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讓一龍馬寫轉生小說

作者: crazypitch (′‧ω‧‵)(丁洨雨)   2025-11-05 15:00:49
背景:朱元璋洪武年間
身份:太醫
劇情:醫治馬皇后、朱標、朱雄英
洪武醫聖錄
我叫李無極,前世是二十一世紀的中醫世家傳人,專攻針灸與本草。一場車禍後,我睜開眼
,發現自己變成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明應天府的一名小太醫,名叫李無極,年僅二十
五歲。原主因醫術平平,屢次診脈失誤,被同僚排擠,險些丟了飯碗。我保留了前世的記憶
與醫術,決心在這亂世中活出名堂,甚至改寫歷史。
第一章:初入太醫院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重,宮中人心惶惶。馬皇后身患「氣滯血瘀」之症,伴隨咳嗽、胸悶
、食慾不振,御醫們束手無策,只會開些人參、黃芪的補藥,卻不知病根在肝鬱脾虛。我被
分到太醫院伺候,負責煎藥,地位低微。
一日,太醫院判胡濙召集眾御醫,怒斥道:「娘娘病勢日重,爾等無能,豈不愧對聖恩?」
眾人噤若寒蟬。我趁機上前,稟道:「大人,學生以為娘娘之病,非單純虛症,乃肝氣鬱結
,血脈不暢,當疏肝解鬱,活血化瘀。」
胡濙冷笑:「你一介小太醫,竟敢妄言?若有方子,拿來試試!」
我心知這是機會,寫下藥方:柴胡10g、當歸12g、川芎8g、白芍15g、香附10g、茯苓12g、
薄荷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劑,輔以針灸足三里、三陰交、太衝穴。
胡濙半信半疑,命我試藥。三日後,馬皇后胸悶減輕,咳嗽好轉,食慾漸開。朱元璋親自召
見我,問道:「汝何許人也?竟有此奇效?」
我跪奏:「臣李無極,世居江南,略通醫術,願為陛下與娘娘效犬馬之勞。」
朱元璋龍顏大悅,封我為太醫院丞,專責馬皇后病情。
第二章:救治太子
馬皇后病勢漸穩,我卻聽聞太子朱標病倒。朱標身患「心脾兩虛」之症,伴隨心悸、失眠、
體倦乏力。御醫們診為「心火過旺」,開清熱瀉火之劑,卻讓朱標日漸虛弱。
我請命為太子診脈,脈象沉細,舌淡苔白,分明是氣血不足。我開出方子:黨參15g、黃芪2
0g、白術10g、當歸12g、茯苓12g、酸棗仁15g、遠志10g、龍眼肉10g、甘草6g,另以歸脾湯
加減,配合針灸神門、內關、心俞穴。
朱標服藥七劑,精神漸復,夜能安眠。朱元璋大喜,賞我黃金百兩,命我兼管太子與皇長孫
朱雄英的起居飲食。
第三章:皇長孫的危機
朱雄英,年僅八歲,卻因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時常發熱、咳嗽,御醫診為「肺虛痰熱」,
用藥不效。我診脈後,發現他乃「脾肺兩虛,痰濕內阻」,若不調理,恐難長壽。
我開方:太子參15g、炒白術10g、茯苓12g、陳皮8g、半夏9g、甘草6g、黃芩10g、桑白皮10
g,另以推拿調理脾胃,針灸肺俞、脾俞、太淵穴。同時囑咐宮人每日為雄英熬製山藥粥,
補脾益肺。
一月後,朱雄英氣色紅潤,咳嗽全消,活蹦亂跳。朱標抱著雄英,對我說:「李太醫,若無
你,孤與皇兒恐難見今日!」
第四章:宮闈血影
洪武十六年春,應天府桃花盛開,宮中卻暗潮洶湧。
馬皇后病癒,太子朱標復健,皇長孫朱雄英活潑如常。三條「龍脈」同時康復,震動了整個
太醫院,也驚動了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一、暗箭初現
我升任太醫院使後,獲准獨立開藥房,名「無極堂」。每日清晨,我親自為馬皇后、朱標、
朱雄英把脈,午後整理病案,夜裡研讀《黃帝內經》與《本草綱目》。
一日,我在藥房煎藥,忽聞「咚」一聲——藥罐蓋被掀翻,一股淡淡苦杏仁味飄出。我急掐
人中,撬開藥童小福子的嘴,吐出半口黑渣——砒霜。
