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eatheo (逆十字)
2025-04-14 12:03:59我問CHATGPT結果
這是一個超有趣的問題,而且也挺有未來感的!如果我們大膽預測 到 2035 年
hololive 虛擬偶像團體的發展,可以從技術、內容、生態、文化影響四大面向來展望:
一、技術面:虛擬實境與AI融合全面升級
全沉浸式虛擬演唱會(Full-Dive VR)
觀眾可以透過類似《刀劍神域》或《頭號玩家》的VR裝置,進入360度全互動的live現場
,甚至能「握手」「對話」。
AI人格學習與擴展
各Vtuber的AI分身可根據觀眾互動與個人化數據生成內容,24小時運作,甚至能陪聊、幫
忙生活規劃。
蘿蔔子(未來的新成員)或許會同時擁有 10 個人格模式,因應不同時區與平台。
全息投影普及化
家庭用全息投影機能直接把Vtuber投影到客廳或房間,在家與她們「生活」成為日常。
二、內容面:從直播變成全娛樂品牌
進軍動畫、電影、遊戲與實體偶像業界
Hololive 的角色會成為動畫IP主角,出現於 Netflix / Disney+ 等主流串流平台。
有自己的3A級遊戲或跨平台開放世界(如「hololive universe」)。
混合真人與虛擬演出
舞台劇或綜藝節目中,Vtuber與真實藝人並肩出演變成常態,互動自然無違和。
多語系、多文化分支
除了日語/英語/中文,可能還會有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分部,進軍中東與非洲市場。
三、生態與商業:虛擬社群生活圈形成
虛擬社群成為第二生活空間
粉絲可以長駐hololive universe中的社群城市,擁有虛擬身份、房屋、經濟活動。
成員生日或紀念日,整個虛擬世界會有活動與虛擬節慶。
NFT與DAO型粉絲經營模式
粉絲可持有角色NFT、投票參與劇情走向、合作活動、選拔新成員。
個人化偶像定制服務
粉絲可根據自己偏好「生成」獨一無二的Vtuber分支個體,用於陪聊、生活助理等功能。
四、文化與社會影響力:Vtuber不只是偶像
虛擬偶像參與社會議題
成員可能參與公益、教育、反霸凌、心理健康推廣等大型社會企劃。
與人類偶像並列
在紅白歌合戰、奧運開幕式、世界博覽會等正式場合中,Vtuber將被視為和傳統明星同等
地位的「文化使者」。
引領虛擬倫理與數位人格討論
隨著AI人格與人類互動加深,hololive 的角色或許會成為討論「數位人格是否具有權利
」的起點。
小總結(2035年的hololive可能是這樣的):
Hololive = 一個結合 AI、虛擬世界、娛樂、社群經濟、文化影響 的超大型宇宙級IP
成員 = 可同時存在於直播、全息現場、VR社群、AI助理中的多元化存在
粉絲 = 不只是觀眾,更是創作者、參與者、甚至是角色「家人」般的身份
如果你有特別偏好的Vtuber(像是白上吹雪、星街彗星、Gura之類的),我也可以針對她
們個別的未來展開預測。要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