力動態、熱流、模流、電磁..等,雖然很多軟體號稱可以橫跨這些領域進行模擬,但其實各個領域還是有個別專精的軟體。
作者: lostsky93 (不悔)   2016-05-26 22:37:00
CAE就算了 國內支援CAE分析的環境不成熟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26 22:51:00
環境要靠自己創造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5-27 06:10:00
E = Engineering 有點模糊 末字為D表設計 M表製造 那就有差別了 畢竟設計和製造有一定的不同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27 10:49:00
現在的CAE包含了設計、製程、組裝、成本的各項模擬總和再加上最佳化,範圍很廣。所以統稱電腦輔助工程。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5-27 20:57:00
原來如此 果然這方面進步得很快 但這一來電腦輔助工程包括的專門知識範圍就更廣了 實務上就算對各部分有一定了解 真正能專精的應該也是其中幾項吧?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28 10:14:00
需要一個團隊以及跨部門運作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5-28 16:19:00
意思是說 解問題要團隊規劃分工與合作? 國內有啥重要產品的開發製造曾倚賴到這技術? 所用的軟體曾經和實際的機台或甚麼的產出結果實際比較驗證過嗎?實際可以幫公司省多大的成本? 這方面位置薪水待遇一般如何呢?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28 19:15:00
分析一開始就要先與實驗驗證,先符合趨勢才慢慢求準度,產品上的應用要看各家公司怎麼用。省成本有很多角度,時間、金錢、人力、製程、品質。CAE軟體只是工具,要怎麼發揮應用要靠人,所以薪資的水準就要看個人的發揮來達成,一旦協助公司解決其他競爭對手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過去幾十年無解的問題,薪資怎麼談就看自己摟。如果個人經驗不夠,那就希望運氣好可以遇到一個好主管啦
作者: gamer   2016-05-28 23:47:00
什麼時候CAE還要包製程組裝了.....這方面通常都是工管或生管在做的,怎麼會是CAE的工作...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29 01:25:00
CAE的工作本來就很廣
作者: gamer   2016-05-29 23:57:00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從沒聽過這種說法
作者: SCHLAGER (快樂生活)   2016-05-30 12:37:00
可能你比較專注在設計端結構強度設計跟分析,但其實軟體還有很多應用層面,它只是一個工具,怎麼用跟用在哪就看各公司怎麼發揮。
作者: largesperm (reindeer)   2016-05-31 19:26:00
gamer 有的 delmia 就是做這樣的事情
作者: shaffer (planet)   2016-06-10 03:24:00
個人經驗是看產品別、產品週期以及量等等,有的CAE效益高但有的CAE效益很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