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聲音與憤怒分享會逐字稿PART4(END)

作者: keyihua (藍天白雲 當你離去)   2015-03-20 23:49:07
終於完結篇。
逐字稿,是逐一的逐,也是追逐的逐,
語速快的兩位講者,你們思考真的太快了!!
打完一場新書分享會,重新咀嚼當下可能來不及思考的內容,收穫頗豐,內心也很滿足。
以下仍有搭配youtube,請多愛用。
如內容有錯漏,還請大家告知,謝謝~
_________
張:那我的另一首歌,是下一個時代,也沒跟你re過,是1989年的歌。
黑名單工作室的,叫〈民主阿草〉。
http://ppt.cc/59nA (上傳:周文憲)
我自己除了寫西洋之外,當然最關心的是台灣的音樂跟社會關係。一直很想寫,希望未
來兩、三年內可以寫出這麼一本書─台灣音樂跟社會的關係。在台灣1987年解嚴之前,
你很少有可以直接面對社會的歌曲,因為當時畢竟還是思想管制的時代,每個唱片、每
一首歌到新聞局審查。羅大佑是少數的奇葩跟例外。到1987年解嚴之後,一個大量的歌
曲湧現,尤其當時所謂的「新台語歌」,我一直覺得這個專輯是高度被低估的、非常重
要的專輯。
在座年輕人不知道有沒有誰聽得出來這個聲音是誰的聲音?
瑪:你們應該都不知道吧?
張:他跟你們比較接近一點點...
瑪:這個唱歌的這個人...寫這歌的人也是他吧?對不對?我記得寫這歌的人應該是他。
張:寫這個歌的人是王明輝。
瑪:寫歌的是王明輝嗎?
張:應該只有唱的人是他,他跟陳明章合唱。
瑪:黑名單工作室可能他們應該...大家可能都只有耳聞、不曉得,因為它其實算一個音樂
的project、算project算組合,它不算樂團,但是集合了現在看起來是非常難得的、有
才華的音樂人跟製作人的集合。譬如說:在大提琴方面造「旨」高的...造詣!對不起,
我每次都故意這樣念,結果唸到最後變習慣。造詣很高的陳主惠老師,然後還有王明輝
老師是當時很厲害的製作人,那可能大家也不曉得。包括現在大家知道的...我不知到
大家知不知道,林暐哲,這是蘇打綠的頭家這樣子,前陣子、以前是跟楊乃文炒緋聞的
那個,你看!跟你們講這個人...
張:這可能對大家來說都有點久了...
瑪:沒有沒有,這樣講可能他們就會知道,對不對?你看都要用這種方式,這就是...你看大
家都不曉得他幹了什麼事,最後留下來到現在的就是他以前跟誰鬧緋聞這種事。可是林
暐哲是一個我非常尊敬的音樂人。大家聽過很多好的音樂作品其實都是他製作的。
張:包括綺貞第一張專輯...
瑪:對,綺貞...噢!不只喔!一、二、三好像都是他製作的。
張:這個專輯1989年出來,這歌非常特別,這歌它有幾個意義:
第一個,它是rap,當時很少這樣的rap的形式,幾乎是破天荒的在1989年。
第二個,它是用台語演唱,沒有這首歌不會有尬車。意思是說,其實各位知道過去的國
語跟台語市場好像是兩個市場。台語歌就好像是一個阿杯在菜市場、在夜市買的;那國
語歌就是流行偶像歌手。可是這個專輯不一樣,他們是用更新的音樂的觀念,針對各位
這樣的文藝青年、知識青年,但是它刻意用母語演唱。我說沒有後來尬車是說:當初到
後來,本土化成為一個我們比較尋常接受,可是1989年那個時候,它這個知識(這裡我
不確定老師的用詞)是個挑戰的知識,我就是用我的母語來演唱,那在當時是非常非常
少見的。第二年就有了林強的〈向前走〉。當時是個新的台語歌運動。
第三個,這首歌是講當時的政治現象。歌詞描繪的就是一個農村來的年輕人,在西門町
看到很多人來抗議,他說為什麼這麼多人來抗議呢?為什麼這麼多憲兵啊、警察啊?一個
老伯伯就跟他講說是民進黨在抗議,整個歌曲描寫了一個現象,副歌唱的就是「我要抗
議、我要抗議、我要抗議」。我曾經用這個當作一個文章的標題,就是說新的抗議歌曲
的時代來臨,他們是清清楚楚的表明說:我是一個抗議歌曲。
我再講一個跟大家比較有關係的哏,就是有人看過〈女朋友。男朋友〉嗎?裡面就重新
唱這首歌。就是他們在中正紀念堂參加三月學運,因為當時的黑名單工作室,包括林暐
哲跟陳明章,他們就去了三月學運野百合,唱了這首歌。所以電影裡面應該也有,我記
得當時配樂是有這一段,有出現這歌。就是當桂綸鎂在底下的時候,上面有人在唱著「
我要抗議、我要抗議」。
好,時間關係,最後一首歌,瑪莎的另外一首不一樣的歌曲。
瑪:好,最後一首...
