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1996年就決定新北投支線不直通?

作者: fan74 (聖地牙哥吉拉)   2021-06-08 20:16:17
小弟過去也以為新北投支線不直通是因為沿線的噪音問題
不過我剛剛在翻一些過去的新聞
看到以下幾篇
————————————————————————
【電聯列車不足 到新北投需換接駁車 捷運淡水線 一車到底行不通】
1996/11/24 中央日報 第14版
捷運淡水線明年三月通車後,新北投居民恐怕無法享受捷運線「一路到底」的暢通快感,
因為電聯車列車數有限,捷運局原先規劃的台北淡水與台北新北投的班車調度比率將調整
,未來居民往來台北必須搭支線先到北投站接駁換車,勢必增加不少旅途上的不便。
即將在明年三月底通車的淡水線,依據捷運局的當初規劃,由台北站往淡水站,或是由台
北站往新北投站的電聯車發班次數,係採「2:1」方式來排班,也就是說,從淡水線主線
發出兩列車後,才從新北投站的支線發一班車,反之,從台北車站方向發車,每三列車中
有兩列是開往淡水站,另有一列是開往新北投支線的。
但這項原始規畫在捷運公司接手電聯車營運模擬測試後發現有困難,因為目前淡水線的22
列電聯車中,只有17列可正常上線營運,故在電聯車的調度,無法照原先規劃的二比一列
車行駛模式,故決定新北投支線的旅客班次採接駁方式。
……捷運公司初步的規劃是,17列可用的電聯車中,有15列是一路由台北車站可通到底(
淡水站),另2列則放在支線上,供台北新北投之旅客轉乘之用。
捷運公司昨日為該項更動解釋,原先的發車規劃模式,也會造成主線每6分鐘可以有一班
列車,但新北投支線要等10分鐘以上才有一班車,若採接駁方式,反而新北投支線可維持
每6分鐘一班車的速度,對居民等候及所花的時間來說,並不見得不利。
————————————————————————
還有另外一篇 不過只節錄部分內容
————————————————————————
【淡水線電聯車 數量「差一點」? 捷運局坦承列車數目略嫌不足 調度能力受限 未來支
線乘客將須下車轉乘】
1996/11/24 中國時報 第14版
……捷運公司表示,未來將會安排接駁列車與主線列車停靠於同一月台,乘客可直接在月
台層換車,而以接駁的方式調度列車,將可縮短支線電聯車的發車間距,節省乘客候車時
間。
————————————————————————
接著是淡水線和新北投支線通車後的新聞 我只找到這篇
————————————————————————
【淡水線大爆滿 新北投支線顧影自憐: 每天進出人數僅約一萬人 比起淡水站的十二萬
人 簡直慘不忍睹 讓捷運公司人員悲從中來】
1997/04/05 中國時報 第14版
捷運淡水線通車以來,唯一的支線新北投站每天進出站人數約只有一萬人,和淡水站每日
平均十二萬人次以上的運量,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每每在主線大爆滿的同時,支線卻只有
零零落落的乘客,加上行駛支線的電聯車也是六節的標準規格,讓捷運公司人員看得心裡
甚不是滋味。
……捷運局配置在新北投支線一部電聯車……新北投支線光是土建費用便高達五億六千萬
元,如果加計其他水電、環境控制及電聯車等成本的話,造價就更高了,由於淡水線主線
與支線都是同一系統,儘管支線乘客人數少得可憐,可是每班發出的列車依然是六節車廂
,所以捷運局並不諱言新北投支線營運的確不符合經濟效益。
捷運局無奈的表示,早在行政院核定台北捷運路網之初,新北投支線就已經出現在興建計
畫中,捷運局只是奉命興建的單位,對於路線修改並無置喙餘地,況且淡水線是承接台鐵
北淡線路權而建,不必再負擔土地徵收成本,在當地民代屢次關切下,捷運局只管「按圖
施工」就對了。
捷運公司董事長陳朝威認為,新北投支線未來營運若未臻理想,還是暫時會維持現狀,觀
察一段時間再說。他表示,新北投支線未來不會減少班距,但可能另外訂製專用的電聯車
,將現行的六節車廂減半為三節,行駛於北投站和新北投站之間。
————————————————————————
比較有趣的是
在淡水線通車前的新聞
對於試車時產生的噪音問題幾乎都是簡單敘述而已
有詳細指出噪音路段是關渡站竹圍站附近(?
