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武術比賽的心得

作者: bcwang (徐子陵)   2016-03-03 16:04:28
※ 引述《takano (唐獅子牡丹)》之銘言:
: 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武術比賽心得
: 我今年一月初參加了一場散打比賽,對手是練習傳統武術的選手。
: 賽前看他打套路的影片,已經預料到對方的身體素質比我好,但直到比賽當天...
: 我才發現小我10歲的對手:前臂比我的小腿粗,小腿比我大腿粗,體重明明沒差很多,
: 但我比他粗的只有腰圍....
: 極為矛盾的心情。
: 就一個信仰現代技擊武術的我,一直認為當然是肌肉力量強的打肌肉力量差的,體力
: 好的打體力差的。
: 但看到對手瞬間,真的想喊
: "小叮噹,請給我肌力體力都輸對方還可以輕鬆獲勝的道具"
首先欽佩 takano 兄仍持續不斷上場驗證所學,
同時也對 takano 兄心態的轉變有些想法。
若將對抗條件逐一列出,
除肌力體力強弱外,
尚有速度、結構、經驗、戰術調節等因素,
只要任一項有突出優勢,
或加總均值佔有優勢,
都有操作空間。
: 其實,就一個年近40的上班族,比賽勝負,名次先後,其實真的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 重點在於,能否享受練習,並且有比賽來驗證練習成果。
: 比賽的目的在於驗證所學,比賽的勝負其實跟規則,跟對手是否熟悉歸責,有相當大
: 的關係。是以,我們不必以勝負論英雄,因為我們知道,勝負只是虛名,還是需要
: 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就算武藝強過眾人,如果這只是一個自己逃避工作沒出息,家庭
: 失和的通道,又有甚麼用呢??
享受比賽、驗證所學都是很健康的心態,
當目標由擊敗對手轉換為檢驗自己心態、動作,
則外求的執著會變為自我的內省。
這個時候,
對手則不是敵人,
而是協助你克服心理恐懼壓力的扮演者,
如此,
反而該感謝對手的協助。
40 歲對一般人而言雖是個關卡,
但用對心態與訓練方式,
仍然可以有不錯的競爭力的。
: 是以,我很同意NKN版友講的這句話
: "重視場外街頭亂鬥的實用性,反而很難追求純粹磨練一門技術。而且很多攻擊
: 方式不加以限制,則對選手來說也太過危險。"
求廣難精、反之亦然,
在時間成本一樣的情況下,
問題在目標與方法的選擇。
練習者先對自己追求的目標有明確定義,
才好拿捏精與廣之間的比重如何分配。
只要最終整合出來的結果確實達到目標設定,
就算成功。
: 武術的重點,我覺得真的不在於實戰與否,重點在於過程中是否有得到樂趣,或者有
: 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比賽,贏也好輸也好,重點在於驗證。除非你是靠名次
: 升學或者靠獎金生活的國手,否則勝負可能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 既然比賽勝負沒有那麼重要,比賽規則,當然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 有覺得自己可以發揮的比賽,去打就對了。勝也好敗也好,對於自己都是有收穫,
: 不是嘛??
實戰的定義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若是如新聞般的圍毆、刀戰甚或槍戰,
則有規則條件下、訓練出的對戰反應,
肯定不敷使用。
反之為了適應這類狀態而刻意培養對應能力,
則又有不擇手段、練狠心性的風險,
同時這些為生存練出的、較粗糙但有效率的能力,
在被規則保護的賽場環境中,
取得優勢的空間又被大幅壓縮。
所以還是同一個思維,
先確認你要的目的,
再尋求適當的方法。
: 回過頭來,講我比賽時,想喊
: "小叮噹,請給我肌力體力都輸對方還可以輕鬆獲勝的道具"
: 的心情。我認為解答就是傳統武術。傳統武術可以給又老又弱的人一點希望,我覺得
: 就很了不起了。這不是酸,而是年紀大了之後,就連鉤拳打沙包都會痠痛個兩個禮拜
: 的感想心得。
真難得看見 takano 兄會這麼說,
以我的經驗,
道具是有的,
不過不純然是肌力體力,
還得有其他能力如結構力、控制力來輔助。
同時這個傳統武術給人的希望,
我認為仍需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
而不是推給祖宗傳說或空泛武德上。
四兩撥千金,
其實精確的說,
是至少得具備相同對抗等級的千金(能力),
才有機會以四兩的技巧處理問題。
在這個前提下,
該花的時間與專注力成本,
是絕對跑不掉的。
: 傳統武術不見得要上擂台打贏技擊武術才有意義。只要能保有特色,
: 就有他的價值。即便上擂台都被修理,也沒有影響。擂台只是驗證的方法之一,而非
: 全部。打贏也好打輸也好,都只是驗證。就如同空手道披磚塊,批斷也好批不斷也好
: ,都只是驗證的一部分。
這是傳統武術最大的附加價值所在,
因為練拳同時修心,
一個拳理上的對應要求,
可能會讓你憋手憋腳憋心情,
因為它與你想立即回擊的念頭相反。
但隨著你的功夫修為加深,
性格卻也常能隨之調整。
這也是傳統武術最為人詬病的地方,
如果推手確實有門道,
如果黐手確實很專精,
那麼就在這個專業領域喊專業就好,
不要自我膨脹到各式實戰。
否則,
拿出成績來說服人先。
: 但再更一步說,我覺得假若人身安全跟你是否有練習武術關連性真的不大,何必選擇難
: 以驗證切磋的傳統武術呢??直接選擇有規則有護具的技及武術,不是更方便,更愉快嘛??
我的看法是仍有關連,
但屬於技術操作的部份不大,
而是趨吉避凶的決斷能力較多。
至於為何要選擇難度大、成長曲線慢的傳統武術,
前段已提過,
因為這個過程,
說是練拳,
其實是在練心。
共勉~
王兆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