張:也是古早以前的...
瑪:對...很古早、很古早。這首歌其實講出來一定會有很多人質疑我它到底是不是搖滾。
對我來說,爆搖滾的!是蔡藍欽的〈這個世界〉。
http://ppt.cc/tDi0 (上傳:taiwanese08)
五月天曾經翻唱過,因為...對,這是最原版的,編曲上你可能覺得一點也不搖滾,可
是對我來說這是很搖滾的歌曲。當你覺得什麼事情都不對勁,這個世界真的糟到一個..
完全不行的地步,你氣得要命的時候,你最後怎麼辦?你還是得靠音樂來安慰你,你還
是得靠音樂來給你一些...接下來該怎麼辦。我覺得這種,有些人會說這些歌曲打高空
、很不切實際或幹嘛,但我覺得不是這個樣子的。從什麼是真善美,就像我剛說的,我
覺得這就是所謂的真善美。它沒有用很多的詞來跟你解釋你該怎麼辦、你該怎麼做、你
到底該怎麼辦,它只是跟你講說,它其實沒有那麼壞。那你靜下心來,你聽到這樣的歌
,你靜下心來,聽到這麼美的旋律,你難道不會去想是不是真的那麼壞嗎?我相信所有
樂團、所有玩音樂的人、聽音樂的人、所有憤怒的人,當你在聽到這個歌的時候,都不
自覺的被軟化。你有另外一種不一樣的力量出來,然後你會知道你該怎麼做,這是另外
一種放在音樂裡面的魔力。它不一定要是橫衝直撞地告訴你說你該怎麼做、你該幹嘛,
然後用很壓迫式的跟你講你該幹嘛,我相信那是一種力量,另外一種方式來告訴你說這
世界你應該要怎麼做,可是這是另外一種極端,這是種很溫柔的力量。
這樣溫柔的力量是可以長久的,所以一直到現在的今年、即使到去年...我還是覺得去
年是一個,我在裡面有寫到,我還是覺得去年是一個讓我覺得很混亂,且很糟糕的一年
,我去年寫的很多東西,我都一再強調這一點,可是我不會講為什麼,但是,我的確改
變了我自己很多看法。這首歌給我很大的安慰跟力量、還有啟發。有一部分的自己有被
改變。
張:所以還是讓自己先武裝起來、強大起來、完整起來。
瑪:也不是武裝啦,這武裝瑪謀蒿(也沒效)...對,就是你得先清楚知道自己在幹嘛,獲得
自己的平靜,要不然我覺得這個世界到現在為止,就是資訊太多、別人跟你說太多事、
別人有太多標籤,尤其到了現在很容易隨便拿出來,別人就很容易拿箭開始射的時候,
你自己得很清楚知道:我得養大自己的自尊跟ego,我才有辦法不被別人隨便三言兩語
就擊倒這樣,要不然我未來日子怎麼過?!要是他們說什麼我都要怎麼做的話,那我這輩
子就一直為別人活就好了!對啊...好,只是這樣...
張:我覺得好好玩喔...就一人放一首歌來講。
瑪:對啊,這好好聊喔...
張:下次應該繼續用這些經典歌曲來對話,下次應該繼續。
瑪:那你只有兩首喔?
張:對啊,因為我按照規矩,而且時間也剛好...
瑪:歹勢、對不起、對不起
張:我們可以有十分鐘嗎?十分鐘看看大家也許聚集幾個問題一起?
瑪:好啊,ok啊!
