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人類是自發 天生的懶惰 還是後天養成的懶惰
這是一個很哲學、也很心理學的問題,而答案其實是:
人類的懶惰,是「天性」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件事:
1. 天生的懶惰(生理本能)
人類的大腦天生會傾向「節能模式」,這是演化上的合理策略。從原始時代開始,我們的
祖先面臨資源短缺、生存困難,大腦就發展出一種傾向於:
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優先選擇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
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比如逃命、打獵)
這種傾向保護了我們的祖先,所以懶惰其實是一種「節能機制」,而不是缺陷。
2. 後天的懶惰(環境與習慣)
現代社會資源豐富,但這種節能本能仍然存在,如果環境過度舒適(例如:
沒有責任壓力
回報不明確或延遲
缺乏鼓勵與正向回饋
那麼人就會「習慣性不行動」,甚至發展成:
拖延症
動機低落
缺乏方向
此外,某些教育、家庭或社會文化也可能強化這種行為(比如:壓力太大反而讓人逃避)
。
所以懶惰不是「你壞掉了」,而是「你在保護自己」
很多時候,懶惰背後藏的是:
害怕失敗
缺乏目標
不知道做了有什麼用
累到提不起勁(但又無法休息)
結論:懶惰其實是訊號,不是罪過,它可能是在告訴你:
你累了
你沒找到讓你投入的目標
你正處於缺乏激勵或支持的環境
你可以問自己:「我是真的懶?還是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做?」
你會問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在思考「自己為什麼提不起勁」?還是你觀察到別人有這種狀
況?可以聊聊,我可以陪你一起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