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傳賴清德支持後續7潛艦一次完成 學者:有

作者: F16V (Manners maketh man.)   2024-03-19 12:01:40
傳賴清德支持後續7潛艦一次完成 學者:有助維繫修造能量
https://i.imgur.com/IO2WUkU.jpeg
國造潛艦海鯤軍艦進入泊港測試(HAT)最後階段,2月27日執行第3階段「拖帶進塢」,有大半船身浮在水面。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3年2月27日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8日電)媒體報導,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表態支持後續7艘潛艦國造應一次做好。學者分析,此舉能打鐵趁熱,有助於修造能量的延續性,不讓有經驗、有技術的工班流失,亦能讓後續造艦成本降低,建立水下可恃戰力。
中國時報報導,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日前與總統蔡英文視察潛艦海鯤號,賴清德聽取簡報後,表達全力支持,並認為7艘後續艦應一次做好。
國造軍事裝備的其中一大重點在於「延續性」,目的是讓製造及維修能量能夠延續,避免重蹈當年IDF經國戰機研發後,因無下一代機型規劃,造成人才流失的覆轍。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若能確立後續潛艦的量產計畫,則能「打鐵趁熱」,確保修造能量延續性,不讓這些有經驗、有技術的工班流失散掉,因為觀察目前兩岸情勢,建立水下可恃戰力刻不容緩。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表示,若報導屬實,等同賴清德支持蔡總統的國防自主路線,同時確立「要有7艘後續艦」的大方向;至於是否分批次、分階段量產等細節,則尊重海軍、台船等兵監單位的專案管理。
蘇紫雲認為,造艦能量的延續,除有助於台船擁有長期穩定訂單,亦能透過既有硬體投資、人才培育,減少下一階段的造艦成本,不只能滿足整體國軍作戰需求,亦可創造國防經濟。
蘇紫雲指出,未來若有7艘國造潛艦及既有2艘性能升級後劍龍級潛艦,不只在戰備任務的調度更彈性,也能維繫後勤維保能量。(編輯:林克倫、翟思嘉)1130318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3180310.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