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再講下去好像會連哪屆都會透露出來
不過就當作經驗分享吧 想去細查的我也不會說啥
※ 引述《joy3252355 (九月 ~*)》之銘言:
: 我的時代是 電機 > 電子>= 資工 >>>> 其他(機械也算在其他)
: 大概到我大學畢業前 就開始 電機>= 資工 >>>> 其他
: 短短幾年變化其實很快
: 我人生最可惜的就是沒有趁當年資工分數低的時候去填台大資工
: 不過也都過這麼久 釋懷了
→ joy3252355: 現在分數應該也還是電機大於資工吧 ?09/17 12:46
→ joy3252355: 難道說現在資工是二類第一志願了嗎 ==09/17 12:47
→ KultKlassiK: 現在是AI時代,資工已經第一了09/17 12:47
→ joy3252355: 好微妙的感覺 畢竟大學資工系的課程內容 根本沒啥東西09/17 12:50
→ joy3252355: 都是可以靠自學或是研所補習班上一年課可以學完的東西09/17 12:51
→ joy3252355: 資工系實作高手我認識的都不是靠學校教的09/17 12:51
→ joy3252355: 真的需要靠上課的就計算機組織(硬體理論)跟資料結構(09/17 12:52
→ joy3252355: 軟體理論)這種純理論課程而已 09/17 12:52
推 cities516: 資工沒啥必修課是讓你有自己的時間去自修09/17 12:54
→ cities516: 白痴工學院才塞一堆垃圾必修逼你讀牛頓力學09/17 12:55
→ cloud654: 應該是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吧 資工就拉高了09/17 12:55
現在怎樣我是不知道
不過我考研的時候是這四科
數學(離散數學.線性代數)
軟體(資料結構.演算法)
硬體(計算機組織與結構.作業系統)
英文
基本上都是可以去補習班認真蹲一年直接刷起來的程度
頂多硬體需要一些天份跟造化去理解
其中智慧型手機的部分 我想提的是 當年作業系統也有把手機類的東西編進去
但根本沒有學校考 = =
而且iOS的一些東西太過商業機密 根本也沒啥能教的
不過現在有沒有考我就不知道了..
然後我那年台大資工軟體考20題多選題 應該是史上最簡單的一屆
以往平均分數應該6X~7X吧
寫題目的當下想說 幹 這也太簡單了吧 台大就這 ?
結果放榜那年正取 軟體都都95跟100的 ㄎㄎ
所以那年比的都是硬體分數 啊前面就有提到硬體這種東西很看造化...
另外中央大學的數學考題真的狗屎爛的
每一年的考題都有錯 出題老師都不校稿的嗎
我那年多選第一題浪費一堆時間 結果最後發現是題目出錯 到現在都還記得
雖然在寫考古題的時候就知道中央數學題每年都有問題
但我那年錯誤考題真的太多了 幹
反正想說的是 如果現在資工是二類第一志願
那真的是人人都有翻身的機會了 雖然我覺得這種學術生態並不健康
大學隨便唸唸 研究所拚一把資工所 認真敖兩年拿到畢業證書
路上8+9都馬有機會屌打女板原po
PS.本篇的情況都是個人當年情況 不等於現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