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人生》絕美牡丹亭 寫就遊園驚夢

作者: chandre (捲捲)   2009-05-03 15:59:06
※ [本文轉錄自 AAAAAAAA 看板]
大河人生》絕美牡丹亭 寫就遊園驚夢
【聯合報╱記者 王盛弘】 2009.05.03 03:53 am
白先勇近年為了崑曲四處奔走,崑曲界稱他作「白將軍」,白先勇則自命為「崑曲義工」
,致力推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文化遺產的崑曲。在青春版《牡丹亭》 之後,
《玉簪記》去年底在蘇州首演,今年五月下旬即將來台,接受台灣「第一流觀眾」的鑑賞
白先勇說,最早與崑曲結緣,是一九四五年上海,在美琪戲院聽了梅蘭芳唱的戲。
抗戰時,梅蘭芳因不願為日本人唱戲而避居香港,八年未登台,怕京劇高音一時拉不上去
,加上他的琴師不在上海,崑曲大師俞振飛遂建議梅蘭芳搭配第一流笛師,改唱曲調較低
的崑曲。
梅蘭芳即將連唱四天的消息,轟動上海,黑市喊到一張票要價一根金條。有人送了幾張
票到白公館,白先勇便隨著母親去聽戲。那日梅蘭芳唱的是《遊園驚夢》,白先勇說:
「如果換了他唱別的呢,那我這一生就跟《牡丹亭》無關了,結不上緣了。」尤其
〈皂羅袍〉中「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
誰家院」,讓他傾倒,「我小時候,小傢伙,大概是一個過分敏感的小孩子」,便把這
「美到極點就有一種淒涼味道在裡頭」的音樂、歌詞記上心頭了。
初中時,白先勇讀《紅樓夢》,第廿三回,林黛玉途經梨香院,風中送來幾句歌詞,
正是〈皂羅袍〉一段,林黛玉一時心旌為之動搖,站不住就坐了下去。白先勇心想:
「林黛玉怎麼搞的,聽得這樣子了,我趕快去找《牡丹亭》回來看。」就這樣與
《牡丹亭》二見鍾情,《紅樓夢》至今仍是他的床頭書。
將近卅歲時,白先勇在柏克萊重聽梅蘭芳《遊園驚夢》錄音,童少記憶再度浮現。當時,
大陸文革如火如荼,加上崑曲被禁已經十年,白先勇對崑曲前途憂心忡忡,因此寫了
經典短篇〈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寫了五回才定稿,意識流的熟練使用堪稱華文文學典範。小說完成卅年後,
白先勇自評〈遊園驚夢〉的真正主角其實是南京,表現的意境則為《台北人》卷首,
劉禹錫的那首〈烏衣巷〉,這也是全書主旋律,一整個動盪不安大時代的註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