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機捷縮短班距 增購列車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終生台大人)   2018-02-09 21:42:12
桃園機場捷運營運即將滿一周年,運量也將突破 2 千萬人次,通車準點率達到 99.95%,
為了讓班距更為密集,桃捷也正著手列車增購計畫,以提升服務品質。(李明朝報導)
桃園機場捷運去年 3 月 2 號正式通車以來,累計乘客數已經超過 1 千 9 百多萬人次,
預計在春節前可以突破 2 千萬人次,桃捷公司總經理陳凱凌表示,通車近一年來,有賴
第一線同仁的努力,以及北捷將技術、專業傳承,讓通車準點率達到 99.95%,跟北捷
99.97% 毫不遜色。
機場捷運直達車及普通車十五分鐘一班,為了要讓班距更為密集,桃捷著手規畫列車增購
計畫,陳凱凌表示,預計再增購 10 列的列車,將班距縮短到 7.5 分鐘一班,相關經費
約 46 億元,已向中央爭取。
陳凱凌強調桃捷在未來目標依然會秉持安全無虞、系統穩定、提升運量,財務穩健。(照
片檔案照)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39170
要買車了XD
作者: NaoSensei (ナオ先生)   2018-02-09 21:43:00
普通車開那麼慢又沒有公佈時刻表所以才準點嗎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終生台大人)   2018-02-09 21:43:00
所以川重又要賺一筆了嗎XD 現在日幣便宜(還是用鎂交易?)
作者: agh386690 (tong)   2018-02-09 21:44:00
15分變成7.5分,10列夠嗎?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2-09 21:51:00
現在列車是足夠10/10使用的
作者: coon182 (微笑小空空♥)   2018-02-09 21:53:00
要考慮備用組當然不可能全上
作者: tomcl (大ㄋㄟ大ㄐㄧ)   2018-02-09 21:53:00
趁車沒漲價前趕快買一買吧
作者: Chjung ( )   2018-02-09 21:54:00
比較好奇的是46億為什麼是要跟中央爭取經費...增購車不是應該像台北捷運公司TAA001標那樣自己買才對還是說桃捷公司認為高鐵局當初少買所以要補?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終生台大人)   2018-02-09 22:00:00
借提好奇一下綠線的中運量會用哪國的車輛?XD西環是先義後日 中捷則是日貨 沒意外的話...
作者: toast520520 (藤原健二)   2018-02-09 22:09:00
先拚10分鐘一班 再改7.5分鐘吧
作者: hayden218 (Hayden)   2018-02-09 22:15:00
車開很慢 排點很鬆 所以準點率高但也沒關係 中壢段努力加速好嗎 雖然可能快幾分鐘而已但搭起來感覺才正常吧 慢到以為出什麼事了
作者: JOGIBA (978)   2018-02-09 22:23:00
當然要跟中央爭取經費啊,不然哪來7000萬
作者: nucleargod (珍奇)   2018-02-09 22:28:00
高捷何時要買六節車,紅線好擠啊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8-02-09 22:31:00
中央出錢當然就不買白不買啊~高捷不會買6節~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2-09 23:12:00
北捷以前不公開時刻表準點率也頗高話說捷運準點率是5分以內算準點…北捷誤點1~2分根本每日任務,還有誤點5分鐘的,內部以1秒計算
作者: TuringTest (圖靈測試)   2018-02-09 23:35:00
推 高捷也快買六車
作者: jecko (振作....)   2018-02-09 23:36:00
北捷班距短,有誤點也無感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2-09 23:41:00
全數改造六車壓力很大,不如買幾列三車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8-02-09 23:46:00
應該僅次於北捷文湖線四車改六車吧....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8-02-09 23:49:00
高捷應該先縮短班距。。。(?)