工作人員:我們先給他們兩位熱烈的掌聲,因為他們...(大家鼓掌)...因為張鐵志先生平常
就關注一些政治評論或是社會文化的評論方面,所以他今天透過這樣一個方式(分享),
然後再加上瑪莎身為一個搖滾樂手,除了搖滾樂之外,自身關心的...怎麼樣讓自己更
強大、如何更有國際觀,甚至如何從自己的改變開始,所以經由這樣的方式,他們又用
了一些歌曲跟我們分享,大家一定收穫豐富也很精采。那現在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現
再就開放提問,有沒有哪一位讀者有問題想要發問的?(大家面面相覷XD)
瑪:謝謝大家~(全場大笑)沒有!都可以啦,隨便...
Q1:你好!謝謝今天的分享,然後我主要想問這幾年看到台灣還有香港其實都有一些社會運
動,想請問以這個主題(音樂與社會的關係)來看,怎麼看待台灣跟香港在這方面發展的
異同?以及未來有可能發展的狀況,還有怎麼樣真的影響到台灣跟香港的社會轉變?謝謝
張:好大的問題,很專業的問題...
我簡單講一下好了,就是說現在剛好318周年嘛!太陽花一周年,好像滿多討論的,您所
說到台灣跟香港近年很多社會運動也有很多音樂的參與,那我覺得台灣跟香港有一點不
太一樣,這跟政治沒關係,而是說這幾年台灣獨立音樂非常蓬勃,這十年,我剛也提到
這現象,可是香港相對來說就沒有這麼蓬勃。我覺得問題在於什麼呢?香港之所以沒這
麼蓬勃...其實香港有很多優秀的創作人,可是香港因為環境的關係,就是土地很貴、
房租很貴的關係,所以很少live house、很少辦音樂節。我們知道live house是音樂很
重要的一個孕育的場所,所以使得香港獨立音樂的文化很難有更多的推動,香港大概只
有一家、兩家的表演場所,主要就HIDDEN AGENDA。可是相對台灣比較蓬勃的獨立音樂
文化,我覺得台灣從08年到現在,可能整個...剛有個記者問我這十年最大的轉變,我
覺得08年之後,我們看到新的,一個是新興起的青年反抗運動的社會文化,一方面是過
去幾年獨立音樂的文化,這兩個你看到在這幾年是合流的。
08年之前很多社運場合,你要找到這些音樂歌手是不太容易的、很少。但是過去從反核
到太陽花,二、三十支樂隊輪番表演是非常非常普遍的現象。那香港來說相對比較少,
可是在香港雨傘運動裡面,我們看到何韻詩跟黃耀明是非常走在前面的,還有一些其他
的音樂人,譬如說跟其他音樂人合唱〈撐起雨傘〉。這個風潮越來越擴散出去,所以香
也是越來越多文化跟音樂人其實願意去表態跟參與。大概就介紹到這邊,當然可能你一
定知道何韻詩下禮拜要來,會在大港開唱演出,然後四月...我自己是他們的朋友,滿
佩服他們的,願意在這個時候真的站到前線。當然每個人都有他不同選擇的方式,他們
兩個選擇的方式也都付出一定代價。其實很巧4月1號明哥在台北也有演出,不過是跟一
個樂團。也許做為一個台灣人,我們應該花更多力氣去支持他們、去了解他們。
黃耀明可能對大家來說比較疏遠,可是我們年輕的時候聽「達明一派」長大,現在比較
疏遠,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重新認識他們的機會,不只認識他們做為一個音樂人,也認
識他們的理念跟想法,重新去多更多的交流。
我自己在香港這兩年的感觸是,過去我們對香港的認識就叉燒包跟叉燒飯,然後波蘿包
,我們對香港的政治、社會、文化,包括這種獨立音樂的文化,都不太了解。這兩年可
能因為FACEBOOK大家有比較多的聯繫,也包括這些政治社會運動。這個機會我覺得很好
我也滿鼓勵更多朋友去關注、去了解在這個看起來一個美食的、shopping的城市,背後
有龐大的底蘊,它所面臨的焦慮、面臨的問題、他們的情緒值得我們去關注,謝謝!
工作人員:還有沒有哪一位要提問?今天因為機會很難得,所以大家要趕快把握,就是他們
在這邊,有任何問題就是關於這個書,或是甚至剛剛瑪莎有提問的問題,在鐵志的另外
一本新書《時代的噪音》,還有《反叛的凝視》,我們在後面都有準備,所以如果剛大
家有覺得時間比較短,來不及聽完比較完整的概述,後面有書,等下可以參考。
張:(宣傳)厲害!
