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中小企業如何開始內容行銷的第一步?

作者: zeals75 (徐仲威)   2018-06-19 10:07:23
大家好,很久沒有在這邊發文了
如果要看網頁版,連結在這邊:https://refine.works/blog/324
大部分中小企業主都認為,網站做好,自然會有人看...
那是因為在 10 幾年前,
網站並沒有把 Google Analytics 等流量分析軟體當做標準配備,
因此早期製作的許多網站,並無法去驗證說到底有沒有觀看這件事,
因此,在安慰心理的情況下就認定「我們的網站應該有人看吧!」
實際上,如果你將那些早期的網站裝上 Google Analytics,
你可能會發現它每月的訪客數量都只有幾百個而已。
就我們自己過去營運不同類型網站的經驗,
一個網站每月流量,如果是以最保守的訪客數量指標來看,
至少需要每月五千人次以上,
你才有可能在那個領域建立最基礎的網路知名度。
如果是低於五千人這個數字,
代表的就是你的客群數量太少,
很容易就會淹沒在眾多網站選擇以及搜尋引擎結果之中。
// 花錢 vs 花時間
現實的情況,網站做好,並不會有人發現它的存在,
因為如果每個網站做好,都會被人自動發現的話,
那麼你我應該這幾天都發現了不少新網站才對。
如何讓花錢做好的網站被人看見,是每個企業主都會問的問題,
這問題基本上就是兩個解法而已:花錢或者花時間。
第一個方法,花錢,就是買廣告的意思。
你在搜尋引擎看到排序在最前面的搜尋結果廣告板位,就是花錢買的,
消費者每點擊連結一次,你就必須要付給 Google 大約 10 塊錢新台幣,
點擊次數愈多,你就要付愈多錢給 Google。
如果你的廣告都沒人點,
那麼相對的你就不用付錢給 Google,
但 Google 也不是慈善事業,當它知道你的廣告都沒人點的時候,
這意味著它無法從你身上賺到錢,因此你的廣告就會無法刊登上架。
同樣的,Facebook 也不是慈善事業,
以往許多五花八門的社群操作手法早已行不通,
例如幾點鐘發文?影片好還是文字好?
如果沒有投錢買廣告的話,其實都差異不大。
現在經營粉絲專頁,如果你的內容沒有特別出色的話,
只要沒有廣告預算,影響力可能都大不如你自己的個人帳號。
仔細想想這樣子也不無道理,
因為每個人的臉書朋友都在不斷地增加,
你我都有上百甚至上千位朋友,但是動態時報卻只有窄窄一條,
版位空間明顯不夠!
今天臉書系統光要顯示你所有朋友的動態更新都來不及了,
哪有時間再幫你顯示所有你曾經按過讚的粉絲專頁呢?
(更何況我們曾經按過讚的粉絲專頁數量,還可能遠高於自己的朋友數量)
無論是 Google 或 Facebook 廣告,
共通點都是要有持續花錢,才會看得到效果,
而且當廣告一暫停,你馬上有感。這也不能怪他們,
因為如果你不下廣告卻還有感的話,那麼未來有誰會繼續跟他們買廣告呢?
// 不想花錢,就花時間
要做有效的網路廣告投資,
每個月至少要固定花三萬元以上才會有顯著的效果,
但這個數字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
根本就是不在預算範圍內的事情。
因此,假如不想要花錢的話,我們最建議的就是做「內容行銷」。
內容行銷的定義,簡單來說,
就是透過「好的內容」,讓你自己被讀者發現。
所謂好的內容,就是「對讀者有用的內容」。
舉例來說,假如你今天是賣有機食物的商店,
你的好內容可能是有機食譜,
因為它可以幫助顧客做出更美味的有機料理,
也可以發掘更多未來可以採購的有機食材;
假如你今天是經營一間律師事務所,
你的好內容可能是提供簡易的免費法律諮詢,
當顧客在找資料的時候可以更容易找到你,
當真正需要打官司的時候,自然也會優先想到你。
發現了嗎?好內容一開始會幫助消費者,
但最後則是會幫助到你自己(變成你的生意)。
幾乎每個產業,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目標客群需求的內容主題。
假如你已經知道什麼主題對你的顧客來說是好的了話,
那麼接下來就是把內容「實體化」了。
// 可被搜尋到,就是節省廣告費
內容實體化就是把內容寫成文章、拍成影片、製作成圖表,
或者任何可以被輕易複製傳播且搜尋得到的格式。
在此我們非常強調內容的可複製性以及可搜尋性,
因為做內容行銷最重要的就是要節省廣告花費,
如果你的網站有辦法被搜尋到,那麼你的顧客點擊你的網站一次,
等於你就節省了一次廣告花費,
當你的每月造訪量達五千次以上,
你每個月可節省的廣告花費,就相當於是四、五萬元。
不過要把內容實體化,
就是內容行銷最需要花費時間人力成本的地方。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建議自己的客戶要及早開始,
