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nm525 (xxxxx)
2022-06-15 14:21:57這個世界開始的時候,人類並不存在,這個世界結束的時候,人類也不會存在。我將要用
一生的時間加以描述,人們設法了解的人類製度、道德和習俗,只不過是一閃即逝的光輝
花朵,對整個世界而言,這些光輝花朵不具任何意義,如果有意義的話,也只不過是整個
世界生滅的過程中允許人類扮演人類所扮演的那份角色罷了。
然而人類的角色並沒有使人類具有一個獨立於整個衰敗過程之外的特殊地位,人類的一切
作為,即使都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也並沒有能扭轉整個宇宙性的衰亡程序,相反的,人
類自己似乎成為整個世界事物秩序瓦解過程最強有力的催化劑,在急速的促使越來越強有
力的事物進入惰性不動的狀態,一種有一天將會導致終極的惰性不動狀態。
從人類開始呼吸開始進食的時候起,經過發現和使用火,一直到目前原子與熱核的裝置發
明為止,除了生兒育女以外,人類所做的一切事情,就只是不斷的破壞數以億萬計的結構
,把那些結構肢解分裂到無法重新整合的地步。
不錯,人類建造城鎮,移植土地;然而,經過思考以後,我們發現城市化與農業本身是創
造惰性不動的工具,城市化與農業所導致的種種組織,其速率與規模遠比不上兩者所導致
的惰性與靜止不動。
至於人類心靈所創造出來的一切,其意義只有在人類心靈還存在的時候才能存在,一旦人
類心靈本質消失了以後,便會混入一般性的混亂混沌裡。
因此,整個人類文明,把它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可以說是一種異常繁複的架構和過程
,其功用如果不是為了創造產生物理學家稱為熵(entropy),也就是惰性這種東西的話
,我們可能會很想把它看做是提供人類世界可以繼續存在下去的機會。
每一句對話,每一句印出來的文字,都使人與人得以溝通,溝通的結果就是創造出平等的
層次,而在未溝通以前有信息隔閡存在,因為隔閡的存在而同時存在著較大程度的組織性
,人類學實際上可以改成為「熵類學」(entropology),改成為研究最高層次的解體過程的學問。
================
有一說一,看完這段我都想當人類學家了
作者:
std92050 (不想去上學)
2022-06-15 14:24:00熵類學是三小
作者:
fnm525 (xxxxx)
2022-06-15 14:25:00結構主義本來就是把科學化方法引入社科的一種思想阿==可以從拓樸學裡的同構來理解
作者:
fnm525 (xxxxx)
2022-06-15 14:26:00不能這樣說,當年那票人很多都是理組的ㄟ
作者:
yulis (笨蛋 尤莉絲)
2022-06-15 14:27:00他寫這一大段也沒啥意義 對ㄚ
作者:
fnm525 (xxxxx)
2022-06-15 14:27:00你去看皮亞傑《結構主義》這本書,前半段都在講數學和物理
原來是理組秀操作給文組看該怎麼大談確實 當理組會寫文章 哪還有文組的事
作者:
std92050 (不想去上學)
2022-06-15 14:33:00entropy不談機率也只是枉然的
作者:
ILoveElsa (S級18位 梓喵醬油瓶)
2022-06-15 14:34:00這文比阿康廢
作者: ap9xxx (Counting Stars) 2022-06-15 14:44:00
這三小 我頭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