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 晶片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

作者: gggiantguy (莫笑)   2025-04-20 17:15:39
晶片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那她們在哪裡?
鏡周刊推出〈#晶片戰爭沒有女人的臉〉系列深度報導,我看的很有感觸。
當晶片產業成為國家戰略中心、各種英雄故事被大力書寫,我們卻幾乎看不到女性的臉。
這文章在許多職場媽媽的社群裡激起強烈共鳴,因為我們太熟悉這種「默默缺席」的感覺。
我們不是不夠好,也不是不想拚。
那些撐過搬家、坐月子、孩子反覆生病的夜;在托嬰和接送中夾縫開會、做簡報的日子。
許多人明明曾是主管、工程師、公職菁英,升遷在望,薪水也漂亮,但為了家庭,只能一步步默默退場。
在竹北這座科技城市裡,高樓一棟棟蓋起來,媽媽們的夢想卻一個個被攔下。
不是因為不夠強,是因為沒有人替她們想過:誰來接住她們的生活?誰來分擔這些日常的重量?
我非常清楚這樣感受,因為我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
當年我在竹科工作的日子,早上八點進公司,晚上十點才到家。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打簡報、開遠端會議,還要擔心夫妻今天誰能接送、孩子發燒。
我常常要擔心,自己能不能從會議中請個二小時假帶孩子看醫生。即使我不斷在奔波,從工作和家庭都疲憊到骨子裡,但我還是找不到後援。
我們不是不努力,只是很難不委屈。
大家都忘了,育兒也是「需要支持的事」。
在竹北,許多媽媽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撐起家庭,卻很少被納入政策的討論與想像。
無論她本人是否有職涯夢想,家庭的重量都落在她們肩上。
而這些高科技產業的成功故事裡,從來沒有人談育兒的辛苦、沒有人提協力照顧者的角色,而女性們只是被大眾用一個扁平標籤「#竹科媽媽」輕輕帶過。
但其實,這不只是個別家庭的困難,而是整個結構出了問題。
一、竹北新興社區快速成長,但公共托育資源仍顯不足、難預約或無法因應不規則工時
二、科技業高工時文化對雙薪家庭極不友善,特別是女性的職涯很容易在懷孕育兒期就中斷
三、孩子的學區得擠破頭才能有名額
育兒政策設計者往往忽略了家庭裡「照顧者的需求」——不只是孩子的托育安排,而是整體家庭的支持系統。
「我們不該一個人孤軍奮戰,這座城市也應該有所改變。」
作者: mayolane (mayolaneisyagami)   2025-04-20 17:16:00
蘇媽:
作者: HaachaMaspig (哈洽馬的豬)   2025-04-20 17:16:00
在綠毛家
作者: bigbowl ( Gathering Storm。)   2025-04-20 17:16:00
蘇媽:m i a joke 2 u
作者: TentoEtsu (天藤悅)   2025-04-20 17:16:00
蘇媽
作者: cities516 (安安路過)   2025-04-20 17:16:00
政府就低能兒 一邊放生待產托嬰需求 一邊哭生育率下降
作者: TentoEtsu (天藤悅)   2025-04-20 17:17:00
蘇媽真的是台女之光
作者: kinomon (奇諾 Monster)   2025-04-20 17:17:00
叫台男帶小孩
作者: diefish5566 (LOL板李奧納多皮卡丘)   2025-04-20 17:18:00
蘇媽:
作者: WindowDragon (貼貼)   2025-04-20 17:19:00
這些竹科仔有沒結婚有差嗎
作者: newz (newz)   2025-04-20 17:37:00
不是在大罷免當義工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