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捷運報導-萬大線首列電聯車製造近況

作者: ELYC1x (u4tp6)   2023-04-15 15:43:44
轉自北捷局112年3月第341期臺北捷運報導 https://reurl.cc/Y8b6z0
萬大線首列電聯車自去年10月開始,於巴西聖保羅陶巴特工廠生產製造,第一期購車數19
列、第二期16列,車隊總數35列,組裝完成通過檢驗、測試後,目標仍訂為今年內運抵我
國,進駐金城機廠。
萬大線與環狀線車輛系統架構類似,但仍有許多細節不同,比較整理如下:
萬大線 環狀線
廠商 法商Alstom 環一日商Hitachi
環二法商Alstom
列車長度 70m 68m
列車編組 4節固定 4節固定
列車寬度 2.8m 2.65m
列車高度 3.6m 3.6m
載客數 700人 650人
車門 每側3門 每側3門
共24門 共24門
車內配置 縱排椅 縱排椅
車廂互通 車廂互通
行李區
自動等級 GoA4 UTO GoA4 UTO
逃生動線 車側+端門 車側
https://i.imgur.com/hpvK1bR.png
車體組裝過程,北捷局機工處有派員駐廠監造
https://i.imgur.com/lS6LwJB.png
車廂為六面體,不銹鋼銲接固定完成後,需進行1階水密測試確認無縫隙、孔洞、瑕疵
作者: DrFord (MIB)   2023-04-15 16:12:00
巴西也太遠了吧
作者: iLtz (噗~)   2023-04-15 16:46:00
適用GPA採購結果買了非GPA國生產的車...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3-04-15 17:00:00
相片是中間車廂的吧 但這列車重點應該是圓滾滾的車頭吧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3-04-15 17:15:00
推台北捷運報導,但是現在出刊的間隔變好久,以前都一個月一刊,剛踏入這個圈子時網路媒體還不算發達,很喜歡看臺北捷運局的報導過過乾癮
作者: ELYC1x (u4tp6)   2023-04-15 17:32:00
圖3應該是先頭,左側頭端FRP構造還沒裝上去的樣子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夢)   2023-04-15 17:48:00
台灣好像很少南美產的列車
作者: NCC1305 (火車男)   2023-04-15 17:49:00
可惜不銹鋼車體製成國內不給力就算了,近期國外製造的不銹鋼車體仍然沒用到平整很多的雷射焊接技術
作者: saikyoci (saikyoci)   2023-04-15 18:20:00
門多一點是好事...
作者: garyihu (Hegawa)   2023-04-15 18:29:00
環狀線列車應該也是每側3門,共24車門
作者: w320313 (希巴誰機)   2023-04-15 20:25:00
不是國車國造?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3-04-15 20:29:00
萬大線何時國車國造了,只有新北的輕軌才國車國造好嗎
作者: kevin850717 (放火燒課本)   2023-04-15 21:33:00
為什麼不跟高運量路網一樣統一規格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3-04-15 21:39:00
這條是中運量,很難懂嗎?文湖線跟環狀線的規格跟高運量一樣嗎?
作者: ThomasWei919   2023-04-15 22:19:00
樓上上的意思應該是所有中運量鋼輪鋼軌列車都統一規格吧而不是一條線一個系統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23-04-15 23:17:00
按照定義 文湖線是高運量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23-04-15 23:19:00
但中運量路線彼此都沒貫通,統一不見得有利吧
作者: weyward (chuo ward)   2023-04-16 01:49:00
採購法真他媽可笑 北捷新北捷在搜集各種系統是嗎 幹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3-04-16 10:02:00
惡法亦法呀....
作者: sj4 (sj4)   2023-04-16 13:16:00
對啊~中運量鋼軌同規格不好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3-04-16 20:39:00
環狀線那個車沒必要繼續複製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23-04-16 21:03:00
統一的話備料可以共通啊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3-04-16 21:03:00
環狀線、文湖線兩款都沒有車側顯示器,但萬大線卻有,這蠻有趣的但是為什麼萬大線的座椅要一字型== 一字型很難坐
作者: suitup (hey Suit Up!)   2023-04-16 22:04:00
環狀線文湖線全線都是全高月台門,車側行先給誰看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3-04-16 23:54:00
新蘆線、松山線、信義線也是全高月台門,車側行先給誰看?嗯?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23-04-17 00:54:00
可以規範相同路線淨空跟車廂長寬高啊
作者: suitup (hey Suit Up!)   2023-04-17 01:16:00
新蘆線直通哪條? 信義線直通哪條? 看你每篇回文,不會連這種常識都沒有吧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23-04-17 01:45:00
一月台列車往蘆洲 一月台列車往迴龍 嗯
作者: ELYC1x (u4tp6)   2023-04-17 08:29:00
細部規格和車輛系統確實牽涉採購法是否圖利廠商的問題,無人駕駛還是有較大的專利成分在至於長寬高、土建與淨空規格,比較一下規範其實環狀、萬大除了車廂差15cm,其他都相同爬文發現是100年規範列車容量達700人、長度80m以下,但廠商沒增加車廂長度,仍維持約70m,對比環狀線68m長650人的容量,增加50人以6人/m^2分布於全車,需加寬11.9cm以上,所以才變成2.8m,但未影響隧道內徑至於為何不增加車廂長,應該和配合Rmin=35,不宜拉開轉向架中心距有關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3-04-18 11:41:00
自認為車側顯示器裝設與否與全線車站裝設半高還是全高月台門有關是基本常識才真的是聰明絕頂吧 我快不行了噗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按照你的「常識」所以萬大線是有哪一座車站要裝半高式月台門?總有些人真的是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還要麻煩別人提醒裝設全高式月台門的萬大線那個車側顯示器如果沒拆掉會不會很對不起人啊(遞鐵鎚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23-04-30 03:28:00
https://reurl.cc/KM1vam 這個有像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