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at0808 (桐生キキョウ)
2025-08-06 18:43:35七月底之後,再多的分析、檢討,幾乎都難以回答人們心裡一個終極的疑問。對綠營選民來
說,投票結果的挫折感,最大不是來源於失敗,而是竟然有這麼多人「討厭民進黨、恨民進
黨,甚至恨到葬送台灣也無所謂」。
但對於蠻多綠營支持者始終不相信「真的存在」的中間選民來說,問題是一樣的,只不過呈
現的是鏡相,是「你們恨藍白,恨到不願把我們當成共同體的一份子了嗎?」
甚至這個問題也可以是:「你們就這麼恨,恨到只要能打擊藍白跟小黨,不必團結更多人,
把國家葬送給中共也無所謂了嗎?」
我要強調,兩者都是感受,而非事實。是,看起來很刺眼,卻是不得不面對跟理解的心態。
確實有一部份心態極端化的支持者是這個狀態,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即使立場對立、即使
選票上蓋了不同選擇,只要能好好坐下來聊(以質性問卷也能看出),都會發現彼此同意的
比不同意的多,並不是真的不能一起努力。
有幾個數據分析可以證明這個情況的存在,一是從催票率對比前次大選的分析(如謝達文、
吳奕辰),也有林宗弘老師選前的問卷研究,有更細的針對不同變項,另外,則有Jiasin Y
u 統計出來對民主制度支持度的。這個我有直接轉發,但我還有很多想額外補充的話,所以
獨立貼一篇,也測試一下不同的效果。
對這類數據的解讀,如果陷入簡化的二元論,就看不到可以努力之處,變成「四面都是敵人
」。很多轉貼這些數據爬梳的,尤其是吳奕辰那篇,被幾個流量較大的KOL直接歸類為「中
間選民不存在」、「中間選民只會背刺、都是藍白裝的」。何況這可能根本不是作者本意。
你可以那樣理解世界,但現實是什麼?我們不可能只靠四成人口守住國家主權、還要應對戰
爭的逐步發生。繼續認為自己只是沙包、繼續堅持綠營怎麼做都沒有用,終究也會成為某一
種「中共同路人」(此處是借Jiasin Yu那篇的用語,並非為其代言):你和你恨的、厭煩
的、不理解的那些人,儘管完全不是你的意願,卻還是以不同方式有利中共了。
事實是,這些「討厭民進黨」的人並非鐵板一塊,以這些數據為基礎,我們也可以追問:未
堅定支持民主制度的人,是不支持民主制度,還是不支持媒體跟網路社群上,各種互貼標籤
、把對方當成敵人的「那樣的民主」?他們投下不同意,都是真心選擇藍白,還是心中抱著
要「制衡」的不得已?
今年多份數據都不容樂觀,卻還是告訴我們,「民眾黨至2024年,認同民主體制的比例降為
43.6%」、「時代力量的支持者...「留下來」的人還是對民主體制有較高認同者」、「無政
黨支持的游離選民....比例一直在4成左右徘徊」,即使是國民黨支持者,在2024年也仍有3
7.0%」。(以上數字均出自Jiasin Yu的爬梳整理)
也就是說,除了堅定統一、擁護威權的選民之外,各政黨裡都還是有近四成是可以且值得爭
取,甚至不需要漫長及大的打擊變化,就有可能改變的選民,更不要說小黨中這種選民比例
高很多。
支持台灣主權、堅定抗中,且無論如何不改變對民主制度的支持的這一群人,不等於支持民
進黨。講「中共同路人」的殊途同歸,對他們不是完全無效,但2020已經發揮到最大效益,
之後隨民進黨在內政上的失分快速流失。
當我們喊罷是為了愛,但這份愛展現的方式,卻太常在社群效應下變成對他們人格與選擇的
否定、對其思考能力的質疑。(再三強調,變成的樣子不是我們的原意,而是我們無法掌握
所有別人接收資訊的方式)這不可能是健康的民主、有韌性的社會的土壤。
這一群選民不只存在,並且也開始固化,是用罵、用中國威脅叫不回來的選民......只要中
國一直沒有明顯軍力集結或反送中那樣的大事,他們就是不會含淚投票、「相忍為國」。你
可以覺得他們蠢、可以罵他們不知道自己當了中共同路人,但終究,我們要不要和他們一起
守住台灣?
