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最早批判馬克思主義並堅決反共的中國人

作者: catimimi919 (catimimi919)   2011-05-25 23:07:15
【大紀元2010年11月09日訊】
當代中國人知道李璜這個人的應該是為數不多,但他在中華民國時期可是個重要的
人物。因為他不僅是最早批判馬克思主義、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中國人之
一,亦是堅定反共的「中國青年黨」的領袖之一。有人說,如果當年孫中山能像青
年黨一樣認清共產黨的本質,那麼中國歷史將是另外一種走向。1895年出生的李璜
,曾入成都洋務局英法文官學堂學習;1914年至1916年在上海震旦學院學習法語,
結識了後來亦是青年黨領袖的曾琦、左舜生二人。1918年,他在北京加入了王光祈
、李大釗、曾琦等發起組織的少年中國學會,該會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
實學術,發展社會事業,轉移末世風氣」。不過,由於該會是一個新文化運動統一
戰線性質的組織,會員成份複雜,政治傾向很不一致。一派是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主張社會主義的李大釗、毛澤東等人,一派是以曾琦、李璜為代表,反對共產主義
,主張國家主義。兩派在學會中形成了對抗。1919年李璜赴法留學前,看到毛澤東
等人在不瞭解俄國及俄共革命的情形下就開始大肆宣傳,甚覺危險,因此寫了一封
《留別少年中國學會同人書》,寄與北京王光祈。該信後來發表在當年3月學會會
務報告第一期上。在信中,李璜批評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的學說以及其所提倡的「工
人無祖國」的世界革命行之無效,稱社會主義是一種「假道德」,認為俄共十月革
命「彼此相殺」,甚為殘酷,是故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並盼「少中」同
仁善為擇別,不宜盲從等。
據李璜後來回憶,他反對馬克思主義和俄共革命,完全是根據民國七年在北京閱讀
法文書報後憑理性做出的判斷,與當年毛澤東等人不懂外文、在根本不瞭解馬克思
主義的情況下就辦雜誌宣傳是完全不同的。在李璜留學法國期間,他還親眼目睹了
共產國際是如何在精神和物質上籠絡留法中國學生,如何成立了中共在法國、德國
、比利時的支部,如何以煽動、鬥爭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在其回憶錄中,他寫道:在莫斯科第三國際派人來在巴黎宣傳、領導兼組織中共之
前,在法國奠定中共基礎的是陳獨秀的兒子陳延年。他不僅將國內寄來的《新青年
》供人借閱,而且於1920年夏天和趙世炎、王若飛、蔡和森一起在巴黎成立了「社
會主義青年團」。周恩來、李富春、李立三、徐特立、陳毅、向警予、蔡暢、聶榮
臻等留法學生都是其成員。李璜認為,該組織之所以發展迅速,主要原因是留法學
生在法國法文進步很慢,無書可讀,精神煩悶,而陳延年提供的中文刊物可謂是精
神食糧;此外,法國的共產運動發展迅速,留學生亦多少受到感染。但因為語言問
題,留法學生無法融入法國的共產組織,而且事實上對共產主義瞭解甚少。
就在此時,第三國際從莫斯科派人過來,並通過同路人、法國小說家亨利‧巴爾比
斯所建立的巴黎光明社引誘外國留學生去研究馬克思主義及國際共產革命。李璜曾
親自參加光明社的活動,在聽演講期間有人派送《共產黨宣言》,因此證實這是國
際共產黨的宣傳機關。他還發現周恩來亦有參加。李璜還發現,那些原本生活窮困
的留學生,在信奉共產黨後一個個生活都好了起來,但他們依舊連法文版的《共產
黨宣言》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說瞭解甚麼「唯經濟史觀」和所謂的「科學社會主義
」了,只是跟著學時髦,高喊幾聲「打倒資本家」與「打倒帝國主義」而已。因周
恩來英文較好,可以直接與第三國際代表直接溝通,所以其在「社會主義青年團」
中的地位變得重要起來。透過周恩來等人,共產國際代表開始訓練「社會主義青年
團」的團員們如何從事鬥爭,即藉故煽動,糾合群眾,指定目標,從事打鬥、示威
,以引起多數學生注意、附和並與其一起鬥爭。而這種方式中共此後屢試不爽。在
共產國際代表和周恩來等人的指揮下,青年團的團員們不僅攻打巴黎的中國留法學
生會館,而且還圍攻使館、進軍里昂,每次果然引來不少附和者。不過,在進軍里
昂時,引起市民反感,最終法國政府將一百多留學生遣送回國,其中包括蔡和森。
在回國的蔡和森等人的建議下,陳獨秀同意在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上草擬一份宣言
,宣告「中共是國際共產黨的一個支部」,並特別強調無產階級去幫助民主主義革
命,不是無產階級降服資產階級的意義,「中共之贊成並加入國民黨以從事民主主
義革命,乃是養成無產階級真實力量的必要步驟」。據張國燾回憶,該宣言從此決
定了中共的命運,也把中國此後必為俄共所擾亂的命運決定了,而國民黨卻是在幾
年後才明白中共加入國民黨乃是別具野心。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1/9/n3079653.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