工作人員:有人要提問嗎?還是剛剛因為分享的非常多,大家還沉浸在剛剛給了我們很好的
機會去做反思,是不是大家還在想剛剛那些問題,所以一時還沒有辦法釐清...
瑪:這邊有一個要問,她不敢舉手。
Q2:現在的流行歌曲,包括小蘋果,很流行,大街小巷都是,像以前那些經典的,可以記住
可以反覆聆聽,給自己很多東西的那種歌曲,我個人感覺沒有以前那麼多,想知道兩位
怎麼看待這種流行的現象?謝謝!
瑪:謝謝。
張:(你是)創作者,現在沒有很多經典歌曲是不是?
瑪:先講我不會討厭〈小蘋果〉。從以前的〈老鼠愛大米〉開始都一樣。我覺得流行歌曲是
這樣子的,之所謂流行歌曲,就表示很多人聽,然後上了排行榜、大街小巷都聽過。我
覺得音樂本身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或入流、不入流,我不要講主流、非主流,這個
太籠統了,沒有這種分別。他就是所謂市場文化的一環,大家需要、有共鳴。有需求就
有供給。這個東西就是個短暫的現象,對我來說其實像「我是歌手」或選秀節目,都一
樣,就是show business市場、流行音樂文化市場一環,大家各取所需。我沒有覺得哪
個比較好,哪個比較不好,只是有人的確有這樣的需求,就像有人會聽樂隊,有人會聽
樂團,可是也有人會聽偶像;有人很喜歡韓團,有人很喜歡台灣的一些偶像團,這都一
樣。這市場本來就需要很多元的東西,讓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有的東西是很流行性的,一下沒了,它可能兩個月、三個月就不見了。可能這時候紅過
了、沒有了。也許十年後,不要講十年,三年後就沒有人記得那個東西在幹嘛了。說實
在,我剛講到〈老鼠愛大米〉的時候,你們有一種好懷念的感覺...可是它沒有幾年啊ꄊ 對不對?可是你現在會再把它拿出來聽嗎?不可能!對不對?
每個音樂的功能也不同,有的是可以讓你聽很久,有的是可以經過時間的考驗,幾年後
你想到、你聽到,你還是覺得好感動,就像剛剛我們聽的那些歌曲。可是有些歌曲,它
可能是當下你覺得好有趣,大家跳舞跳一跳,覺得很好玩,笑一笑,過了、沒有了。你
三年後你會再聽它嗎?我不曉得,也許你會,可是也許大部分人不會。我覺得每首歌都
會有不一樣的功能,它既然被做出來了,然後大家喜歡了、高度傳唱了,一定有它的原
因、也有它的被需要。對我來說它就是市場的一環,只是它會長或是短。我們不要去評
論它到底好或不好,我只會覺得的確市場有這個需要,但是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你需
要的是什麼、你可以找到更多什麼、你要不要接受所謂排行榜這件事。這就扯到另外一
個問題了,以前有排行榜的時候,說真的大家聽音樂都是跟著排行榜在走,就你聽到榜
上前十名是誰,就算你不喜歡也會覺得要聽一下。可是現在時間不同了、經過了,你可
以取得更多不一樣的音樂的資訊,你可以不再依賴排行榜了,你也不用去管別人聽什麼
就要去聽什麼,你可以有更多...現在坦白講,你聽到很多東西,你根本不用去買CD,
就聽得到,以前還要去唱片行試聽,現在...媽的都不知道唱片行在哪裡了?!對不對?還
跟人家拿CD來試聽咧?!CD player都沒有了!嘿阿,對啊,所以你可以聽到更多音樂的同
時,你何不去試試看,去找到你自己真的喜歡的、你真的會感動的、你喜愛的、你想要
的,那至於那些別人都在流行或什麼的,笑一笑、很開心地聽完,你得到你需要的,他
也得到他需要的,這樣就好了。如果你真的很愛它,你會聽〈小蘋果〉或是聽〈老鼠愛
大米〉聽到感動掉眼淚的話,那我也恭喜你,你找到你的所愛。
張:我簡單講一下,我跟瑪莎可能會有一點不太一樣。因為他說不用去評論,評論就沒飯吃
了嘛!對我來說可能音樂還是有好壞,或者說我期待...但是不代表獨立音樂比較好,主
流音樂比較壞,我也不這麼看,這沒有絕對的問題。可是我還是期待聽到說,因為市場
會有一個主流,這個主流有比較大的影響力,可能會影響很多人去複製這個模式,我擔
心這個東西太大的時候,我們會只有一種的可能性。即使獨立音樂不好聽,我還是希望
我們有獨立音樂這個土壤,讓不同的音樂可以出來。這個社會可以越多元是越好的。這
個時候寫樂評的朋友,他們的工作就讓大家注意到可能忽略掉的音樂。太主流的音樂當
它變成某一種陳窠、某一種自我重複的時候,可能我們去批評它、去點醒它。
