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antan-web.jp/article/20250524dog00m200027000c.html
由《搖曳露營△》作者あfろ老師創作的漫畫《mono》改編的電視動畫正在播出。原作漫畫
目前於芳文社的《まんがタイムきららキャラット》連載中,故事描繪了攝影部與電影研究
部合併而成的「映攝社」中,女高中生們的日常生活。
動畫中,山梨等地作為「聖地」的風景被細緻美麗地描繪出來,並以動畫特有的演出方式,
呈現了汽車、機車、美食、搞笑、日常等多樣魅力。不僅如此,動畫也引發話題的一點是,
劇中描繪了漫畫作品被動畫化的幕後過程。那麼,《mono》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們訪問了
負責原作編輯的芳文社編輯黑田悠生先生,以及負責動畫製作的Soine公司製作人藤田規聖
先生,與Aniplex製作人田中瑛先生。
◇ 活用《搖曳露營△》取材與經驗的四格漫畫
--在連載《搖曳露營△》的同時,開始連載《mono》的經過是?
黑田先生:其實あfろ老師在《搖曳露營△》之前也畫過四格漫畫,在《搖曳露營△》動畫
化之前,我們向老師提案:「是否要再畫一部四格漫畫呢?」那時剛好是《魔法少女小圓》
的衍生四格漫畫連載結束的時期,因此便決定活用《搖曳露營△》的取材經驗來創作這部新
的四格漫畫。
--攝影在作品中也成為了很重要的要素。
黑田先生:老師與其說對攝影,更準確地說是對各種電子裝置(ガジェット)很感興趣。《
mono》中登場的360度相機,實際上就是在取材《搖曳露營△》時也有使用的機型。《搖曳
露營△》中也常可以看到使用魚眼鏡頭的構圖。
藤田先生:原作漫畫中的構圖非常講究,那部分真的很有趣。不過,這些畫面在動畫中要表
現出來其實非常困難……所以我們也思考了:「要怎麼將這個畫面動畫化呢?」畢竟在動畫
中讓360度相機運作並不常見,甚至幾乎沒見過,所以製作上真的很辛苦。
第一集時,我們和CG團隊與攝影團隊經過不斷試驗與錯誤,好不容易才做出成果。我們是將
橫向構圖的畫面放進3DCG軟體「Blender」裡的球體中進行轉換,但如果要讓畫面動起來,
難度就會大幅提升。因此無法每一集都使用,而是選擇在需要的地方有效地呈現。
--除了相機之外,還有汽車、機車、美食等多樣的魅力呈現。
黑田先生:老師的興趣是機車旅行(ツーリング),從那延伸出來就是露營。老師常常因為
機車旅行到處跑,我想這也受到他非常喜歡的節目《水曜怎麼樣》(水曜どうでしょう)的
影響很大。
◇ 儘量不踩煞車
--在動畫化時,有特別重視的地方是什麼?
藤田先生:身為製作人,我有明確地向導演與製作團隊傳達「要把搞笑表現得扎實」。我們
不希望把它做成像《搖曳露營△》那樣的風格,而是希望能夠做出差異。我們努力讓作畫監
督和演出能夠展現各自的風格,打造一部充滿創作者個性與特色的影像作品。
田中先生:我有三個重點。首先,我自己是從學生時期就因為喜歡《まんがタイムきらら》
原作的動畫,而立志進入動畫業界的,所以我很珍惜「作為粉絲,希望這部作品變成什麼樣
子!」的那份願望。
第二點,是儘可能支持Soine(動畫公司)想做的事情。因為創作者們都非常積極投入,所
以我們盡量不說「不行」,儘量不去踩剎車。
最後一點,是不能偏離原作。四格漫畫改編成動畫時,常常需要補完漫畫中未描寫的「空白
部分」,在這方面,系列構成的米內山陽子老師給予了很大的協助,讓補完的部分也能夠與
原作融為一體,不會有違和感。
--原作作者あfろ老師有參與動畫製作嗎?
黑田先生:老師有參與監修,也有參加劇本閱讀會。在角色設計方面,老師也非常細緻地檢
查了許多細節。
田中先生:在我們卡關的時候,有老師在真的幫助很大。
黑田先生:基本上還是交給動畫團隊來製作。不過像第3話,因為場景轉換非常頻繁,當初
也曾擔心「這集要動畫化可能會很難吧?」但成品的節奏與平衡真的非常好,連老師也說「
做得非常棒」。
其他還有像第1話中「扭扭餅掉下來」的場景、360度相機的畫面表現、第2話的放風箏、第5
話從隧道出來的演出等等,每一集都有動畫才有的趣味,我們自己也都看得很開心。
◇ 讓人感受到“聖地”的空氣與氣味
--山梨等地的風景也被美麗地呈現了,是否也很重視實地取材(ロケハン)呢?
