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追求「腦袋空白」
這點改變了我的遊戲規則。我以前以為冥想時有想法就是失敗,但其實思緒是正常的!只
要察覺它們,不要抗拒。就像彈出式廣告,不要點進去,讓它們自己飄過去就好。
從非常短的時間開始
大家都說「從5分鐘開始」,但老實說,一開始連5分鐘都太久了。我是從1分鐘開始的。
不設鬧鐘,只是靜靜坐著,有意識地呼吸,不碰手機。然後慢慢延長時間。
把呼吸當作錨點
我會一邊數呼吸:吸氣=1,吐氣=2,數到10再重來。如果忘記數到哪?
沒關係,重新從1開始。這能讓我的「猴子心」有點事做。
把冥想變成日常習慣的一部分
我每天早上刷牙後就冥想。沒有藉口,沒有「今天要不要冥想」這種問題,
它就像上廁所或洗臉一樣自然成為日常。
我是從《原子習慣》學到這個「習慣疊加」的小技巧的。
放音樂不是作弊
有時我會播放輕柔的環境音樂或雨聲。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完全的安靜,這沒問題。冥想的
重點是專注,不是自我折磨。
用任何你喜歡的姿勢坐著
盤腿坐、坐椅子上、躺著——都可以。你不需要像喜馬拉雅山的僧人一樣坐姿端正。只要
保持不動就行。
把思緒像瀏覽器分頁一樣貼標籤
當某個念頭冒出來,我會默默標籤它:「未來計畫」、「隨機回憶」、「雜念」。這樣標
籤之後,念頭好像就失去力量,慢慢消失了。
「冥想」不一定要坐著
慢慢走路並專注於每一步=冥想。吃飯時不看手機、專心吃飯=冥想。
冥想重點是覺察,而不是姿勢。
複製的 等等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