我其實最佩服什麼?比如說五月天剛出來的時候,作為一個地下樂團到主流,這個過程
我覺得非常重要,你相信你的音樂、你去創造,這個音樂可能當時是沒有(這種形式)的
這種音樂,但你用你的音樂去征服你的聽眾,而不是你只是去一昧的跟著現在市場流行
。例如說我們知道好萊塢電影問題就在這邊,看了大家很爽,可是有很多是不斷自我重
複的公式,同樣操作的電影一再重複,包括最近《鳥人》在諷刺一件事,所有的卡通、
動漫式的電影,它都是自我重複。總覺得好萊塢電影前面很好看,後面就很爛,因為後
面一定要飛車撞來撞去,沒有別的可能性。其實獨立電影當然不是每個都好看,可是它
存在的價值就在這裡,它告訴你說有不同的可能性,這個是我覺得重要的,我自己這麼
看。
我們是不是再最後一個問題?
Q3:我的理解是音樂是工具,重點是人的理念,有些音樂它的工具性很好,可能是非常流行
或非常容易接受,比較恆久的是所謂的理念。有些人可以把工具跟理念都發揮得很好,
比如說像John Lennon那樣子,他可以寫出很優美的曲,然後可以傳達出很好的理念。
獨立音樂有時候的困境是理念很好、工具性沒有這麼強,就是他的曲可能不是這麼容易
被大家接受,請教二位對這方面的看法。
在下一個層次來講,我的理解是「詞」是理念、「曲」是工具,而且是很精煉的理念,
比起電影、小說、其他文學創作來說,歌曲是很精煉的理念。請教二位對這方面的看法
張:我先簡單講,我不太認為有理念跟工具,我覺得不管「詞」或「曲」都是創作者他的意
念的表達或體現,並沒有哪個是更核心、哪個是附屬品。
第二個就是您提到像John Lennon或五月天,有的人在音樂上跟理念上都很有才華,這
麼好的歌可以被大家所接受,這有時候很難得。但是除了才華,我很重視環境的問題,
像你剛剛說,有些獨立音樂不太容易被大家接受,比如說可能不是他們難聽,而是因為
我們的耳朵沒有被打開,我們太少聽到這些音樂,所以覺得好奇怪。這個環境在國外可
能比台灣好一點,不管電影或音樂,當大家看的東西多了,你看到比較艱澀的,所謂比
較藝術,不管電影或音樂,慢慢習慣那個美學,還有可能性之後,其實它也沒這麼奇怪
。就像我覺得Velvet Underground超好聽的,很多人覺得它很難聽,我就覺得不太能接
受,我覺得它照理說怎麼樣的人聽應該都會喜歡。我覺得有時候真的是耳朵的關係。所
以我剛提到環境,我們的大眾媒體環境,從評論到電台有沒有機會讓大家聽到更多不一
樣的音樂,打開你的想像力,這個是我重視的事情。
瑪:那我來講一下這件事,我的看法是什麼。
我覺得做音樂是這個樣子,它是一個美學觀的展現。你在做一個作品的時候,其實就是
充分把你的美學觀放在這個作品上面,這是你的美學概念、你覺得這樣好。它是很私人
的、很自我的。其實做過幾次金曲評審下來,我覺得這很難去決定所謂的好不好,它沒
有絕對客觀這件事,它絕對會是主觀的,音樂或美術或電影這種東西都一樣,絕對有很
大部分的主觀,你怎麼樣做都只能夠做到「假裝客觀」。主觀意識來看,每個團在做的
時候,不管做曲、編曲,如果他決定要這樣呈現,我覺得才華這件事也許是其中一個部
分,另外一個部分,當然包括很多很多的部分,如果你覺得他沒有那麼好聽的話,當然
鐵志哥講的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也許聽眾的耳朵還沒有被打開。可是那你們會不會想說
那我難聽的東西聽多了,他就會變好聽了?當然也不是這個樣子,而是你需要接觸更多
不一樣的東西,你會發現他可能會有某些點是你去珍惜的、你覺得好聽的,那就是所謂
的眼界要去開闊的意思。
其實我並不覺得是那些所謂的獨立音樂人才華不夠,或是什麼,也許這就是他的美學觀
想要展現的、也許這就是他想要做的。每個人想要做的事情不一樣,五月天要做的事就
是我要讓越來越多的人聽見,我才有機會去發揮我的影響力,這是我們在做的事情。所
以我們自己會清楚我們的歌該怎麼樣編曲、我們的旋律該怎麼做、可以有宣傳的機會的
時候我就去做、有可以表演的時候我就去做,當越多人聽到我們的歌曲的時候,我們覺
得才有可能把這些東西...就像beatles一樣,就是因為非常多人聽到他們的歌曲,所以
他們才有那樣的機會去影響很多人。可是相對得像鐵志哥剛剛說Velvet Underground,
非法利益合唱團,台灣是這樣翻對不對?這個超沒有關係的!Velvet就是非法、ground就
是利益這樣,就像Foo Fighters一樣,Foo是幽浮、Fighters是一族這樣。超怪的!好!
