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rimodo (好吃棉花糖)
2025-04-18 23:00:18我們正在親眼目睹,民主的界線正一點一滴地被蠶食。
這不僅僅是政黨之間的權力爭奪,更是對人民意志的直接挑戰:我們是否還握有決定自己未
來的權力?歷史反覆提醒我們,民主從來不是統治者的恩賜,而是人民靠行動爭取而來的結
果。
美國《憲法》雖在獨立戰爭後誕生,卻並非完美無瑕。正是因為州民的不斷辯論、連署、倡
議,最終才促成《權利法案》的誕生,使憲法從一紙統治工具,轉化為保障人民自由的基石
。
英國的1832年《改革法案》,則是在長年累月的抗議、請願和街頭運動之下,才終於打破貴
族壟斷選舉的舊制,為現代民主鋪平道路。這些歷史不斷提醒我們,民主不是坐等接受,而
是靠人民集體意志去爭取、去守護。
而今天的臺灣,也正站在這樣的歷史轉捩點。
我們能否展現集體的清醒與堅定,讓藍白政客明白,國會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扯後腿、癱
瘓治理,更不是用程序操弄來剝奪民意,而是要讓民意得以真正被代表、被實現。
我們能否用行動提醒他們,權力的正當性,來自人民,而不是密室協商與政治算計?
這次的罷免行動,不僅僅是一場制度性的挑戰,更是一場價值的宣示:
我們拒絕讓臺灣的民主,淪為藍白政客不負責任的鬥爭遊戲。我們要的,是回歸真正的治理
與問責。
大罷免,從來都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人民有意識的選擇,向政治現況發出的最清楚訊號:
「我們不同意,並且,我們會行動。」
歷史上,每一次民主的前進,都是因為有人選擇拒絕沉默。
今天,我們也必須問自己:要繼續沉默,還是讓自己的聲音成為改變的起點?
你手中的連署書,就是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