作者: Sunny821210 (鮮榨萊姆juice)   2018-02-10 00:07:00
比較希望高捷多買幾台輕軌 那班距...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8-02-10 00:31:00
備用組留2/2的話現在也能開10/10
作者: cheng1990 (ㄚ政)   2018-02-10 00:56:00
班距能壓在十分鐘以內的話,應該能夠大大提升民眾的搭乘意願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終生台大人)   2018-02-10 01:06:00
班距和運量成正比 運量又和營收成正比 所以趕快買吧反比 挖勒 快睡著了班次和運量成正比
作者: sj4 (sj4)   2018-02-10 01:50:00
有辦法開快一點嗎? 那個速度慢到都翻白眼了
作者: flytofish (小魚干花生)   2018-02-10 03:05:00
高鐵局當初車輛數的確估得不夠,原本普通車最後三列(118、119、120)是為了延伸至A23買的,現在都已經提前上線加入運轉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2-10 04:25:00
普通車跑得越慢,就需要越多列。買車時估全程約68分 今79分
作者: windty (風)   2018-02-10 06:22:00
我們老師有問過高捷內部 不可能變六節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夢)   2018-02-10 07:33:00
不曉得列車會不會和舊的不太一樣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2-10 08:27:00
北捷非重疊班距誤點還是有感,進入重疊區間班距會嚴重不平衡,才剛走上電扶梯下班小圈就進站載空氣增購我覺得直接同型比較方便,除非原設計需要改進,不知道當初簽約選擇權有多少列不過希望能裝上全彩LED,車種顏色以車體顏色顯示XD
作者: coon182 (微笑小空空♥)   2018-02-10 08:38:00
至少直達車改一下設計...
作者: gigihh   2018-02-10 10:05:00
不知這次直達與普通的比例會怎麼分配,直達車的充電座如果能夠每個靠窗座位都設置會比現況要好,列車行進中本來就要盡量減少旅客走動,先不論禁止飲食與否,就算開放飲食好了,為了放飲料還要走到4人座位區,這樣走來走去其實也是增加風險。我覺得當初直達車設計這點 就是沒考慮到乘客在車廂一動碰撞等等的風險, 希望這次新購列車內裝能夠稍微修正。現在只是拿飲料變成拿手機去充電而已
作者: Austronesian (南洋群島)   2018-02-10 12:54:00
直達車有點擠,能改設計最好
作者: hjchris (J)   2018-02-10 13:08:00
開的快跟慢是系統設計的應該不是桃捷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了啦~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2-10 13:31:00
因果應該是這樣:學香港+不想轉座位→有四人座→有飲料架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18-02-10 13:41:00
機捷me01標沒看到有後續增購條款,妙的是普通車增購三列也沒看過有決標公告,真不知依據是何來的?報載增購十列車預算要46億,這數字跟丸紅後來逾期罰款兩成差不多。另外換算下來,一節普通車廂單價就要九千萬,比城際客車預算還貴,大家可以思考這價格是貴在哪裡去了?最後真有此標案招標,台車大概也是無法投標的不然就要學台鐵開放八國聯軍條款,台車才有機會投標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8-02-10 14:04:00
只是造車 台車也無法標??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18-02-10 14:20:00
因為台車沒有「捷運」車輛之「設計」實績,前陣子新聞炒的也就這麼單純的原因,所以台車才要鼓吹開放到只要有軌道車輛的實績即可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8-02-10 16:11:00
那如果說就單純的造車 單純到直接把現有車輛複製出來也就是由桃捷將既有列車設計圖交給台車造車 這應該可以吧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2-10 16:32:00
樓上就是日本模式啊至少大型的鐵路公司都是自己給設計圖,還有自行製造或轉投資造車廠的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8-02-10 18:29:00
拿日本大手來比台灣也太嚴苛了吧……香港是設計和生產分開的 設計通常是找歐洲做 生產就(出於政治理由)買中國的爛車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2-10 18:49:00
台車其實有桃捷普通車製造經驗,直接同藍圖應該可
作者: jcll (救照片中..><)   2018-02-10 22:53:00
北捷誤點很有感吧 特別是每天搭趕9點刷卡的....
作者: freemannhsu (我要學英文)   2018-02-11 18:30:00
高捷設計上是可以六車營運的,T&C時就測過了,但取決於營運單位要不要再花錢改設施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2-12 09:45:00
高捷根本沒那運量啊,倒是可以研究改4車可能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