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規劃撰寫英文研究論文?

作者: EnagoTW (Enago)   2014-04-09 12:35:04
http://ppt.cc/2y2W
部落格好讀版
特別是對學生而言,研究論文就像是數年來整體工作的書面報告,是完成一個學習階段、取得學位非常重要的元素。一篇研究論文讓原先空洞的想法與後來實際驗證的結果相結合,根據論文品質及其他條件,可判斷學生的工作完成度,以及是否符合學校或研究單位要求,順利畢業。因此,事先好好規劃論文寫作非常重要,我們整理出下列十項重要步驟,提供給您參考。
1. 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指導教授與研究單位,決定彼此研究興趣重疊的部分,然後開始制定研究計畫。
2. 再來是與指導教授討論所有可行的相關工作,以及可能遇到的潛在問題。
3. 擬出一份論文的研究計畫書,簡短敘述爲什麼,以及如何完成預期的研究,並定義出最終目標。
4. 真正開始工作之前,先徹底搜尋、回顧文獻,幫助您制定更好的研究計畫。
5. 開始著手解決研究問題之前,先準備好或學習使用適合的設備,並增強實驗及/或理論架構所需的知識。
6. 一旦開始進行研究,每個階段都要保留詳細清楚的實驗紀錄,作為撰寫論文時的參考。
7. 實驗工作完成後,應從値得討論的部分總結出適當的結論。
8. 在開始寫作前,先決定論文的形式與格式,例如字型外觀等。主體與結論部份也應首先準備好。
9. 一旦詳細內容都寫好,論文初稿不只要請指導教授修改,還要請同儕及同領域其他專家過目,獲取不同的意見。透過專業論文寫作編修的協助,品質必定能更上層樓。
10. 論文口試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徹底修改論文中每個細節,準備好巧妙回答口試委員所提出各方面相關的問題。
至於論文各章節的寫作順序,我們建議可先從「方法」開始,因為無論試驗設計,還是實驗方法與儀器,都是作者親自設計、參與及操作過,只要根據實驗紀錄仔細描述即可。再來「結果」與「討論」兩部分可同時進行,一邊描述實驗數據,一邊根據理論進行討論,讓結果與討論依序相互對照。經過結果與討論絞盡腦汁後,接下來可從討論內容萃取出整個研究的最終「結論」。然後回頭撰寫「前言」,因為這個部分包含文獻回顧(當然文獻回顧也可自成一章節),雖然制定研究計畫時已進行過文獻回顧,不過等到真正撰寫論文
時,可能還需要加入不少最新發表的研究成果,要有系統的引用別人的智慧卻不能抄襲,通常會讓學生們大感頭痛,所以建議可放在寫作後段進行。不過切記好文章要前後呼應的重點,不要忘了將結論與前言對照,檢查是否能夠支持彼此的論點,讀起來一氣呵成。
最後不能遺漏「參考文獻」與「致謝」的部分,通常要花不少時間來編輯「參考文獻」,最重要的是,在完稿之前,務必仔細檢查,不可遺漏任何一份引用文獻,或是任何一位要感謝的人。
http://ppt.cc/2y2W
部落格好讀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