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一下這10大
我認為也是給台灣人點心理預期
1. 逾萬項美國商品關稅全免
= 開放產業 這個日韓也有
2. 降低進口門檻
- 這個日韓沒提 但其實大概也有只是日韓沒細說
3. 開放東部經濟走廊(EEC)與基礎設施投資
- 設廠相關的吧 這個日韓沒有 只有泰國有很正常
- 事實上泰國 越南 等等都是先進國設廠的選擇
- 台灣企業也不少有在那邊開新工廠的 (因應中美貿易戰)
4. 採購美國能源與飛機
- 韓國有 要買能源 日本不知道 台灣肯定跑不掉
5. 5年內減少70%對美貿易順差
- 其實就是上面 1 + 2 + 4 = 5
- 日韓就算沒提也是自然會發生的
6. 採納新「原產地認定規則」(RVC)
- 同3 這個只有泰國特別提很正常 但應該日韓也有
- 說穿了就是不給其他國企業繞過生產地
(挖幹 可是都19%了 這)
- 同時也保護那些關稅 < 19 但已經在泰國有設廠的國家企業
7. 對美數位雲端服務稅減免
- 阿這 應該算多出來的
8. 擴大美國農產品配額
- 所以上面的 5 = 1 + 2 + 4 + 8
9. 維護戰略產品關稅保護
- 這個泰國保留的對自己產業的保護
- 一想到台灣可能要保護自己的汽車 就...
10. 遵守泰柬邊境停火條件
- 這跟我們無關
所以結論就是 跟日韓差不多 都是投降條款
而且做為相對落後的國家 多了一些相應的條款
但最後 還是19% > 日、韓
算是台灣可以參考的對象
事情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