「誰讓你加的苦杏仁?」我厲聲問。
小福子抖如篩糠:「是……是胡大人(胡濙)說,娘娘咳嗽未愈,需加北杏仁五分……」
我冷笑。北杏仁去皮生用才止咳,帶皮炒用則生毒;五分?足以毒殺一頭牛。
我當即封存藥渣,連夜進宮稟報朱元璋。
二、錦衣夜探
翌日寅時,錦衣衛百戶毛驤帶人衝入太醫院,拿下胡濙與三名藥房吏。我被召至奉天殿,朱
元璋龍案上擺著一包白粉。
「李無極,朕問你,這可是汝藥房之物?」
我跪地叩首:「啟奏陛下,此乃胡濙私藏砒霜,臣已查明,藥房進藥簿載明:『洪武十六年
二月廿三,胡判取北杏仁一兩,無出庫記錄』。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無極堂從未購砒霜。

朱元璋目光如刀,掃向胡濙。胡濙竟咬破舌尖,噴血怒吼:「李無極妖言惑眾!他用柴胡、
薄荷疏肝,實則瀉娘娘真氣!老臣為護龍體,才出此下策!」
殿內嘩然。朱元璋拍案:「好一個『下策』!來人,拖出去——杖六十,發雲南充軍!」
三、第二波暗殺
胡濙案了結,我以為風波平息。誰知三日後,太子朱標夜半心悸復發,口吐白沫,脈象乍數
乍停。我急用金針刺內關、膻中、人中,再灌生脈飲加麝香,才救回一命。
我在朱標嘔吐物中發現細微銀屑——銀針試毒法無效,說明毒物非尋常砒汞。我以現代化驗
思路,用硫酸銅試紙(我私下以銅屑、濃醋自製),試紙瞬間變藍——乌頭碱!
乌頭碱藏於何處?
我連夜排查太子飲食,終在御膳房送來的桂花鴨中,發現鴨皮縫合處夾着一根極細的竹管,
內藏乌頭粉末。竹管外壁刻着極細的「晉」字。
晉王朱棡——朱元璋第五子,封地在太原,素有「北平第二」的野心。
四、馬皇后的試探
馬皇后病床前召我,聲音虛弱卻堅定:「李太醫,哀家知你忠心。但皇長孫年幼,太子仁厚
,陛下……性情多疑。你可有法子,讓這宮中少些刀光?」
我沉吟片刻,開出一張「安神香方」:
沉香3g、龍腦冰片0.5g、檀香5g、合歡皮10g、夜交藤15g
每日焚燒於太子東宮與坤寧宮,香氣能安神定志,同時掩蓋可能的毒氣。
更關鍵的是——我將朱砂換成雄黃粉,遇乌頭碱會產生刺鼻硫味,提前示警。
五、奉天殿對質
我將桂花鴨、竹管、試毒紙一併呈給朱元璋,並附上《毒物辨識圖譜》(我連夜手繪,標註
乌頭、鶴頂紅、斷腸草等十餘種毒物)。
朱元璋看完,沉默良久,忽問:「若朕要你查出幕後之人,你敢不敢?」
我叩首:「臣願以醫者仁心,查明真相。但求陛下——若涉親王,勿傷無辜。」
朱元璋冷笑:「朕自有分寸。」
三日後,錦衣衛在晉王妃的陪嫁丫鬟房中,搜出乌頭原株與密信,信中寫道:
「標哥兒若崩,雄英幼弱,北平可圖。」
落款:燕
六、血染紫禁
朱元璋震怒,卻未即刻處置朱棡(燕王朱棣)。他深知,若公開處死親王,恐動搖國本。
最終,晉王朱棡被「賜死」於封地,官方稱「暴疾」。其妃丫鬟皆沉淵塘。
我被召至乾清宮,朱元璋遞來一柄金柄小刀:「李無極,朕賜你『尚藥刀』,日後遇毒,可
先斬後奏。」
我跪受,卻在刀鞘內發現一行小字:
「護標,護英,護大明。」
七、尾聲:無極堂的暗號
從此,凡無極堂藥包,均以紅線綁之,內藏一粒朱砂丸。若遇毒,朱砂變黑,立即停服。
宮中流傳一句暗語:
「紅線朱砂,醫聖護龍。」
而我,每夜在藥房燈下,寫下《無極醫錄‧毒篇》,第一句便是:
「醫者,救人亦殺人;毒者,殺人亦救世。存乎一心。」
尾聲
我留在太醫院,繼續懸壺濟世,傳下《無極醫錄》,記錄針灸、本草與診病心得。後人稱我
為「洪武醫聖」,卻不知我內心最大的遺憾——未能讓這對父子、祖孫真正安享天倫。
若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願用盡所學,守護這盛世長安。
(全書完)
作者: loserforever (請大家幫我抓小偷)   2025-11-05 15:04:00
叫他一天寫3000字 直接投稿賺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