藤田先生:我們很努力地想把當地的空氣感、氣味等細節表現出來。有些東西是不到現場就
無法體會的。光靠照片不夠,親眼所見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印象。因此我們盡可能讓每一集的
演出人員都能親自走訪取景地。有時一天跑不完全部地點,我們甚至讓工作人員住宿一晚繼
續取材。
田中先生:這是一部特別重視實地取材的作品。很多細節不親眼看到是無法掌握的。就取材
次數之多來說,應該算是比較特別的案例。
藤田先生:親眼所見後再進行創作,會讓畫面更具說服力。那樣的感受,最終也會體現在美
術、音效,甚至角色的表演中。
--表現上,追求到多真實的程度呢?
藤田先生:這方面主要要歸功於美術團隊的平衡拿捏。這次是由美峰先生負責美術,他們擁
有多年來將真實景色轉化為動畫背景的技術與經驗。在處理背景時,即使角色置入其中,也
不會讓人感覺格格不入。而且實際走訪場景後,我認為動畫所呈現的印象非常貼近現地。
--第3話中出現了巡禮《搖曳露營△》動畫聖地的情節,也成了話題。
田中先生:這是我們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開始確實有些擔心,如果觀眾對原作沒什麼了解,
會不會無法理解這段內容……不過實際播出後,社群媒體上出現了很多人分享解說,看得出
來大家也很享受,我們也很開心。
在動畫中描繪其他動畫的聖地巡禮,幾乎沒聽過。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突破性的嘗試。
黑田先生:也正是因為這段原本就出現在原作裡,才得以實現這樣的動畫化表現吧。
--每一集都有亮點可看。
田中先生:每一集都充分展現了創作者們的個性,節奏有張有弛,每一話都各具魅力。尤其
是第8話,在某個好意義上,會讓人忍不住想問:「咦?這是哪部動畫來著?」那種感覺很
有趣。
藤田先生:我們一方面堅守原作,同時也希望呈現每位創作者自身的有趣之處。
--年輕的創作者參與得多嗎?
藤田先生:是的,蠻多的。一般作品可能在第1話時就定下整體的演出方向,後續照著走。
但《mono》這部作品,我們儘量也採納每集演出負責人的意見,這點應該也是讓觀眾覺得有
趣的一部分。
田中先生:雖然整體有一條主線貫穿,但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反而有點像是單元劇(omni
bus)的感覺。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創作者嗎?
藤田先生:每一位都值得關注!像是最近播出的第7話,作畫監督高橋瑞紀老師製作得非常
細緻。而分鏡與演出的仲神友貴老師也值得一看。
第8話的分鏡與演出則是由牧野秀則老師負責,他本身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動畫師,對細
節的講究也完整體現在演出中。此外,第8話的作畫監督是西原大樹老師一人擔綱,整體品
質非常出色。說實話,每一位參與者都很厲害。
田中先生:聲音的力量也非常關鍵。我們請到了百石元老師擔任配樂,無論是歡樂的場景,
還是突然湧現的感動時刻,都能以音樂帶出情感。像是クロクマ老師(角色)的場景甚至有
點恐怖片的氛圍,配樂的張弛轉換非常吸引人,也讓動畫更加出彩。
還有聲優們的表現也功不可沒。主角五人從試鏡階段開始,就完全展現了角色的樣貌。老師
也有參與試鏡過程,是全體一致的選角結果。可以說,每一位都完美契合角色,根本無法想
像由其他人來配音。
--未來希望觀眾期待什麼呢?
藤田先生:每位創作者都會持續展現自己的風格,一路奔向最終回。這是一部由許多年輕工
作人員參與的作品,也希望大家能期待他們未來的表現。
田中先生:我們將會在令和時代推出角色歌曲專輯。最近這類作品已經變少了,我們是抱著
「奪回動畫歌曲!」的想法來構思這張專輯的,希望大家會喜歡。另外,雖然藍光市場正在
萎縮,但正因如此,我們希望觀眾能夠親手擁有這份作品。《mono》本身就是以各種小玩意
(gadget)為題材的作品,我們也想透過藍光來傳達“mono”的魅力,同時延續這項文化。
特典也非常豪華。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在思考“mono”究竟是什麼?如果在看完最終話時
,觀眾能找到屬於自己的“mono”,那會讓我非常開心。
正如田中製作人所說「盡可能不踩剎車」的理念,《mono》是一部讓年輕創作者全力發揮自
我、展現個性的作品。誠摯希望大家能多次反覆觀看,細細品味每位創作者在其中投注的巧
思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