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edama ( )
2025-03-14 00:16:26教育部為了落實轉型正義,祭出「校園去蔣化」獎勵辦法,各校只要落實執行「清除威權
象徵」的法定任務,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像是桃園中原大學的中正樓,已經改名為「智
信樓」。但普遍學生都認為大可不必,教育團體也批評創造社會對立。教育部則回應並沒
有強制要求,校方得落實民主討論機制。
為配合「教育轉型正義」,叫了47年的中原大學中正樓,現在正式改名「智信樓」,要與
前總統蔣中正劃清界線。
中原大學學生:「就覺得有點傻眼,因為我已經大三了,就突然改名就覺得莫名其妙,『
中正』這兩個字我就覺得,把他當成是一個前總統去想就好了,不用太在意什麼去蔣化。」
學生覺得改名大可不必,校方說是奉權責單位命令。
立委(國)羅廷瑋vs.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沒有施壓學校,我們也是透過民主的程序,不
管要改名或是怎麼做。」
去除威權象徵教育部認為有必要性,根據統計共有81校105項,更祭獎勵每案最多補助30
萬,像是建國中學門口蔣公銅像,去年畢典kuso變身rocker風,少了嚴肅感又保留歷史記
憶,到底要不要移校友說不用吧。
前立委(國)陳學聖:「蔣公銅像是我做班聯會主席我們蓋的,但是不是靠教育部或靠校方
,一紙命令就做強制性的動作。」
另外北市中正高中、嘉義中正大學、宜蘭中山國小,校名都和蔣中正有關係。
未來是否會更名,有校長低調透露,要經校內民主程序,教育部就被批評,創造社會對立
。
全教總侯俊良:「我覺得在轉型正義概念下,去啟動多方的對話啦,不是武斷去做某方面
決定。」
轉型正義轉進校園內,從雕像到名稱再到校名,一步一步徹底貫徹校園去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