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yTorch (屁眼火炬)
2023-08-03 06:03:01彥州怎麼看 我看女權公知寫的
母豬教的幾個特性:
一、網路匿名特性
當時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曾經公開向母豬教代表人物BK下戰帖,邀請他走到現實和他進行辯論,可教徒們卻以「虛擬無涉現實」唯由,拒絕代表人物走出現實,以免破除了涂爾幹提出的集體亢奮(collective effervescence)狀態,讓他們在逐漸鬆動的父權社會中失去依靠。
二、針對女性的直接羞辱
(包含:母豬、幹、錢、公主、醜、破麻、機掰等等)
三、毫無邏輯的自我辯駁
例如:母豬教是仇母豬不是仇女性、網路上才仇女,現實生活不會等等
父權社會將社會的性別二元對立,只要不是男性就是女性,不存在多元的性別,這也使得只要不符合他們想像的人,全都落入了他們的攻擊範圍之中,包含:同性戀者、跨性別者等等
今年開始針對原住民、同性戀、女性的攻擊也逐漸尖銳且暴力,但令人感到更加恐懼的是,這些人不再躲起來了,他們用本人的名義在社會上大肆攻擊,並且意圖再次燃起父權者的激情,被出征後甚至不覺得自己有錯,甚至有直接攻擊在路上接吻男同志的事件,這些歧視與攻擊更加赤裸裸的發生在社會之中。
2016年的攻擊發生在網路上的悲劇,若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將會是多大的悲劇?又將台灣社會撕裂成何等地步呢?別忘記母豬教帶給我們的教訓,同時也呼籲政府盡快修訂反歧視專法,別讓這把歧視的火不斷燒向台灣社會。
資料來源:
王曉丹、余貞誼,2019〈我說你是你就是—PTT「母豬教」中的厭女與性別挑釁〉。《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頁p.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