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軍大獲全勝?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川普政府正悄悄地放寬其標誌性
的「互惠關稅」政策。報導指出,川普總統近幾週已豁免了數十種產品的關稅,並在與他國
的貿易談判中,主動提議為數百種商品(從農產品到飛機零件)提供豁免。此舉被視為川普
團隊為即將到來的最高法院聽證會所做的避險策略。
#最高法院11月聽證會成關鍵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此一轉變的背景是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在 11 月初就「互惠關稅
」的合法性舉行聽證會。若政府敗訴,可能被迫退還已徵收的大量關稅。同時,政府內部也
逐漸形成共識,即美國應降低對那些「國內無法生產」商品的關稅。川普第一任期的國家經
濟委員會副主任艾森斯塔特(Everett Eissenstat)也證實,「這種認知確實正在形成」。
#可能轉向232條款
然而,報導分析,這不代表川普政府全面放軟。在放寬互惠關稅的同時,川普正擴大使用更
具法律基礎的《1962 年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款(Section 232)來徵收新關稅。繼先前
對金屬和汽車課稅後,本月又宣布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家具徵稅。上週五,他更依據 232
條款,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卡車及零件徵收 25% 關稅,對巴士徵收 10% 關稅。
#附件三清單曝光
川普在 9 月已透過「附件二」(Annex II)清單,豁免了黃金、LED 燈及特定礦物化學品
。同時,一份名為「附件三」(Annex III)的清單更預告了未來可能豁免的數百種產品,
鎖定「美國無法種植、開採或自然生產的產品」,如特定農產品、飛機零件和藥品原料。此
舉也簡化了行政流程,授權商務部和貿易代表署(USTR)可自行批准豁免,無需總統逐一簽
署行政命令。
#商務部長立場軟化
就連先前堅持「沒有豁免、沒有例外」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立場也已
軟化。報導指出,他在 7 月底的電視採訪中改口稱:「如果你種植某樣東西而我們不種,
那就可以零關稅進來。」此舉呼應了食品業的長期訴求,包括消費者品牌協會先前即致信政
府,要求豁免咖啡、可可與香料等商品。好時(Hershey)和 Chicken of the Sea 等企業
也表示,正積極尋求可可和鮪魚的關稅豁免。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VxKUUdHW/
巨大跟工具機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