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皇室祕傳武功在我國總統府流傳 卻在大陸

作者: a78615 (XD)   2016-12-14 22:09:03
皇室祕傳武功在我國總統府流傳 卻在大陸失傳
http://img.epochtimes.com.tw/upload/images/2016/12/12/235554_medium.png
大內八極拳大師金立言教官。(影片截圖。)
【大紀元訊】大內八極拳大師金立言教官說:「八極拳這個拳法一直在皇室流傳,近身肉
搏的時候,可以發揮非常大的威力。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一直到現在。」
他解釋:「八極拳最早叫『耙子拳』,因為手握起來像耙子,清朝時有一個王爺覺得不好
聽,就改成『八極拳』,意思就是四面八方都可以做防禦。」「還有叫『八技拳』;因為
有8種技術,講求頭、肩、肘、手、尾、胯、膝、足8個部位的靈活應用到極致。」
「另外,就是人體有8種地方忌諱人打,像眼、鼻、喉、腎臟、心臟、襠、膝蓋、腳踝。
這8個地方一打就會出事,所以稱為『八忌拳』。」
所謂「直度三才,橫抗八極」,三才就是天、地、人三界,而八極意指無遠弗屆,顯其威
力之大。
習練八極拳達10年之久的劉文和,也說到八極拳雖凌厲,卻自有深奧高明的境界: 「八
極拳因為純發勁,很容易打傷人。但是它有一套『劈掛掌』搭配,比較陰柔,所以一長一
短、一陽一陰,剛柔並濟,因此有句話說:『八極參劈掛,神鬼都害怕;劈掛參八極,英
雄歎莫及!』」
號稱「招招斃命」的八極拳,最適合皇帝貼身侍衛學習。清朝以前,只在皇室祕傳,與一
般民間武藝大不相同。金立言詳細解釋:「八極拳最早起源,是明朝皇帝身邊的侍衛,也
就是錦衣衛所學的拳術,近距離可以發揮很大的威力。而且在打鬥的時候是沒有自我的,
捨身救主,有『捨』的精神。」「再來就是,在維護元首或皇帝的時候,必須集體行動,
是團體戰,沒有個人主義。」
由於八極拳的招法狠毒厲害,格外要求武德,也就是習武者的心性純正。金立言強調最重
要的不是學了像殺手一樣,而是學習它,一觸即發的靈活敏捷、牢不可破的團隊作戰、以
及忠勇雙全的俠義精神。
他進一步說明:「我們大內八極拳有很重要的精神:『忠肝義膽、以身作盾、捨身無我、
臨危當先。』這是八極拳的精神,也是侍衛的精神。」
相傳最早在明代抗日將軍戚繼光,集一生征戰心得所作的《紀效新書》中,曾提及的「巴
子拳」,即八極拳法源始。在民初動亂割據的軍閥時代,馳名天下的「神槍李」李書文,
是習練八極拳的著名保鑣與武術拳師。李書文門下三大弟子,皆在近代中國元首身邊扮演
重要角色,可見其拳法威猛。
李書文大弟子霍殿閣,長期擔任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師與侍衛。後期師從李書文學拳的
李健吾,曾為毛澤東的貼身近侍。李書文晚年最後一位得意門生劉雲樵,從師10多年,盡
得李師精髓,年紀輕輕即贏得「東北小霸王」名號,抗日期間,憑恃高強武藝屢建奇功,
擢升連、營、團長,出生入死,相傳即是「天字第一號」、「長江一號」情報員,卻從未
經其親口證實。
來臺後,在總統蔣中正指示下,於總統府侍衛室擔任安全顧問,並在蔣經國舉辦的「聯指
部拳術師資訓練班」中擔任教練,名盛一時。當年凡是保六總隊、維安特勤隊、霹靂小組
,都會被要求學練這個武術,將八極拳發揚光大。
目前由劉雲樵所師承之李書文流傳的「滄州八極拳」,在大陸已完全失傳。據其弟子所述
,1991年,劉雲樵大師去世前一年,還曾到訪北京。當時滄縣的縣委與體委數人來訪,邀
請大師重回滄縣傳授拳法。劉雲樵手指在場弟子說:「我的東西都在這些學生身上,而且
在臺灣紮了根。你們要,就到臺灣取經吧!」可見臺灣所傳的八極拳淵遠流長,彌足珍貴

談起與劉雲樵老師學習八極拳的經歷,金立言教官說:「蔣中正當總統時,召見八極拳大
師劉雲樵,他是戴笠將軍底下的一個老情報員,就派他擔任安全顧問。後來蔣經國當總統
,要他訓練侍衛,他就訓練一批種子教官。」
嚴格挑選下,蒙獲兩位將軍推薦、有政戰學校體育系背景的金立言教官脫穎而出,成為
1978年第一批直接由劉雲樵培訓八極拳的種子教官,在士林官邸做了八極拳第一期的訓練
。畢業後,就回到各個單位傳授八極拳。
自從接觸八極拳以後,金立言長期師從劉雲樵,直到他去世,1987年繼任其位為八極拳技
擊教官,歷經國家四位元首,直到1994年退休後,乃至2000年開始每週在中正紀念堂旁邊
教授民眾八極拳,維安工作與宏揚拳法之功不可沒。
— —轉自新紀元週刊
http://www.epochtimes.com.tw/n1927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