你不想被這樣的人勒索,他們同樣也不想被民進黨勒索啊。那怎麼辦?民主總是要有一群成
熟的人起來承擔,不是嗎?你是要仰賴、等著你眼中這群「蠢人」,還是先從抱怨不甘的位
置站起來,去做該做的事情,去接受你所不喜的小黨(白不算喔)承接他們的選票,只要不
進藍白票匭就是好事?
我們有沒有可能開始理解並接受,不喜歡民進黨、投不下民進黨的人裡面,至少有四成甚至
更多,並沒有想要看到台灣被中國統治,也沒有只要台灣不好就開心,他們想要的跟我們其
實差不多?除非有時光機,把他們抓到三十年後去看一下是怎麼「殊途同歸」,否則短時間
內,那張票就是過不來,那要給什麼樣的替代選項?不管是民進黨好好回應選民對內政的焦
慮、拿出更服人的成績,還是能有其它與綠營在國安大事上能結盟的選項,我們就是需要有
一個能大於藍+白的聯盟啊!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是,小黨終究會變成另一個柯文哲黃國昌。但事實是什麼?2014後的這十
年,已經把選民篩出更細的群體了,包括清楚堅定知道中國不可信的群體、更知道政治是什
麼,以及自己要什麼的群體。不能單看比例,而是要看紮實度(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妥協),
現在給出合理選項,他們是能與藍白柯黃分道揚鑣的。
更不要說如果有一個堅持主權和民主的政黨,能兜住討厭跟恨惡民進黨中的至少四成,一方
面能截斷藍+白就能最大過半的惡夢,另一面能讓台灣朝「兩個本土最大黨」的正常國家化
能再邁進一步。走這個目標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已經很很清楚自己票源不同於藍白。
講白了,綠營不能既不容內政上和人事上的批評,又覺得白營選民根本爭取不了,同時還想
碾壓小黨,並把所有沒三票民進黨的選民都當又笨又壞。這不同樣是標榜「我懂妥協」,實
質卻是既要又要還要?
最後還是有點語重心長,講點同溫層不愛聽的,現在討厭民進黨,跟以行動投柯黃藍白(請
注意,這兩群人沒有完全重疊,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把這些人當成同一群,無差別的與之叫
戰),裡面也有一定比例,並不是被什麼歷史包袱或媒體洗腦、對民進黨天生不友善,而是
被過去幾年民進黨支持者的作風激到、氣到的。
我沒有在責怪誰,就算不談策略和用語,光是社群效應,只要是公開發文,只要未非常繁複
精確的指明批評的對象,在不全然同意的人眼中,就很容易變成仇恨值。
但有一群人真的在那裡,當我們願意改變自己的狀態,就有機會變回「同路人」。我們當然
也可以任性,堅持「不當聖母」(雖然我還是很困惑何時做對的事情就是聖母病長女病了)
,但戰爭在即,如果就是該有人得先學著當大人,那我們是不是至少,先起個頭,讓對方也
有機會成長?我這個敘述法,已經非常站在綠營支持者的角度,而不是小黨的角度了,他們
看起來一定超級紆尊降貴、超不舒服的。
但這確實是一個讓人不太喜歡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民主政治需要的是能夠成熟處事的成
年人,願意承擔起公民的責任,一起努力,而非無止境的情緒內戰。
如果你是小黨的支持者,你終極的目標也是守住主權、民主的生活方式,且你願意多走一步
,是不是也能在面對綠營支持者看似不理性的言行時,自我約束去做一個成熟的大人,繼續
努力告訴他們:「我們要的是一樣的」,票可以不投民進黨,但絕不進藍白?
最後,我想還是可以再次把心裡那個疑問:「你們就這麼恨民進黨,恨到葬送台灣也無所謂
嗎」,試著轉變成:「我們對台灣的愛,能否深厚到拿出該有的力量,勇敢面對事實,並調
整心態,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