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rimodo (好吃棉花糖)
2025-07-04 09:31:31【資訊操弄組合拳:放大醜化青鳥與台派,再加上假帳號反串】
這陣子有兩個網路話題聲量不小:遊客在 #自強隧道 拍照被公審,以及幼幼台跳抖音歌曲
#大展鴻圖 被網友批評到下架。
這些話題是怎麼樣被操作和擴散的呢?
首先,源頭帳號身分不明。比如最早在Threads發文公審自強隧道事件的帳號alejet,
自我介紹雖然寫「滯台支那人滾出台灣」,但並沒有任何照片或個人生活資訊,追蹤者也相
當稀少,難以辨別實際身分。
接著,特定側翼粉專如「政客爽」快速作圖、發文,更搭配鮮明且惡意的下標像是「民
進黨開啟大獵巫時代」、「青鳥逼遊客刪除照片」。但原始發文帳號,一定等於是青鳥參與
者嗎?
再來,特定媒體立即跟進報導。相關報導的標題包括「女遊客自強隧道拍照『遭青鳥PO
網公審』」、「幼幼台大跳〈大展鴻圖〉影片遭青鳥出征罵到下架了」。再一次地,「青鳥
」被刻意放大作為群體的標籤。
然後,藍白政治人物透過受訪表態譴責。蔣萬安說「我們都感到非常的心疼」,張啓楷
則說「不分青紅皂白」。
最後,是館長跑去自強隧道前跳〈大展鴻圖〉,痛罵「青鳥吃屎吧」。影片在網路上迅
速流傳,2天累計54萬次觀看,特定媒體跟著再報導一波。
這樣的操作,是不是很眼熟?
其實,當年從「野草莓」到「太陽花」,也是這樣被刻意放大檢視,加以醜化,潛台詞就是
「這是一群不理性、極端反中的暴民」。只不過如今的操作,包含了側翼搧風、媒體點火、
政客幫腔、網紅助陣、假帳號出沒,是一套更加完整的 #資訊操弄組合拳。
我特別想指出,當媒體的下標,本身就帶有偏見,意圖 #污名化(Stigmatization)青鳥、
台派或任何群體時,都是不應該的。舉個鮮明點的例子,關於原住民的犯罪事件(酒駕、吸
毒、傷害等等),新聞下標常點出「原住民身分」,彷彿群體身分和個人行為間有必然連結
,但任何社會新聞中,會出現「漢人」兩個字嗎?並不會。
以及,在社群網路演算法造成的 #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下,尤其要當心刻意反串的
假帳號。所謂的「出征」或「極端言論」,都有可能是被刻意製造或煽動出來的。最近在Th
reads上,有好幾個自稱「台派」卻到處引戰的帳號,或是自稱「青鳥」表示罷免要投不同
意的帳號,已陸續被發現是假帳號。相關資訊請參見留言。
可以預期,罷免投票前,這樣的操作還會繼續下去。可能是放大不知名網友的意見,冠上 #
台派 或 #青鳥 標籤,然後飽以組合拳;甚至可能根本就是假帳號帶頭發文,從頭到尾都是
刻意的資訊操弄。
所以,該怎麼辦?
第一,對於情緒強烈的媒體報導或網路資訊,不論內容立場如何,盡量先「停、看、聽」,
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第二,對於身分不明的社群帳號,保持警覺與懷疑。不是說匿名帳號一定有問題,而是確實
可辨識的真人帳號,特別是現實社會中存在人際連結的帳號,較值得被信任。
第三,關於國家安全,有警覺是好事,但也不必過度焦慮。我的夥伴 馮艾立 諮詢過專業者
後,已指出多數街道地景,情報價值很低,中共不會派人來錄影(文章請見留言)。此外七
月是 #國家團結月,將有各類演習,國防部也已經說明,拍攝公開場域不會被處罰。
第四,台灣很好,值得台派自信擁抱。有些人喜歡酸菜魚或〈大展鴻圖〉,在台灣那也是一
種自由,我們儘管把力氣花在推薦更好的事物便是。同樣的,台灣有很多很棒的風景與人情
,護國大遶境 也即將開始了,不妨結伴上路,一起拍攝和分享台灣之美吧!
(不想貼假帳號的截圖傷眼睛,附圖就貼張早晨的蘭陽平原海岸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