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認識食鶴拳(十一)

作者: slowee (slow)   2016-10-02 17:05:38
EE練習食鶴拳1年多心得:
師父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先把氣吸飽,才能打出飽氣的拳。先求慢和正確,等順了
、孰悉了,再求快和勁道。先有冷靜的思考和觀察,然後再有不放棄的熱情。要成長必得
忍受脫胎換骨之痛。從沒有感覺練到有感覺,從沒有力練到有力。每一技能都須經由自己
實練後而產生的。每一動作都能聆聽到內心的寂靜,都有自身的靈動。思考很重要。經歷
自我反省、自我調整、自我校正的歷程,最後才是自我建構再解構。」
我問師父:「如何介紹問10個人11個人不知道的食鶴拳?」
師父答:「只要真摯分享你個人心得即可,不管想到什麼,感覺什麼,煩惱什麼;
疲累嗎?有不能過關怎麼學都學不會的瓶頸嗎?感情真誠,或許會有許多外在的驚動,內心
的騷動與莫名的感動,這時就沒有困難多或是少的問題。很多事不一定要倚賴別人刻意地
介紹,要學習相信自己的身體,從當下有感覺的方式找處方簽,真的去行動實際去做,去
感受,身體都知道自身缺什麼。喜歡的通常都是需要的。你常說每次練完拳,覺得流入了
又溫暖、又有安全感的和堅毅感的正能量。大聲表達想法,就是與人分享沒有什麼不好,
坦蕩地表達是值得讚賞的。雖然很個人化,但總會有產生共鳴的人。不可為別人沒有相同
的經驗而感到困惑而壓抑而保持緘默。能夠透過技能動作的成熟保固,進而鬆動原本頑固
的心理、情感與精神,進而改善真實面,這才是習拳最重要的基本點。」」
師父說:「不用擔心太多,人會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接著藉著累積增長,藉著重
複精緻練習調整,最後有自己嶄新看法的重建。這就好像只有正確的鑰匙才能打開特定的
鎖;同理,只有特定的技能動作方能激發不同部位的筋骨。或許想想核心目的是什麼?有
可能是敘述一段故事,或袒露一個人的特質,或表達心智、感情,或傳輸想法與理念。唯
有完整了解功能和細節的意義,才能將實力發揮。當技能已經熟練到無需有意識的注意(
自動化)之境界,美學、哲學、藝術才會有機會冒出來。你實在太貪婪了,既想要打出自
然又流暢的拳式,又想傳達出拳架的詩意,更想展現出人生哲學層次上的美學藝術。世界
上竟有這麼貪心的人,貪心無所謂,但,背後要有真實力功夫才能支撐起來。」
師父繼續說:「每個人都各自有不同的動機與需求,每個不同的心靈需要不同東西來填補
,不同的拼圖要用不同的技巧取得。有如口渴很久終於喝到水,這時的水是甘露,會忘情
地發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聲音。不要小看身體的感受與身體記憶,它會主動地選取感官資料
,將之處理,轉換成有意義的訊息,並把有用的訊息儲存起來,以供需要時使用。所以每
天練習是為了讓自己隨時處於『準備好了』的狀態,才能增加問題的解決能力。一次次的
練習都會有新的體會以及對這套功法更深入的理解,它會是肌肉感受浸入骨髓內的,它是
讓每一拳鑽進你的心思內的。它不會像新聞報紙念念就丟棄了,也不會像搭乘雲霄飛車,
咻~一下就過去,無法看到周邊風景,只是臉色蒼白地抵達終點。」
慶祝一周年聚會時,我說了個人內在心境上的變化,從一開始的驚恐,練了兩個月
後明顯把一顆心安頓下來;接著一直問,如果沒有一拳把對方撂倒而激怒對方怎麼辦~怎
麼辦?一周年後,換我請求或說會哀求對方,請不要激怒我,因我修養沒那麼好,我會出
手回擊的。大師兄笑倒在地上回說:「你沒有被打扁就很好了,練武之人謙虛是最重要的
。」師父有意無意地微笑著:「繼續練。」
感謝師父善解人意的胸懷,感謝大師兄始終赤誠一顆心的陪伴。
感謝Creative 88留言鼓勵,眼眶的水龍頭閂不住了……。
時間:星期一~五,18:00~19:30
地點: 高雄市鳳山區衛武營後面,輜汽路與新強路交叉點,羽毛球區。
免費
聯絡:07-7414029(EE) fb阮仁珠
(代P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