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我小時候很愛吃岉仔魚

作者: medama ( )   2022-12-03 17:07:23
→ Leaflock : 知道是小魚苗後罪惡感很強
【魩仔魚解密】吃魩仔魚是罪過嗎?並非「數百種魚類的幼苗」但須謹慎捕撈,優先讓老幼
病人食用
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漁業.畜牧·2021 年 11 月 04 日
魩仔魚到底可不可以吃?坊間傳說魩仔魚是幾百種魚的幼苗,吃魩仔魚就是摧殘海洋生態,
事實是這樣嗎?
專門研究魩仔魚資源的學者解說,魩仔魚主要是三種魚的幼苗,並不是幾百種魚的小魚,可
是如果捕撈季節不對,就可能會抓到其他魚的幼苗。因為魩仔魚是比較低階的魚種,數量較
多,只要在對的季節適量捕撈,其實是可以兼顧人類需要和海洋資源。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李明安是國內最早研究魩仔魚的學者,他解說
,魚類的生長大致可分為魚卵、仔魚、稚魚、幼魚、成魚幾個階段,而一般所稱的魩仔魚,
其實是鯷科、鯡科的仔稚魚,特色是身體細長、透明,台灣常見的是刺公鯷、日本鯷、異葉
公鯷這三種。
李明安指出,鯷科魚類不像網路所言是長不大的魚,牠們可長到 10 公分左右,只是不具經
濟價值,人類不愛食用,至多是釣魚時用的餌料而已,反倒是幼小的魩仔魚因為沒有刺、方
便料理,才為人們鍾愛。
為了確知漁民捕捉魩仔魚時,是否會抓到其他魚種的小魚,李明安曾隨不同地區的漁民在不
同季節出海,再從漁民捕捉的魩仔魚中,找出誤捕的比例,提供給漁業署及各地方政府,由
他們與漁民協商出禁漁期,在每年5─9月禁止捕撈魩仔魚,就不會誤抓其他魚類的幼苗,保
護海洋資源永續。
漁業署表示,禁漁期實施之前,混獲比例約 10-30%,實施之後,混獲比例下降到 10% 以下
。而且少有漁船會在禁漁期還違規捕撈。換言之,市面上國產的魩仔魚都是合法捕撈,也不
太會吃到別種魚的小魚,混雜比例十隻裡面不到一隻。
※ 引述《medama ( )》之銘言
: 我小時候很愛吃岉仔魚
: 覺得鹹鹹的很好吃
: 現在好像比較少看到在賣了
: 剛看uber有賣
: https://i.imgur.com/skNq3qm.jpg
作者: medama ( )   2022-12-03 17:08:00
徐承堉指出,政府不再發放魩仔魚漁牌,以後漁船少一條是一條,這是就投入面進行管理;配額限制,則是產出面的管理。但是魩仔魚到底是不是人類應該吃的魚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的「海鮮指南」建議,我們應該吃體型小、沒有顏色、生命週期短的魚,徐承堉表示,魩仔魚正是這樣的好魚,只是就目前的資源量,魩仔魚應該減少捕撈。「應該讓長者、幼童或病人食用魩仔魚就好,畢竟牠有非常好的營養,但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或許就不要食用,這樣也不至於捕撈太多。」徐承堉說,這不是科學依據,而是一種道德主張,希望大家響應。不過台灣目前的捕撈量遠遠填不滿消費市場,因此從日本及越南進口很多冷凍或曬乾的魩仔魚,徐承堉指出,「日本的管理比台灣還嚴格,消費者可以比較放心,日本魩仔魚不會混獲其他魚種。」相對來說,越南的漁業資訊透明度很低。可惜台灣並未要求進口魚要標示捕撈地,因此消費者也無從判斷有沒有傷害到其他國家的資源
作者: ai2311 (assa)   2022-12-03 17:09:00
我之前看另一篇報導是寫超多種而且食物鏈來說你也是吧其他魚的食物補光啊
作者: medama ( )   2022-12-03 17:10:00
特定季節不是其他種魚 量很大 不要超量補捉就沒事
作者: ai2311 (assa)   2022-12-03 17:11:00
我之前有看一個 就是開會討論漁業枯竭 專家上台喊禁撈吻仔魚 直接被趕下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