一直做就對了,每次寫出去的文章、做出去的影片,你都會看到效果,
即使沒有效果,也都具有它的意義,
因為你可能會知道這種主題行不通,或者這種形式觀眾不愛。
惟有當你製作的內容開始有了一定數量之後,你才會慢慢被讀者或觀眾給予回饋,進而改善你的內容品質,讓網站人氣逐漸變好。
// 跟消費者站在同一邊準沒錯
像我自己很關注的內容行銷案例,
是經營中古車買賣的「小施二手車」。
一般社會大眾對二手車商的既定印象就是「黑心」,
因此,小施二手車的操作方式就是站在消費者這邊,
教消費者如何不被黑心商家矇騙,在揭露不肖同業手法的同時,
就是向消費者展現「誠實經營信念」的最好證明。
像是小施二手車最有名的《簡易碰撞鑑定教學》這篇文章,
從 2015 年發表至今近三年的時間,已經累計將近一萬個讚,
是個可以有效一直開發陌生客人的超值文章;
又例如《中古車秘辛之~騙來了再說》這一篇,
小施則是用極短的篇幅,寫出對消費者非常有幫助的重要資訊,
減少消費者被騙的機率。
//及早發佈,及早累積
Google 搜尋引擎的邏輯,簡單來說,
就是它會給使用者看它認為對使用者有幫助的文章,
至於什麼東西對使用者有幫助的呢?
愈多人看過的文章,通常就是比較有幫助的文章,
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去看呢?
基於這個大原則,搜尋引擎是個滿注重「先行者優勢」的傢伙,
一旦你的文章搶先開始累積人氣,你的人氣愈高,就會獲得愈高的排名曝光;
獲得愈高的排名曝光之後,就會獲得愈高的人氣;
如此一來,就是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不過還是要注意的是,
如果內容有問題、言之無物、對讀者沒幫助的話,
再早發表都還是沒有用的。
一般企業最容易犯的錯,
就是把吹捧自己的企業廣告給做成了內容,只顧著說自己的好,
卻忽略了這東西對消費者到底有沒有用實際用處。
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還寧可直接看你的廣告,
也不願意受到被標題欺騙的那種差勁感覺。
最後,如果對於內容行銷有興趣深入研究的人,
可以翻翻看《內容電力公司》這本書。
博客來:http://bit.ly/2JMJgvP
這本書雖然講得頗深,但我對於其中「內容創業模式」的觀點,
感到很有趣,也希望你會被激發出不同的想法。
註:Google Adwords 廣告採競價模式,每次點擊所付出去的廣告費用,
會隨著競爭對手關鍵字的廣告評級(廣告評級= 出價 x 品質分數)有所改變,
愈熱門的關鍵字因為競爭愈激烈,所以價格都會愈高,
點擊一次可能須花費百元以上的代價。
作者: k101646 (有夢最美 失望相隨)   2018-06-19 11:26:00
好文
作者: mandychou (妙妙)   2018-06-19 22:09:00
作者: applebg (數學不及格)   2018-06-20 16:05:00
推好文章,謝謝分享。
作者: llgh (中肯潑冷水)   2018-06-21 01:44:00
一般來說企業經營時間成本比金錢成本貴得多 溫火慢煮很危險十個好內容、每個5個人看 vs 一個好內容、下廣告讓100人看很多時候搞不好花的錢兩邊是一樣的
作者: zeals75 (徐仲威)   2018-06-21 10:55:00
有錢好辦事,兩個都做,效果就會加倍囉
作者: BOOYU (BOOYU)   2018-06-22 07:55:00
3Q
作者: austen911 (引渡使者)   2018-06-22 09:32:00
內容行銷還是有技巧的,不是把內容寫好就好了,而且GOOGLE也不是吃素的,網友也不是吃素的,你要怎麼讓好的內容推出去才是重點,一味說下廣告沒用,實在很偏頗個人認為,你會這樣說,代表你還不了解內容行銷,文章內容其實根本沒有講到真正的重點,不管是內容還是廣告能講出操作的重點,才是好的文章,內容行銷很難,但難的不只是內容生成,而是操作,只是會內容生成的行銷人比不會的人,來的更有優勢而已= =如果可以,可以請你說一下,如果突破google搜尋引擎機制嗎?
作者: zeals75 (徐仲威)   2018-06-25 09:38:00
如果是教科書的話,我是覺得《內容電力公司》那本滿完整的了,小弟的意思並非認為廣告沒用,而是現實情況許多中小企業對於廣告來說都是飲鴆止渴,不知道核心出了問題當廣告一停,流量和談論都消失的蕩然無存
作者: JimmyAperio (Jimmy)   2018-07-02 20:57:00
好文 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