新北投支線的噪音新聞 幾乎都是通車後才出現
我找到的是以下幾篇
———————————————————————
【新北投支線擾鄰 將減班減速】
1997/06/18 聯合報 第14版
【棄守新北投支線 實在沒骨氣】
1997/06/19 中國時報 第14版
【捷運新北投支線減班 尖峰12至16分鐘一班 離峰1小時1班 一周內實施】
1997/06/19 中央時報 第13版
———————————————————————
雖然捷運公司一口答應減班
但後來乘客抗議 交通局也不太想同意
最後主要以減速(減至25km/hr)希望可以降低一點噪音
後來1998年的新聞則是這兩篇
———————————————————————
【噪音擾人 捷運公司忙因應 新北投支線列車減為三節 九月實施】
1998/06/22 中國時報 第18版
【新北投支線 月中改三車營運】
1998/09/08 聯合報 第19版
———————————————————————
1998年9月中開始改為三車營運
然後好像是從這時候開始
上下行都在同一軌道運行
然後11月中開始將班距延長到20分鐘一班
找到的新聞大概是這些
這樣看起來
不直通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買的車不夠
後來又因為要轉乘 導致搭乘旅客不多
但後來降速、減班、改三車組
看起來主要是沿線噪音問題
比較疑惑的是
在試車的時候沒有發現噪音問題
而是通車後才發現嗎
因為再往前翻新聞看到好像是1994還1995
電聯車就開進新北投站過了
但抗議噪音的新聞是在通車後才大幅出現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21-06-08 20:32:00
想要直通就拆掉重蓋走大業路
作者: es91213 (毛毛)   2021-06-08 20:34:00
推考古 釐清爭議補推
作者: jtozukken (t2u2z1k6)   2021-06-08 20:40:00
台灣鯛比較後來才出現吧
作者: tiesto06202 (I'm Winner戰神)   2021-06-08 21:18:00
沒喊廢支線就很好了啦
作者: brabra (那是什麼)   2021-06-08 21:39:00
我能理解噪音問題,因為兩邊的房舍真的靠很近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1-06-08 22:28:00
淡水人表示:不要直通 班距會變很長
作者: ultratimes   2021-06-08 22:35:00
班距哪有變很長 多個幾十秒而已吧而且該模式實驗日也只有一天,北捷對於調度熟悉度也不會那麼好,如果成為固定模式,根本不太會影響班距
作者: HotKid (王子大人)   2021-06-08 22:50:00
完全不影響班距吧,只是區間車終點延伸而已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1-06-08 23:01:00
淡水線初年的離峰班距為8-10分鐘,若新北投2:1直通,淡水站將會穿插出現將近20分鐘的班距(如第一則新聞所言,淡水線初年並無北投區間車)
作者: HotKid (王子大人)   2021-06-08 23:28:00
那是因當時列車不足吧, 現在來說確實噪音是無法直通的主因
作者: syba (嘻巴)   2021-06-08 23:47:00
推一個考察淡水線當初北投站三月台沒有運用嗎?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1-06-09 00:58:00
記得是沒有 第一個用到的是北投-南勢角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21-06-09 02:36:00
現在列車也不足啊 早就算過了
作者: YellowWolf (YW)   2021-06-09 23:35:00
作者: fan74 (聖地牙哥吉拉)   2021-06-10 18:44:00
補充一下新北投支線原本用第三月台1999/10 因應11月新店線南段通車南勢角-北投要用三月台折返所以新北投支線改用第四月台
作者: syba (嘻巴)   2021-06-10 20:13:00
所以原本第四月台是沒有開放的嗎
作者: panda2 (panda)   2021-07-02 23:22:00
才一站的支線用轉乘接駁合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