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見物引心 ( 後學今日的體會 )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2 05:06:44
※ [本文轉錄自 Buddha 看板 #1PtYnvzw ]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看板: Buddha
標題: [心得] 見物引心 ( 後學今日的體會 )
時間: Wed Oct 11 22:36:38 2017
若依老禪師指導的<引物見心>,其實只是個開始,
透過外物知道心是如何映現之後,
是否能轉為<念念善>,這才是老禪師指導的修行重點所在。
以職場為例,今天當一位老闆以訓斥的方式在指導你時,所見所聽到的當下心,是:
 好棒,老闆在指導我!
還是:
 幹!老闆又再罵我!
(當然,還可以是有別種念相)
若為不善念,續念是:
 幹!老子大不了不做了!
還是:
 好!我要發奮圖強做得更好!
而不管上述那種,
 當起善念,是否能<持續的念念善>,
又當起不善念,是否能轉為<善念>,
 並且再<持續的念念善>,這才是老禪師指導的修行所在。
像今天被訓斥時,心中一直在想著:謝謝,謝謝,謝謝,謝謝。。。。我要更加油!我要
更加油!我要更加油!
<在這種狀況修行。。。真的好難。。。ORZ。。。>
也因此後學現在經常說:懺悔除傲念念善,善善相續結善緣。
此刻見文的您 , 想念念善結善緣嗎?
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謝定宇 2017-10-11 22:32 高雄鼓山
<為讓人理解,使用不善之文詞,在此懺悔意業>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10-11 22:54:00
李烈說:「好演員應該是可以把一句同樣的台詞,說出20種不同的說法。」人也是隨時都要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去決定一件事情的走向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6-10-11 23:05:00
念頭本身起起伏伏 這就是你說的念念相續 如果你只是從念頭中一直下功夫 就是你說的念念是善念 那很有可能你只是在壓仰而以 仍然是在表面上下功夫 就像海水的表面會一直有浪 為什麼呢? 因為有氣壓有氣流有雨水有各種客觀因素 這就是我們念念相續的意識 如果你只是一直在壓浪 壓到最後你就會無力 你應該直入大海的核心 就像坐一艘潛水艇到海水深處 去觀察實相本身的寧靜空寂觀心也是如此 心就如同天空一樣 有暴雨有烏雲有霧霾如果你只是一直在這些變動不停的表相(即意識)上下手就很難真正見到天空晴朗無礙的本質 所以心是什麼?華嚴經說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就是說一切現象都是心的展現 但脫離了一切現象卻也找不到心的實體 心不能說是有或沒有 如果說有的話你永遠找不到它的實體 如果說沒有 那一切現象又從何而生?那麼眾生都有「念念相續」的靈明覺知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在這些念念相續中下功夫 而是要深入這個靈明覺知不但進入了這個靈明覺知的實相 也不心生住於當中的念那麼你就可以由如暴流的念念相續中體會心的實相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11 23:26:00
我覺得很多人學佛都學到過於偏激,第一是每個人都是在家的一般人,說話,想法什麼的無需達到高僧的境界,身心時時處於緊繃的狀態不是修行,我之前用白話講過一些六識跟三法印相關的東西,應該不會比經文難懂,因為目前大家幾乎都離初果很遠,貪與瞋一定佔有一定的比重,壓抑不是一個好方式,因為你還無法觀察細微心念,壓抑的東西只要壓抑下去,很多東西都得靠催眠才能挖得出來,那怎麼辦呢?你只需單純的知道自己在生氣就好,生氣時即使不進入思考,不讓自己產生一些心聲,讓頭腦放空時,其實細微的心念還在持續,腸胃是緊的,那也沒關係,因為這時你就在練習觀照與保持正念,一般人是不會如此操作的,就像你所說,吸收到了不善聲塵而升起不善心,過了當下依然在增長,甚至延伸到行動,這就是順應這個身體的本能而產生苦受,學佛不是為了來抗拒這些,因為就地球這個考場來說,這也是考試題目,沒有貪瞋癡的話,我們其實也不用來這裡輪迴學習,來體驗這個生命歷程裡的善與惡。其實懺悔的事早已過了當下,動物是有學習力的,摸過一次火而被燙傷後,你不用刻意去記住這個事件,下次遇到同一種狀況時,你自然就不會讓自己再受傷,這就是人生經歷與修行的優點,光是經文與理論一定是不夠的,目前單純的過日子即可,單純知道自己的身體與感受,久而久之習慣了觀照,你的覺性會慢慢被開發,如果能配合靜心更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