Velvet Underground是一個很久以前的團,他其實賣的非常不好,很多人也覺得不好聽
可是對我來說我也覺得非常好聽,可是好聽在哪裡,好聽在他真的就是很怪、好聽在他
很簡單、好聽在...我覺得音樂是這樣、藝術品是這樣,他在一個很奇妙、很危險的平
衡,所以他才會造成張力,這是我覺得音樂最美的一個部分。就是他vocal好難聽喔!其
時唱的又很爛、電吉他錄音錄的也不是很hifi的quality這樣,我現在聽我會覺得錄的
爛爛的,鼓也是、bass也是、編曲也爛爛的、吉他也彈的爛爛的,這個東西誰都可以彈
出來,結果這個東西影響超多玩樂團的人。後來一票人玩樂團都是因為聽過那一張唱片
,可是那張唱片其實賣的非常的糟糕。Velvet Underground也沒撐很久,團員單飛後也
各自在不同的領域成為不同的藝術家。
這是很難得的一點,你可以選擇你要的美學觀,他也是你所要做的、你想改變那些人、
你想要證明什麼事情,你只要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你願意去做,然後充分的去傳達
你的美學觀,我覺得這樣就好了!我沒有希望每個獨立樂團、每個獨立音樂人,不管你
是獨立或主流都不一定要大紅大紫,或被很多人聽見,我覺得沒有必要。所謂的多元除
了市場上風格的多元之外,你的音樂類型,你市場區隔我覺得都可以多元。我覺得可
以出現很多種東西沒有關係,去吸引到你想吸引的人,可是你一定要清楚你在做什麼。
我其實有點感冒一個態度,就是他一直做不起來,然後歌一直沒有紅或什麼的,就是創
作人,到最後自怨自艾說:「時不我予,大家都不了解我」。
我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子,真的,我很怕這一點。
你要知道你要做什麼,你要做越大的事情,就必須要有越多的妥協。如果這樣子讓你很
開心,你不願意再更多的妥協,你就安於現狀,在現狀做到你可以做到的作品,以及觀
眾的溝通最好的狀態。我覺得你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管你在主流或非主流、不管
你在哪個領域,你做到的作品是你美學觀完全的展現,這樣就好了,包括理念。對我來
說是這個樣子。
張:非常感謝喔!最後我覺得瑪莎這個話真的是意味深長。我今天覺得這個對話我自己收穫
滿大的、學習滿多的,這不是客套話。
最後想講一句話作結,因為剛瑪莎提到一個故事,就是《挪威的森林》,從beatles到
村上春樹到伍佰,好像不同人這樣傳遞下去,這是藝術的力量。這剛好是我整個書的最
後一句話寫的有關係。
其實我最後一段已經寫完,那時在紐約參加一個演唱會「Tell us the truth告訴我們
真相」,我聽完那演唱會我非常感動,而且覺得獲得很大能量,這當然是個比較抗議性
質的演唱會,我就寫下:我決定要寫下他們的歌,傳遞給我的朋友,聽音樂或者不聽音
樂的人,我會寫下這篇文章傳遞到你眼前,搖滾樂改變了我、也改變了你,當每一個人
都被改變的時候,世界也就被改變了。這是這個書的主旨,就是說我自己在音樂中得到
這麼大的力量跟感動,我希望透過文字也讓很多的朋友一起被感動,就像我剛才說的,
在座我們每個人在音樂中獲得共同的信念、有同樣的價值的時候,我們就形成新的傳播
網絡、音樂網絡,一個行動的網絡。也許在某個場合,我們可以為同樣的目標一起努力
,我相信這個世界會一點、一點變得更好。
今天謝謝大家的參與!
