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這本書超棒的

作者: fnm525 (xxxxx)   2020-07-13 22:00:07
我來分享一段好了
庫恩的想法是,一種科學理論構成一種範式,它確定了科學界某一段時間內共享的遊戲規則
。 這些規則被普遍接受,直至出現某種嚴重異常,例如上述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實驗,
使人質疑範式下的世界觀。 如果異常無法恢復,就會引起一場打破舊秩序的革命,並以新
範式建立新秩序。
但科學家們完全不這麼想,科學也完全不按庫恩描述的方式前行! 我們用亞里士多德的運
動理論來舉例——庫恩正是以此為起點建立他的空中樓閣的。 根據他的觀點,伽利略的新
範式會掃除一切舊範式,那麼今天亞里士多德的定律無非只是些考古遺跡罷了。
但實際上,亞里士多德與伽利略描述的是不同的情況:前者研究空氣中的運動,後者則將運
動置於真空狀態。 於是他們的結論當然是不同的。 若在伽利略的公式中加入空氣摩擦,就
會得到亞里士多德的公式!
範式轉換假設的另一個典型案例正是庫恩的另一本著作《哥白尼革命》的主題。 乍一看,
是不是一旦哥白尼再次發現了阿里斯塔克斯曾預測過的日心說,托勒密的地心說就應該被徹
底遺棄? 但這一次兩位科學家表述的依然是不同的情況:托勒密的是從地球視角觀察到的
行星運動,哥白尼的則是太陽視角。
同樣,如果想在哥白尼體系下描述地球視角的行星運動,得到的正是托勒密體系。 甚至,
只要閱讀哥白尼的著作就會發現,他正是發現了托勒密體系的實質,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自
己的體系。 也就是說,托勒密體係其實一半是在描述太陽周圍行星的運動,另一半則反映
了圍繞太陽的地球運動。
在20世紀,範式轉換假設最典型的案例是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力學的轉換。
無須贅言,這一次我們面對的仍然是兩種不同情況:一種情況是運動速度相對於光速可忽略
不計,另一種情況則是運動速度可與光速相較。 意識到這一點,愛因斯坦的公式就可以還
原為牛頓公式。
作者: Benbenyale (想讓貝魯君更爽♥)   2020-07-13 22:04:00
所以地動內含天動天動內含地動
作者: siscon (laisan)   2020-07-14 00:16:00
就是典範轉移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