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腔就要「ㄣㄥ不分」!研究證實:逐漸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25-08-21 22:10:41
※ 引述《EPika (伊皮卡)》之銘言:
: 印 ㄧㄣˋ
: 迎 ㄧㄥˊ
: 頻 ㄆㄧㄣˊ
: 蘋 ㄆㄧㄥˊ
: 明明聲部都是ㄣ
: 加了部首之後卻變成ㄥ了
: 這沒道理啊
: 是說羅馬拼音一樣嗎
印:《說文》印部,印:从爪从x,凡印之屬皆从印。
《廣韻》去聲,於刃切。
刃,臻攝眞系,三等開口呼
迎:《說文》辵部,迎:逢也。从辵卬聲
《廣韻》下平,語京切。又去聲,魚敬切。
敬,梗攝更系,二等開呼,或三等開口呼
講人話:迎的聲符構字不是「印」而是「卬」,所以至少早在東漢就不同音的兩個字
頻:《廣韻》上平,符眞切。
眞,臻攝眞系,三等開口呼
蘋:《廣韻》上平‧眞‧頻。
眞,臻攝眞系,三等開口呼
一模一樣
所以這兩個字宋代其實同音
再查了一下康熙字典還是同音
怪了
然後我去找了最教育部國語字典
發現其實「蘋」當代審音是審成多音字
(一)ㄆㄧㄣˊ
植物名。蘋科蘋屬。「田字草」、「白蘋」之古稱。參見「白蘋」條
(二)ㄆㄧㄥˊ
參見「蘋果」條。
所以蘋(ㄆㄧㄥˊ)果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來的用法,「蘋」本音還是ㄆㄧㄣˊ
再考證一下
: 蘋果起源於中亞,直到今天當地還可以找到蘋果的野生祖先:新疆野蘋果。
至少東漢時期已經引入中國,所以也不是近代移入造成的譯音問題
那會是什麼原因?方言?訛誤?
這案例非常怪
非常玄
恩...
作者: redDest (油宅)   2025-08-21 22:11:00
你怎麼會一堆神奇的東西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25-08-21 22:16:00
好歹這門課我有拿到學分 會一下不過份吧
作者: wangyc (╳乂ㄨメX乄χ×x)   2025-08-21 22:17:00
幫我看一下 歲 穢 惠 穗
作者: emptie ([ ])   2025-08-21 22:41:00
這是na本科(?)的課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