瑪:謝謝!
作者: tzuchun0214 (沙發馬鈴薯)   2015-03-21 00:01:00
先推,終於周末可以一次看完了謝謝k大真的辛苦了
作者: lumandog (鱸鰻狗)   2015-03-21 00:41:00
大推~謝謝分享 :D Tell us "the" truth?!辛苦啦~~~週末好好放鬆吧^^
作者: kotako2012 (天快亮了)   2015-03-21 01:03:00
推,辛苦了
作者: smtownya (ShinWei)   2015-03-21 01:06:00
謝謝k大分享~辛苦了!!
作者: mayciy (絜)   2015-03-21 02:01:00
推!全部看完了 很有收穫 感謝k大整理~
作者: fishluck (fish)   2015-03-21 02:30:00
大推 辛苦了 感謝:)
作者: jo0913 (喵喵)   2015-03-21 05:20:00
謝謝k大 辛苦了
作者: purplemood (生命的絕對)   2015-03-21 09:27:00
推,辛苦了.....謝謝!
作者: peacemay (燕子)   2015-03-21 11:28:00
大推!!辛苦了 感謝分享
作者: abow0704   2015-03-21 14:28:00
謝謝你的逐字稿,我有認真的看,收穫滿滿!!
作者: smallp15 (紅豆甘物)   2015-03-21 20:40:00
謝謝原PO,這種對話是需要留下歷史的~謝謝
作者: rockmay (5/17回到地球表面)   2015-03-21 23:17:00
民主阿草還是台灣最後一首禁歌,跨時代耶~編曲很有趣。蔡藍欽錄製完這個世界就離世了。不會忘記手點著光,邊跑邊唱這首歌時五月天神情,音樂和台下那ㄧ片火光,現場的感動難以言喻..哭到不行。原來這首歌是由ㄧ個22歲的短暫生命,為這個世界留下愛與關懷,溫暖著我們的心,更堅信音樂是永恆的,更珍惜這些在別人看不到我們的時候陪著我們的這些歌曲,也更珍惜原op強大的逐字稿! 原諒我又用「多了」的推文表達我的感謝XD
作者: singing333 (聽聽歌,暢快無比!!!!!!!!)   2015-03-22 00:44:00
謝謝分享。明天再慢慢咀嚼~~:)
作者: rockmay (5/17回到地球表面)   2015-03-22 07:59:00
想問原op覺得現在五月天的歌純粹嗎?
作者: lumandog (鱸鰻狗)   2015-03-22 09:52:00
推k大及r大的討論: )唱歌或聽歌的情境也有關吧…例如我不願讓你一個人當初狂打歌,又是大眾應該很喜歡(?!)的情傷歌,這歌有其商業性,但1/1封街唱時,因為情境它變得很單純地去療瘉人心。早期的歌都很純粹嗎?或者問怎樣的創作才算純粹呢?不過不否認有些歌刻得有點用力XD(上句推文是指較後來的的歌)(離題)話說瑪莎在策展大哉問和這次分享會都提了Bob Dylan自傳上說的事...*Bob Dylan (更正)
作者: bpmvm (平凡快樂 莫忘初衷N)   2015-03-22 20:51:00
謝謝分享:)辛苦了!終於結束了XD 要再說一次這次對談很精彩!
作者: yuiefay (Fay)   2015-03-23 01:08:00
感謝分享!!! 辛苦原PO了
作者: rockmay (5/17回到地球表面)   2015-03-23 06:18:00
文中看到改變想到所謂純粹,沒想到立馬被k大戳中: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ㄧ種純粹。也謝謝k大鱸鰻大的想法,問五月天純粹不如問當下的自己純粹與否。真誠的音樂是我喜歡五月天的原因之ㄧ,五月天和聽他們音樂的人是互相影響而彼此改變的:)
作者: znjun   2015-03-23 09:28:00
謝謝分享!
作者: ohcarrie (藍色潮汐)   2015-03-24 00:25:00
感謝k大分享 大家的推文也讓我收穫滿滿 要好好咀嚼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