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57549
未來一段時間,台灣將要與美國進行一段艱苦又煎熬的關稅談判,從幾個數字可看出美國對
台灣的要求與壓榨堪稱惡劣又離譜;而最終,無論是政府或是民眾,都該問一個問題:台灣
值得付出多少代價來換取美國給予15%的關稅。
在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前,川普對日、韓的關稅訂在25%,歐盟則是威脅要課30%,在雙方達
成協議後,稅率都降成15%,但為了得到這個15%的稅率,日韓歐都付出龐大的代價:歐盟承
諾(3年)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
元、購買1000億美元的天然氣;韓國承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
從這裡就可看出,川普日韓歐這些對美貿易享有龐大順差、又屬較富有先進的經濟體,有一
套基本「標準款」要求:承諾「投資美國」、「採購美國」,金額至少都在數千億美元之譜
,達到此條件才能給予15%的關稅;此外,無一例外的是:所有國家都要給美國商品進口零
關稅的待遇、取消所有的貿易障礙。
日本被迫「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但日本是一個經濟規模(GDP)達4.026兆美元、居全球
第4大經濟體的國家,台灣GDP規模8000億美元左右,只有日本的20%,台灣「何德何能」、
又是為何如此倒楣,讓美國逼迫要拿出與日本一樣的錢去投資美國?
甚至GDP規模達1.7兆美元、是台灣2倍的韓國,被迫投資美國的金額3500億美元,也比台灣
都低。白話文講就是:相較日韓,台灣明顯是相差數倍的「小個子」又「瘦巴巴」,但美國
卻要從台灣身上榨取出比日韓更多的油、割下更大塊的肉。
當台灣社會了解到美國對台灣的壓榨有多惡劣後,所謂的「疑美論」大概會再次擴散,賴政
府一直不願透露分毫談判內容、美方要求,或許這也是原因之一。最終台灣終究要面對一個
痛苦的選擇:願意付出多少代價讓稅率降到15%?
台灣是檸檬
那主菜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